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說起橋,人們想到的首先是路。確實,每一條路上,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橋,和路相同的是,它們一生為人服務,飽經風霜,卻是默默無聞;和路不同的是,它們不僅能給人提供交通之便,還能體現出獨特的藝術之美。尤其是那些歷經千年的古橋,靜靜地矗立在哪裡,望著歲月,期待著一個個能懂它的,能欣賞它的人。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說起古橋,我能想起來的並不是很多,但是趙州橋卻是我第一個想起的,之所以想起這座古橋,可能是對小學課本中的《趙州橋》記憶深刻,也可能是耳邊聽到過“趙州橋來什麼人修”的歌曲,但是作為一座舉世聞名的古橋,對它記憶深刻也很正常。畢竟這座橋的造型極為漂亮,還有著1300多年曆史,更難得的是它還出自隋朝名匠李春之手,某種意義上說,它已經不是一座古橋那麼簡單了。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又名安濟橋,橫跨於洨河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後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老的石橋。它修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其設計建造精妙讓它屹立了千年而不倒,不得不讓我們為古人的智慧感到驚歎。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之所以說趙州橋世界聞名,是因為它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也在世界橋樑史上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這些都比歐洲早了好幾百年,這也一舉奠定了趙州橋的世界橋樑史上的地位。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一座古橋,歷經1300多年的漫長歲月,會有多少次的雨水沖刷、地震搖撼、分化腐蝕、戰爭破壞啊,雖然有些破損,但是卻真實的存在了這麼多年,而今依然在使用,足以證明了這座古橋高度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關鍵是在古代,沒有先進的造橋工具,能修建出這樣的橋,難能可貴。以至於到了唐朝,宰相張嘉貞都覺得十分稀奇,他在《安濟橋銘》中說:製作結構很奇特,人們不知道它是怎麼修造的。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趙州橋不僅歷史悠久,造型工藝獨特,科研價值極高外,它還有著非常高的藝術價值,整個古橋雕作刀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充分彰顯了隋代渾厚、嚴整、俊逸的石雕風貌,橋體飾紋雕刻精細,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精美的古建築。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只可惜,現如今展現在世人眼前的趙州橋,早已經不是1300多年的那座古橋了,而是一座經過用鋼筋水泥大修過的“趙州橋”,早已經名不副實了。早在1935年,梁思成就發現這座千年古橋的情況不容樂觀,建議有關部門修繕,直到1952年,河北省才才開始對這座橋進行修繕,只不過這次的修繕“動靜”有點大,這是趙州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修。4年之後,修繕工作完成,這座“歷經近一千四百年的風雨”的古橋,從內部結構到外觀,全都“煥然一新”。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什麼叫“煥然一新”,那就是幾乎全部都進行了更換的重新,很多地方所採用的技術和材料都是現代工藝和原料,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對古建築的修繕很難做到盡善盡美,畢竟這座古橋的歷史長達1300多年。後來,梁思成對此也是非常痛心,因為“修”橋不能修的太“新”了,完全沒有了歷史的影子,其實在修繕趙州橋時,也曾有人主張“修舊如舊”,比如橋面的舊石板,雖飽經風雨高低不平,仍應該保留。遺憾的是,這個意見並沒有被採納,所以,就有了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這座“趙州橋”了。

趙州橋的悲劇:1300年曆史的古橋,卻在60多年前徹底“消失”了

如今的趙州橋早已今非昔比,旅遊做得如火如荼,只不過口碑並不是很好,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座古橋,早已經不是當年的趙州橋了,面目全非。但是當你走進一看,還是不禁為這座橋最早的設計者和建設者稱讚,因為它的大致輪廓和造型還是存在的,依舊看起來精美,古樸雄壯。希望趙州橋式的“悲劇”不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