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父母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怕自己家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的小朋友欺負,就像我前段時間看到一位母親發的帖子:“我的孩子上幼兒園被別人的孩子大了,要不要打回去?還是就這麼忍著?”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上幼兒園之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父母們,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跟孩子說:“上幼兒園有人欺負你,你就告老師”,但是很快家長就會發現教告老師沒有用,老師根本不會嚴管,孩子就是白捱打了。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正因為教孩子告老師沒有用,就出現了教孩子“還手”的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告訴孩子:“有人欺負你,你就還手打回去,咱不能吃虧。”其實家長這樣的行為很不妥,很可能養成孩子的暴力傾向,導致孩子受到一點委屈,就出手打別人。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父母到底是讓孩子

“忍氣吞聲”,還是教會孩子“還手”呢?那對這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讓我們來看看李玫瑾教授是怎麼說的。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要教孩子“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我國著名兒童心理行為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在參加《開講啦》這個節目的時候提到過類似的話題,一位觀眾提問,當自己的孩子碰到了校園暴力行為,你會不會讓孩子打回去?李教授的回答表示她會鼓勵孩子“打回去”!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李玫瑾教授也給這位觀眾舉了個例子,說自己孫女在上學的時候,就有個喜歡欺負她的男生,總是把她抱起來在摔倒地上,李玫瑾教授發現後,跟孫女說:“如果下次又碰到了這樣的事,你就用雙手用力去扯男孩子的耳朵,他吃痛自然就會把你放下了。”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當時聽到這個回答,瓊瓊也感到很意外,原以為李玫瑾教授會用委婉的方式解決,沒想到竟然讓孩子

“還手”,不過李玫瑾教授的解釋也很完美,中國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讓孩子自我反省,這反而是一種不良行為,最終只能導致校園暴力不斷髮生,讓孩子正當防衛,才是減少暴力發生的最佳方法。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其實仔細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孩子越是弱小,就越容易受欺負,所以孩子受欺負的時候不能忍氣吞聲,應該選擇教會孩子正當防衛,

關於孩子校園暴力等,李玫瑾教授有很多獨到的見解,爸媽可以多學習借鑑。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欺負,又該如何改善?

1、體質弱的孩子

根據調查顯示體質弱或者是肥胖的孩子,很容易在上學的時候受人欺負。體格弱小的孩,在被欺負的時候想反抗都反抗不了,面對那些身強體壯的孩子的,顯得非常的可憐。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改善方法:父母不想讓孩子被欺,一定要從小帶孩子多運動,讓孩子的身體能夠強壯、靈活、並且反應快,這樣的孩子才不容易被人欺負,或者是讓孩子學習一下跆拳道,不僅強身健體還能讓孩子具備正當防衛的本事,否則小胳膊小腿的別人一推就倒了。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2、性格孤僻的孩子

無論是在哪裡?性格孤僻的孩子都不受人歡迎,他們的社交能力差很難交到朋友,往往這種孩子會成為其他孩子的攻擊對象,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在被欺負的時候沒有任何幫忙,而且沒有人幫助。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改善方法:如果父母想要糾正孩子,幫助孩子養成社交能力和樂觀開朗的性格,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讓孩子學會如何交朋友,漸漸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會有所提升,並且性格也會有所改變,變得開朗、樂觀喜歡交朋友。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3、被過度保護的孩子

父母一般都將孩子當成寶,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或是被他人欺負,殊不知這樣也會給孩子造成影響,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在受欺負的時候,會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改善方法:父母最好能夠教會孩子自我保護,而不是過度的去保護孩子,因為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身邊,當孩子離開父母的時候,若是不具備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的話,很容易被人欺負。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4、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內心比較脆弱的,而且有一個特性就是依賴性很強,在學校裡也比較容易受欺負,這種孩子受欺負時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反抗,而是告老師,老師不管他就默不作聲,不了了之,這樣的孩子沒用底氣反抗,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依靠。

上幼兒園前需要教會寶寶“還手”嗎?看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改善方法:從小在開始給孩子營造安全感,多陪陪孩子,並且平時多和孩子聊天走進孩子的世界,哈佛理念美藤教育創始人鄭託尼老師表示,“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保持微笑,讓心靈靠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