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前言

年后,对门换了一家新邻居,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女孩。小女孩刚好和女儿年龄相仿,两人时不时就相互串门来玩。

一天,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怪不得你以前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捡回来的了,原来我真不是你生的。”我有点哭笑不得,没想到小家伙记性这么好,就只一次的玩笑话,她都能记这么清楚。随后又对她的话有点惊讶,于是就问她为什么。

在女儿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总算是弄明白了。原来,对面小女孩来家里找她玩,两个人有时会一起唱歌,小女孩的声音很轻柔,唱的很好听,乐感很好;而女儿性格像男孩子,唱歌就是大着嗓门在吼,缺乏美感,也常被我批评。

小女孩歌唱的好听,我也就随口夸赞了她一句“唱的真好听”,并叫女儿向她学习,谁知女儿为此委屈了好几天。其实女儿画画非常好的,为了不让她学会骄傲自满,每次画完我都只是对她说一句“画的还可以!继续努力!”而没有直接用言语夸赞她,没想到她竟“耿耿于怀”了。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大人无意的言行,孩子可能会一直“耿耿于怀”

大多父母陷入“扬长不如补短”的误区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和特长。

可是我们很多做父母的经常陷入“扬长不如补短”的误区,眼睛经常盯着孩子的缺点,拿孩子的缺点说事,总是希望孩子能赶快把“短板”补上去,跟上别人的步伐。

就如文中开篇这样,我知道女儿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她的乐感却又很差,歌唱就跟公鸭嗓子一样,每次她一开口唱歌,我是恨不得脱下脚上的袜子堵住她的嘴巴。

我有时很沮丧,同样是小女孩,为何别人声音好听就算了,乐感还很不错,而自家闺女不仅嗓门嘶哑,还五音不全,难不成是天生乐盲吗?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大多父母陷入“扬长不如补短”的误区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

养育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呢?很多父母可能会这样认为:从小学习好,能读会算就是聪明。

如果一个孩子2岁就能算出两位数的加减法,如果3岁的孩子能背出100多首古诗,这才是聪明吗?这不仅仅是聪明,神童都不为过了,可“江郎才尽”的故事我们从小耳熟能详。

有些孩子可能从小表达能力很好,但音乐能力很差;而有些孩子交际能力很好,但数学逻辑能力又一般。比如我的女儿,她乐感很差,但是很有绘画天赋,难道我们就否认这些孩子不聪明了吗?

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状况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父母,已然无法改变先天因素,那就抓住后天的培养。培养孩子就要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神童?小天才?

什么是多元智能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他将人的智能分为八个方面:语言、音乐、数学逻辑、空间、肢体运动、内省、人际关系和自然观察者,即注重儿童的全面开发。

理论指出,0~7岁是儿童各个智能发育的关键期,孩子的智能能否全面平衡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人的智能组合是不同的,通过教育可以发现孩子优势智能,从而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常常说的“因材施教”也就是这么个道理。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些智能很突出,而另一些智能较差的情况。

爱因斯坦长到5岁还不太会说话,数学能力也不好;牛顿学习成绩很一般,我们是不是就断定他们不聪明了呢?他们岂止是不聪明,用我们现在父母的眼光去看,简直就是学渣了。

其实,任何人都不是面面俱到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方面。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发挥优势智能,锻炼劣势智能。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什么是多元智能?

能否平衡发展多元智能

加德纳博士认为,人的智慧是不断受先天及后天的影响或启发或关闭;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于知识的传授,更是在于发掘并引领这些智慧的发展。

现代脑科学也逐步揭示了人类思维的生理机制。生理学指出,一个人的左右半脑存在着明显的分工。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

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逻辑推理、数字符号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事物形象、音乐形象、空间位置等。

科学研究还发现,如果对两半脑中的未开垦处给予刺激,激发它积极配合另一半脑的作用,结果大脑的总能力和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

通过以上的理论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人的大脑可以越练越聪明,多元智能是可以平衡发展的。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能否平衡发展多元智能?

手工制作给孩子提供了发挥优势智能的最大发展空间

在所有的活动中,手工制作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发挥自己优势智能的最大发展空间。

因为在具体的手工制作中,孩子会因为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智能组合、不同的思维方式等进行独创性的手工制作。

比如,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所想象的内容是不同的,而经由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再比如,有绘画天赋的孩子会在手工制作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作品中加入各种绘画元素;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做出来的手工作品会更完美耐看等等。

另外,手工制作的过程还能锻炼发展孩子的小肌肉群和动作的协调性。

简言之,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右脑的开发,经常做可使孩子越来越聪明。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手工制作给孩子提供了发挥优势智能的最大发展空间

别样“手工制作”,最大限度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

那么,我们要和3岁左右的孩子一起进行什么样式的手工制作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款“手工制作”,严格来说,不算是手工制作,称之为“手工操作”更能贴切些,因为它是有图纸的,它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拼图。

其实,手工制作原本是个动词短词,后面逐渐被当作名词使用,意指一些自己动手制作的趣味性小项目或手工加工(操作)项目,拼图就属于后者。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立体拼图,是需要使用胶水动手制作出来成品的。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拼图

拼图玩具是广受欢迎的一种智力游戏,距今已经有约235年的历史了。它的变化多端,难度不一,不仅让人百玩不厌,更是开发宝宝大脑最高效的玩具。

1)锻炼观察能力。孩子在玩拼图时,首先需要细致地观察每一块图片,根据部分图形在大脑中想象出完整图形,然后考虑形状、颜色和线条等因素,最终拼出完整的图形。

这就相当于锻炼了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训练观察能力将对孩子今后学习有重大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导致学习效率不同。

2)锻炼分工协作能力。现在有一款拼图很流行,就是几个人一起拼一个较大的拼图,每一个人负责其中的一部分,锻炼集体分工协作。这其实就是锻炼了人的内省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

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要想在玩拼图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好,快速完成任务,肯定就要彼此自我观察,找出与他人一致的平衡点,才能更好的相处并合作。

3)锻炼动手能力。显而易见,玩拼图能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肢体运动智能以及空间智能。毕竟在玩拼图时,孩子除了动用手臂能力之外,还要考虑整个拼图的空间排列。

教育学家认为,动手能力开始于孩子有兴趣的游戏,并且如果从3岁到8岁孩子没有得到训练,那么就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这些小朋友长大后在动手能力上就不如那些得到训练的小朋友。

4)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别小看这项能力的训练,一些能够承受压力的人就是从小受到这方面的锻炼,长大后才能在学习、工作遇到困难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小嘉宾“谢谢”在拼梵高的《星空》

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有一期上来了一个名叫谢宛彤的小嘉宾,别看她才4岁,她可是拼图小达人。这期节目中,节目组专门为她制作了一个高难度的大拼图,就是梵高的《星空》,同色系色块极难分辨,记忆近乎无章可循,限时3天完成。

刚开始,小女孩拼得很流畅,蓝色部分连着星星,虽然很难,但是有迹可循。但是到了黑色部分,她遇到了瓶颈。一旁的爸爸经过观察,给了她一点小提示,小朋友内省了一番马上就找到了方向,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这幅“巨作”。

整个过程中,小女孩都没有表现出一点要放弃的样子,哪怕是中途遇到了瓶颈,也没有主动向爸爸求助,小小年纪就有这样坚韧不拔的品质,太让人惊叹不已了!

当然,小女孩的这种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训炼出来的。不难想象,小女孩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必然很出色。

别样“手工制作”,开发多元智能,你们也可以是《了不起的孩子》

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小嘉宾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了梵高的《星空》

结语

在娱乐圈有一句话:出名要趁早,我觉得用在孩子的培养上也是同一个道理,即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也要趁早,那么,父母养育出一个聪明的孩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拼图就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手眼协调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父母陪孩子从小一起玩还能加深亲子关系,培养亲子感情。

同时,3岁左右的孩子在手工活动中出于好奇,会自发地投入到制作中,强烈的心理动机会诱发孩子自发的活动,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是 ,家有俩宝,曾是高校的一名计算机老师,目前全职在家跟俩神兽斗智斗勇,您的点赞和关注就是激励我创作的原动力,感谢您的阅读!#母婴好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