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居家的孩子都學會了什麼?獨立思考、自理、擔當……

學校停課在家上網課,戶外活動全部取消……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類正在遭遇的大事件,影響到每個人的正常生活。疫情又如同一本社會教科書,讓孩子在漫長的假期裡,以他們特有的方式感知社會、人生。

面對疫情,被“隔離”的孩子們同樣有焦慮和恐慌,他們也在點點滴滴中學會勇敢、自律、珍惜,收穫著各自的成長。

手繪小報認識病毒

7歲的王煜坤是西城區白紙坊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開學的日子一再延遲,讓她有些想念久違的校園。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形狀像皇冠,一直寄生在野生動物身上。”這是王煜坤對新冠病毒的第一印象。2月5日這天,王煜坤的爸爸在朋友圈裡曬出女兒創作的6張科普小報,綠色的病毒、黑色的蝙蝠,萌萌的造型,配上歪歪扭扭的文字,勾勒出孩子心目中病毒的模樣。

為啥要畫這些?爸爸王昕說,疫情蔓延讓假期延長,正常生活節奏被打破,但孩子的好奇心與日俱增,小腦瓜兒裡常常冒出各種小問號,“爸爸,什麼是病毒?為什麼要戴口罩?為什麼開學延遲了?”

疫情中居家的孩子都学会了什么?独立思考、自理、担当……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爸爸媽媽就上網幫著查資料、找視頻,給孩子閱讀家長群裡老師轉發的病毒防護小知識——那時候,疫情科普知識已鋪天蓋地,他們就篩選出一些靠譜兒、生動的,講給孩子聽。王煜坤平時就喜歡畫畫,於是就自己動手一口氣創作出這一組科普小報。

疫情中居家的孩子都学会了什么?独立思考、自理、担当……

“偶然的原因,人和野生動物接觸,病毒轉移到人身上。還可以從人身上轉移給另一個人。”在孩子眼裡,正是這種看不見的“怪物”在大量傳播,才讓很多人沒法出門。

“為了預防,出門要戴口罩,回家要用六步洗手法,洗手15秒以上。”自己動手做的科普小報,就如同孩子“戰疫”的教科書,執行起來那是相當較真兒——消毒用品剛開始很緊張,她就和爸爸一起動手,用泡騰片自制消毒液,裝入小噴壺做消毒噴霧;爸爸買菜回來,頭一件事兒要先噴消毒液、用香皂洗手,“爸爸不消毒,就不讓進門”;口罩緊缺,她就把用後的口罩掛在陽臺上,通風曬太陽,延長使用壽命。

“工廠正在趕製口罩,醫護人員加班為病人治療,科學家緊急研製抗體,清潔人員每天辛苦地清潔消毒。”爸爸告訴她,憋在家中不出門,就是為了戰勝病毒。“我們在家學習、少出門,照顧好自己,就是對這場戰役最好的貢獻。”這些也成為科普小報“戰疫”的一部分。

疫情中居家的孩子都学会了什么?独立思考、自理、担当……

細心的爸媽發現,在手繪科普小報的過程中,小煜坤對病毒和疫情的恐懼也逐漸消失。前些天家裡新買的健身器材——一根綠色的狼牙棒到貨,在包裝打開的那一瞬間,孩子竟脫口而出:“爸爸,你看像不像新型冠狀病毒?”

獨立思考化解焦慮

疫情剛開始暴發的時候,9歲的黃書菡還很開心,假期這麼長,平時忙碌的爸爸天天陪在自己身邊。但當班級群裡老師每天問每個孩子是否離京、體溫多少,媽媽連女士發現:小書菡嗨不起來了。

“她也小學三年級了,自己會看新聞,看到各種醫院搶救的畫面,心裡很是慌亂。”連女士回憶,有段時間,孩子總是追問:要是我生病了,是不是就要跟爸爸媽媽分開了?

意識到孩子的焦慮,連女士特意購買了關於病毒的科普書籍,認真研究後再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病毒沒那麼可怕,科學的進步會找到解決的辦法。連女士鼓勵書菡多與同學和小區玩伴視頻溝通,共同分享生活感受。校園網課推行後,連女士明顯感覺到孩子更開朗了,對於疫情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在大家都不敢下樓的時候,醫生護士們卻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崗位。他們是最勇敢的人,我將來也要做勇敢的人。”在一篇作文中,小書菡寫下了這樣的話。

全國居家“戰疫”的日子,可昕成了家裡的防護小衛士,看到有小朋友在樓下玩耍也不敢加入,似乎覺得哪兒都是病毒。孩子的焦慮怎麼化解?媽媽官女士的對策是讓孩子忙碌起來。

於是,元宵節過後,可昕就跟上學一樣,上午做數學,下午寫語文,還參加體能打卡活動,“有規律的生活,孩子會比較安心,也不容易發脾氣。”

2月中旬,學校發了學生居家學習生活指導手冊。孩子提出,自己要計劃一天的安排。“媽媽,之前那些都是你要求我做的計劃,我決定要作出張可昕2.0版學習計劃。”按孩子自己的想法開展“寒假PLUS”,官女士發現,孩子按照自己的計劃學習效率更高。

3月15日,官女士帶著女兒出“遠門”賞花。金黃色的迎春花前,張可昕快速地摘下口罩聞了聞,“花香原來是這樣的”。其實,迎春花幾乎沒有香氣,“或許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心境吧。”官女士認為,多出來接觸大自然,是緩解孩子焦慮心情的重要方式。

學會自理學會擔當

居家“戰疫”這段時間,讓不少家長意識到,孩子具備獨立生活能力有多重要,有的開始嘗試讓孩子做做家務,鍛鍊一下他們的生存能力。

跟很多孩子一樣,10年級的劉哲炅平時也是“飯來張口”,家裡人手多,他基本上什麼都不用幹,做飯自然更是輪不到他。可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家務他就不得不自己動手了。

對一個15歲的“吃貨”來說,窩在家裡不能吃美食,他就尋思著上網查菜單,動手比畫起來。“一開始確實不太行,工具也不熟悉,燙著手切著手可不少。”爸爸劉先生笑言,現在家裡已經沒有整套的餐具了。

孩子動手做新菜,第一次失敗居多,家裡就額外做一個“備胎”菜。後來,為了不給孩子增加壓力,也表達對他的信任,爸爸說不再這麼做了,做壞了就壞著吃,現在反倒看起來挺好。“通過這麼多次的磨練和嘗試,對菜有感覺了,因為本身就愛吃,他能想象出來怎麼做好。”

見到哥哥如此,7歲的弟弟也不甘落後,也開始動手做甜點。在大人的幫助下,計算好各種用料的分量,按流程一步步操作。小小的他把家人的髒衣服“合併同類項”放到筐裡,幫忙洗衣服、晾衣服,一起幹家務活兒。

朋友圈裡,讓孩子嘗試下廚的並不少。包包子、下麵條、炒米飯,自制點心或者來道油燜大蝦,哪怕是簡單地擇擇菜、切個蒜薹、刷鍋洗碗……整個疫情期間,當一個個稚氣未脫的孩子走進廚房,新鮮勁兒夾雜著忐忑感,然後像成年人一樣圍著鍋臺轉,積極參與平常很少承擔的家務勞動時,不僅完善了生存技巧,而且拉近了親情距離,同時也意味著,孩子已經開始有了承擔。

劉先生說,他相信孩子的這段“艱難時光”,會成為他們未來的“有趣階段”!

本報記者:孫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