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病了反反覆覆需要住院,醫好出院不久又病了?

用戶3719300162119


其實這很正常,年齡大了,身體日益健康狀況下降,不是正常嗎?

有病,看病也是正常,只有排除疾患,才能過好生活,這不好正常嗎?

何有疑問再讓大家回答?


百姓老叟


人生到了這個階段,衰老不期而至,就像老爺汽車趴窩,零件都要散架了,並同時給老人一個心理暗示,時辰就要到了。讓人一會兒這裡疼,一會那裡酸,此時也有了見閻王的思想準備了。


友益多


為什麼一些老年人七八十歲了住院好了沒多久又住院了,這都是西醫治療的結果,我母親就是治胃病,十多天好了,回家沒幾天藥吃完了又犯病了,我們一看沒辦法不能光吃西藥頂著,於是找了中醫吃了一個多月的中藥好多了也不吐了,也能吃飯了,疫情期間自己在家裡,也沒犯病還挺好的,也能吃飯了,各方面都調整了一下,還是中醫治病,西醫的話,藥一停就犯病。


用戶7541426512474


我也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我的切身體會是,治病先治心,帶病延年,只要活著,比什麼都好,遇到什麼情況,心態第一重要,要記住,人只有一輩子,想盡辦法過好每一天。


國光31096215


我在當住院醫師時,見過有一個老太婆最高記錄是第26次住院,大多是因為肺心病急性發作而住院的。這種人平時還可以,但凡季節變化,特別是秋天以後,氣溫忽高忽低,老毛病容易犯。常常住院的以肺氣腫、肺心病、心血管疾病等人居多,他們大都年紀大了,身體基礎疾病適應不了氣溫的變化。


梁山寶樹堂xiety


人老了體質弱,又特別惜命。感到不舒服就怕死,在醫院就安心了吧。我爸就是去年一個月就住院幾次,醫院進去了就好了吵的要出院,不過一週又不舒服了,再進去,能把兒女折騰死。我們都不在他跟前,每次住院都要兒女跑幾百裡去照顧,還是異地報銷,要單位開證明,後來單位都嫌我麻煩了。


銀子gyl


您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

為什麼年齡大些的人病了需要反覆住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年齡大的人身體老化,大多數會有慢性疾病。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等常見性疾病。這些疾病之所以稱為慢性疾病,就是因為需要長期的治療,甚至是終生的治療。所以說當疾病控制不理想時,患者往往需要反覆住院去治療。

第二個,經濟壓力的減小。隨著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新型合作醫療的報銷,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老百姓看病經濟上的壓力。個人有錢了,看病國家還能給報銷,出現不舒服的時候,就會沒有經濟顧慮,可以直接去醫院了。尤其是目前貧困戶患者,國家給出了前所未有的醫療救助,貧困人口住院花費也大都能夠承擔得起。

第三個,出於對求生慾望的本能

。有些年齡大的人,說通俗一點就是“怕死”,這個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往往一旦出現身體不適,加之自己年齡較大,更想著去醫院通過調理,能夠使身體健康,能夠延年益壽。在這住院的老年人中,有其中一部分人有可能通過家口服藥物治療就可以治療。

第四個,某些醫院錯誤的引導,目前公立醫院仍然屬於營利性事業單位,而民營醫院或者個人醫院更是營利性單位。這樣就容易出現到老年人疾病發作時,在可住院或者不可住院之間,選擇動員讓患者去住院。

老年人反覆住院好處是什麼?

老年人的頻繁住院。對於許多人來說,是能夠通過治療,達到疾病緩解或者治療的目的,是可以延年益壽的。

老年人反覆住院有那些不利因素?

對於有一些老年人,頻繁的應用藥物。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尤其是目前面臨著亂用抗生素、亂用激素、亂用中成藥物的現象存在。使得許多老年人在住院治療的時候,同時要受到藥物不良反應的影響,甚至帶來其他的健康問題。

針對於老年人,機體老化,肝腎功能下降。在應用藥物時,應當更為慎重。老年人自己也應該瞭解到“是藥三分毒”,如果不是必須去住院治療,儘量不要反覆輸液治療。

作為醫生,要儘量引導。我是通過積極的日常生活幹預,日常的口服藥物干預,達到治療的目的,在疾病面前,首先想到的是人。

綜上所述,老年人的反覆住院,既有主觀上疾病的必要,也有客觀上其他因素的影響。老年患者如何更好地健康生活?如何更加正確的面對疾病?醫院和醫生如何更好地為了患者服務?這許許多多的問題,有待於社會的進步,文明的發展,健康教育的普及等等共同解答。


全科醫聊


為什麼七八十歲的老人反反覆覆住院,出了院病不久又犯了?因為我們的醫院只解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控制!控制你的症狀,而你的原因沒有解決,所以是治標不治本,這就是你反反覆覆去醫院、進進出出又出院的原因。

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物質生活的富裕,我們的壽命也在逐漸增長,同時很多慢性疾病也在逐漸出現高發。有病了就去醫院,有病了就吃藥,已經成為很大一部分人的共識。所以有病了,不管花多少錢,哪怕傾家蕩產我們也不會在乎。而我們知道現在的醫院呢,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只是對症治療,它只是控制你的症狀,而對疾病產生的原因卻無從下手,而人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相互聯繫的。所以我們發現你一住院一吃藥一打針,你的症狀控制了啊,消失了吧,那你就出院了,可是過一段時間疾病又犯了,你又得去住院,因為引起你疾病的原因沒有解決。

而我們說要解決你的疾病呢?是要找到你發病的原因,找到你的原因,對原因治療,才是又治標又治本,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而更多的是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在健康管理方面對身體進行一點投資,可很多人根本沒有這個概念。出院沒有多久就又大吃大喝,一切照舊,好了傷疤忘了疼。如此疾病怎麼會治好呢?

我認識一個大姐,前後七八年的時間,心臟上放了13個支架,每隔幾個月就要去次醫院,成了醫院的常客,最終因為過度治療而離開了這個社會,你又怎麼說?又怎麼看?

關注我每天學點健康養生知識!


健康達人鄭勤老師


是條件好了,其實有些病不用住院,吃點藥控制就可以。這幾個月疫情醫院基本沒有看病的病號,不是也過來了嗎?

當然有條件住院,有專業醫療人員照顧著更好,比如那些高幹,能多活幾年,但是要消耗很多醫療資源,一般人經濟是承受不了,自己也要受罪。

希望我的醫療保險節約給別人,該走時儘快走,我一輩沒有做大貢獻,給孩子們常說只要我沒意識就放我走,不能搶救


白髯工


帶病生存。住院有門坎費,第一次800,第二次500,第三次為0,核磁丶ct都給你用了,儘管報銷比例比較多,每天也讓你掏醫療費200多。(不包括陪護及生活費用)。醫院先進沒備,基建都是套用醫保費用和病人的錢。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