“标配人生”就没有一点好处吗?你怎么看?

用力爱r


首先明确一点,什么是标配?

百科上的解释:标配(名词),意思是指一般,基本的装备,符合最低标准;也指标准的配备。

 

其次,标配真的有标准吗?

名校毕业、工作体面稳定能步步高升、月薪上万、有房有车、情感顺利能在适婚年龄结婚生子、人脉广泛会有人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帮你、穿名牌、吃美食……这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标配人生,很多人把这些当做毕生奋斗的目标。

但是,名校的标准是什么?清华还是哈佛?好工作的标准是什么?铁饭碗还是商业圈领军人物?房子车子的标准是什么?三室一厅还是独栋别墅?宝马还是法拉利?……

你眼中的标配很可能是别人眼中的低配或者高配,每个人的起点、能力、价值观都不一样,标配也就不一样。

 

第三,标配人生真的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这些指标看做是人生标配?

因为别人都有的你也应该有?还是父母从小的教诲?

如果没有在规定的年龄完成规定的事情,我们就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我们会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我们害怕听到亲戚长辈跟我们说“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没有什么什么……”

是谁给你灌输了这样的想法?是这个社会?是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是你最亲密的家人?……还是你自己认为理应如此?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偶像或者榜样,我们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我们的确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标准的人生,为之努力,但没有达到目标也并不代表我们的人生就是失败的。

 

你问标配人生的好处是什么?

大概就是在你迷茫、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时候给你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不至于让你虚度年华。就像小时候上学,你身边的人都在学习,你也只能好好学习。你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但作业和考试,老师和家长会给你学习的动力或者压力,让你顺利毕业,不至于让你在长大以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太过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一样。

同样,在没有找到真正的你自己之前,为自己眼中或别人眼中的标配人生努力,等到多年之后你幡然醒悟,不会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的,正是你之前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塑造了今天的你。

 

总而言之,标配人生就算不会让你过得特别好,起码也不会让你过得太差。你没必要对它太过不屑,也没必要把它当成人生唯一的准则。这是你的人生,选择你所喜欢的,热爱你所选择的。



迈出舒适圈


标配人生的好处,大概就是省去了个人独立思考的环节,每到一个固定的年龄阶段就匹配完成相应的事情。

环节流程可以按套路走完人生全过程。

多久大学毕业,多久找到稳定的工作,多久该娶妻结婚生子,多久养老退休,多久开始照顾孙儿……

过标配式的人生,也许会很容易就获得周围人的肯定,至少不会被周围人觉得自己过分独特,可以给社会这份答卷至少获得一个及格的分数。[伤心]不会引来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但随之而来的是,重复而又周而复始的过程,循环至死。

换句话说,将父辈祖父辈的人生轨迹又再度复制粘贴了一遍。也许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的生活水平过得比以往更好一些。

因人而异吧。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标配式人生还可以,很多人也确实会走上这种标配式的生活。也许是因为周围人的眼光,也许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总之,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不敢不结,该有孩子的年龄不能没有……

总有人在反抗这种标配式的生活模式,但更多人都牺牲在了半路上。

只能说,尽力争取自己更想要的人生轨迹。标配也好,非标配也好,顺着自己内心就行。[加油]




一知小雨


现在很多人都很迷茫,也很焦虑,迷茫的是毕业后我该走一条怎样的路,焦虑的是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到底对不对,我是否应该还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好好的考一个公务员,然后安稳的过上一辈子。男孩子家里人可能还愿意放他出去打拼,但是女孩的话,家人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找一个安稳的工作,然后嫁一个好人家。

1.选择父母想要的生活,安稳的过一辈子,但是这种缺乏了一点自己的热爱。被父母安排好的人生,是幸运的,在幸运的同时,也别忘了,生命本该有的价值!

2.选择自己的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靠这个来打拼生活,就算累一点也会觉得很开心。

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命运都是未知的,需要靠自身的努力,朋友的支持,父母的鼓励,还有强有力对手的打击!自身的打磨,时间的锤炼,岁月的沉淀,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有时候,在失败之后,再坚持一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