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答疑|2020申請季常見問題答疑(一)

隨著疫情逐漸結束,律師們已陸續復工,各大高校有望復課,準備2021年入學的同學們要開始準備起來了。雖然大部分學校在秋季才正式開放申請系統,但準備工作現在開始做已經不晚了。為此,我們組建了這個申請季的LLM/JD申請群:加群啦!2021 LLM&JD申請群、託福/雅思備考群,群裡大家踴躍發言,有許多常見的問題,我們蒐集整理了一些,在此解答,希望對大家的申請有所幫助。


Q&A


1. 我應該申請哪個國家/地區?


申請人在決定申請哪個國家/地區時,會有很多方面的考量,非常複雜,我們無法在此一一列舉。如果純粹以回國就業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推薦申請美國、英國和香港。


經常有學生問我們所謂“就業認可度”的問題。國外學校那麼多,具體負責招聘的HR/合夥人如何判定要招哪些學校的畢業生、不招哪些呢?這主要是看該校之前畢業的校友在國內法律圈的人數和表現。他們之前招過這個學校的畢業生,表現不錯,或者在工作的合作中經常遇到這個學校的畢業生,印象不錯,那麼當然願意繼續招;反之,就會對該校比較陌生,不願意招。


英美港的法學院每年有大量的中國畢業生,很多都活躍在頂尖律所、知名企業法務合規部門等,所以當然認可度是高的。相反,X法學院雖然是X國(乃至X洲)最頂尖的法學院,reputation在當地極高、學術水平也居世界前列,但中國校友少,HR/合夥人沒怎麼見過,所以認可度反倒不如英美港二流的法學院。


所以,我們建議:如果預算有限或者想離家近,就選香港;否則,就去英美。其他國家的法學院在國內認可度非常有限。至於英美之間應如何選擇,請參考下面的第3題。


值得強調的是,以上所說的是從回國就業的認可度考慮,如果有不同的人生規劃,那麼選擇當然會不同。比如,如果是為了移民,那麼加拿大、澳大利亞會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是為了學術研究,歐陸在某些領域(比如國際法)也是世界領先的。


2. 我應該申請美國LLM或JD?


首先要明確申請美國LLM的資格問題,如果有法學學位(或即將畢業),不論是法本、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均可申請美國LLM;即使沒有法學學位,有法學的輔修或通過法考,也可以申請美國LLM。如果不符合資格的,當然就只有JD這條路了。


其次,美國JD需要考LSAT,這個考試的難度我們無法用語言描述。我們一般都建議想申請JD的學生,先在網上找幾套真題看一看、做一做,再決定是否申請JD。


然後要考慮出國讀書的預算,一般來講,JD的花費是LLM的3倍。當然,許多JD是提供獎學金的,尤其是排名相對靠後的學校給獎學金更慷慨。然而,是否給、給多少獎學金都是不確定的,所以如果沒有JD三年全自費的經濟基礎,我們一般不建議申請JD。


最後,JD/LLM就業哪個好?這個取決於JD的學校和成績,如果JD學校好/1L成績好,能在美國被hire進Big Law裡面,那麼一入職(即first year associate)就可以享受傳說中的“十九萬刀”年薪。此時,留在美國或被派回中國的京滬港辦公室工作都有可能,但無論哪條路都是人生贏家了。但如果無法在美國被hire,要回國找工作的話,即使能進外所,一般都不能直接當first year associate,要當兩年Legal Manager/Legal Consultant過渡,或者進內所。這樣一來,JD畢業就和LLM待遇差不多,那麼讀JD的優勢就不明顯了。更有甚者,如果JD學校一般,在國內找工作還不如T14的LLM。


總之,讀JD應該是一個非常慎重的決定,建議大家三思而後申。


3. 我應該選擇美國或英國的LLM?


我們建議大家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英國LLM無法考Bar,這一點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一個common law jurisdiction的Bar是在外所發展的必要條件,頂尖內所也越來越看重Bar。因此,我們在比較的不是“英國A校 畢業證 v. 美國B校畢業證”,而是“英國A校畢業證書 v. 美國B校畢業證 + NY Bar”。如果對時間、金錢成本不太敏感,願意先去英國讀一個LLM,工作若干年後再去美國讀LLM,也是一個選擇。但如果一輩子只想出國讀一個LLM,建議果斷選擇美國。


其次,英美LLM在招生上有本質性區別。美國LLM是綜合考慮硬實力(包括畢業院校、GPA、語言)和軟實力(最重要的是全職工作經驗;無全職工作經驗的應屆生就看實習、比賽、研究、志願者等各種經歷)。而英國LLM錄取標準比較死板:先看畢業院校,不在target school list的一概不考慮;然後根據學校檔次,看GPA是否達到要求;如果達到要求,一般可以根據語言情況給conditional offer。軟實力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我們建議:硬實力不突出(尤其是畢業院校不屬於985/211或傳統法學名校,或成績等方面有硬傷)的申請者,以及有全職工作經驗的申請者,果斷申請美國;而硬實力非常出眾的應屆畢業生,可以考慮申請英國,最好是美國和英國一起申請,最後拿到Offer再比較。


最後,英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較美國低,大多數情況下確實如此;然而,倫敦的學校和美國地處鄉村又有獎學金的學校比,費用並不會低多少。


4. 申請美國LLM時,哪些因素最重要?要想申請到T14/T20 LLM, 需要達到什麼條件?


如上一題所述,美國LLM是綜合考慮硬實力(包括畢業院校、GPA、語言)和軟實力(最重要的是全職工作經驗;無全職工作經驗的應屆生就看實習、比賽、研究、志願者等各種經歷)。至於這些因素裡面,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不重要,很難一概而論:有的特別注重畢業學校的出身,有的則特別看重工作經驗......歡迎大家向我們律政專業的老師進行諮詢,我們會根據每位申請者的情況,case by case進行詳細而個性化的分析與定位。


5. 申請美國JD時,哪些因素最重要?要想申請到T14/T30/T50 JD, 需要達到什麼條件?


申請美國JD,最重要的就是LSAT分數。LSAT分數決定了申請學校的區間(即最好和最差能申到什麼學校)。


在這個區間內,其他因素再來發揮作用。如果是美本,那麼GPA非常重要;如果是非美本,申請排名靠前的JD,比如T30,GPA也十分重要,申請後面的學校,GPA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其他因素就是軟實力了,包括工作經驗、實習、比賽、研究、志願者等。相比LLM,全職工作經驗對JD申請的加分作用沒有那麼明顯。所以,想讀JD一定要趁早,工作若干年後再申請,首先是沒有足夠時間準備世界上最難的考試LSAT,而且工作經驗對JD申請的幫助也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靠前的JD(尤其是T14的JD),面試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6. 對於沒有全職工作經驗的申請者,什麼樣的實習(以及研究、比賽、志願者等經歷)對申請美國LLM/JD有幫助?


大家都知道實習等軟實力的重要性,但是卻陷入了很多誤區,比如很多學生過分迷信頂尖律所的實習。但根據我們近些年錄取結果分析, 頂尖律所的實習加分其實並不明顯, 因為現在有頂尖律所實習的申請者越來越多,對於一些硬件不足的申請者來說,哪怕和硬件優秀的申請者一樣爭取到了頂尖律所實習,也只不過在這一點上打成平手, 剩下所有的硬件條件全面落後,這怎麼可能會被破格錄取呢?再加上頂尖律所的實習多為IPO/M&A等領域,純商業導向,不符合美國法學院招生官“白左”的胃口。


反倒是有些學生,因為與眾不同的經歷而獲得錄取委的青睞,取得了意外之喜,比如西藏等偏遠地區的法律調研與法律援助、歐洲法律機構實習、創新的法律科技公司實習、NGO志願者、學術助研等等。然而,也不是說有了這些與眾不同經歷,就一定能對申請有幫助,關鍵要看文書思路如何設計,要讓這些經歷與申請文書的方向相符合。

為此,我們律政推出綜合性背景提升服務——“卓爾計劃”,保證學員至少有一段與其申請文書思路相符的背景提升經歷,除律所實習外,我們還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海內外背景提升項目,做到有的放矢,不浪費時間,真正對申請有幫助。關於“卓爾計劃”詳情,請諮詢律政負責簽約的老師。


7. 申請英國/香港LLM/JD,哪些因素最重要?


英國與香港的錄取標準和美國相比,相對比較死板,無論是LLM還是JD(英國沒有JD,但有類似JD的MA Law項目),如第3題所述,主要看畢業院校(尤其看重是否是211/985院校,同時也認可“雙非”但知名的政法類院校)、平均分、託福/雅思成績;對實習等軟實力、甚至若干年全職工作經驗都不太看重。香港和英國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語言成績需要達到學校的最低要求,一般不提供conditional offer或語言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