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疫情几年不消除,国内只能靠内销,是不是又是大搞房地产呢?

问题青年


其实现在国家的另外一个关乎民生的项目“大基建”,我猜测这是未来很多年中国的方向吧。所以房地产并非大搞,而是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速,即可保证经济稳定,我相信我们国家的目的,让人民有钱买房。

假设其实不成立,疫情不结束,那么进出口经济讲直接腰斩,加大内需,补贴高科技企业等将成为国内短期内一定会干的事情,等于全世界都给我们缓缓的机会!待重开之时,或世界已重新洗牌。

总之一句话:我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不会允许房产泡沫过大,加油中国


放心楼


如果现在搞内需,去大力搞房地产,那就坐等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经济倒退到解放前。为何这样说?

一、房地产发展本质是贷款。这点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过贷款发行货币。但是这个有一个前提就是人们收入可以还上房贷。现在这个情况,正常月收入上万几万的,现在就给大家发2000多保底工资,拿什么去还房贷,不止私人企业,包含国企外包和劳务派遣,不信大家去调查。2000多保底工资给我开一个月可以忍,可以坚持,你长期给我开下去,我还不如回家养猪、种地、挖野菜、挖笋卖,毕竟2000多真的吃饭都要要困难了,别说拿去还房贷和租房了。工厂呢复工了不复产,企业呢复工了大眼瞪小眼,要不呢裁员啊、降薪啊,关门啊。

二、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赚钱只有卖地的。什么拉动经济发展都是骗人的。城市是大了,基础和城市建设好了,但是老百姓负债高了。负债高需要是经济快速发展来还贷款,除了房地产其他都不发展,拿什么还房贷。特别是制造业,制造业需要是批量经济,失去了其他国家订单,怎么发展制造业?大家去问问沿海的工厂和企业吧,都要快倒闭了,都要骂街了。沿海制造业出问题了,你第三方服务业服务谁?做传销还是空气?还有中西部依赖沿海打工还房贷和发展经济,没有工打了,看你拿什么还房贷和消费。包含拼多多啊、58同城啊,淘宝啊,京东啊,直播啊等等服务业,只要制造业倒下了,配套的商业服务倒下了,就业没有了,你直播没有人打赏,你平台没有人入驻,我看你服务谁?学习传销可以发展经济,那就大力做传销好了。


刘华银mark


疫情后买房的建议,谢谢!

最近朋友圈和各种群里,聊疫情的少了,聊股票的多了,这也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那疫情过后,除了目前一路高歌猛进的股市,房地产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呢?
首先我们复盘一下03年SARS疫情后房价的走势。
图:03年后的SARS疫情后的楼价走势
在03年4月份,房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8~9月份,国务院将房地产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带动房价上涨。尽管04年3月份国家出手调控房价,但依然挡不住购房者的涌入。
那是否代表这次疫情后,是较好的购买机会呢?
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经济数据:
城市化率: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0.53%,处于快速的上升阶段,拥有大量的进城落户需求;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0%,天花板肉眼可见。居民杠杆率:08年我国居民杠杆率只有17.9%,而2019年我国的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55.8%。经济增速:0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0%,19年是6.1%。经济增速已经从快速发展期过渡向结构化调整期。外部环境:自中国01年加入WTO后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当时的外贸行业加班加点赶订单,而现在不仅面临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更有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
说回房地产行业,房地产的上涨,靠的是居民的购买力,购买力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块:赚得多少 和 欠得多少。
03年,不仅房地产大鳄快速发展,大家耳熟能详的京东、顺丰、新东方、阿里也逐步壮大;现在,最被看好的芯片、半导体等行业,是典型的高门槛、长投入行业,短期内并不会造富大量的社会群体。
虽然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城镇化率依然有10-20%的上涨空间,但这需要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四线五线城市数量,以及快速飙升的居民杠杆率。我个人认为如果只看一个指标,去判断房地产还有“捡钱”的机会,那就是居民杠杆率。居民杠杆率过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没人接盘”。
总结:个人认为现在并不是房地产投资的好机会,虽说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接下来肯定会有一系列措施举动,但后期房地产价格走势,依然是“稳字当头”。
当然,刚需购房者依然可以入手,改善型购房者可以再等等,想做房地产投资的,甚至想一年涨上10~20%的,不要抱什么希望。
2020年温州市区的土地出让计划,也已经公布,个人猜测数量不会比去年少。

成都新津房产经纪人


个人觉得不会。

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消除绝对贫困、5G全面商用。重点不在房地产,在全面小康和5G基建项目。


小砌匠


楼市经过几轮暴涨,经济泡沫已经出现,作为曾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限制了其他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国家近几年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抑制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任尤其不断膨胀的话,不单单会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更会对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房地产作为国家挽救经济的杀手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用不好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繁荣,更会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灾难。


郑州楼市旁观者


名义上不会。国家还是会继续推动“房住不炒”的政策,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金融方向不会更多的依靠房地产,国企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这是大势所趋。过度依赖房地产的弊端已经分析得很多了,不再重复。

实际上,疫情之后必然要重振经济,货币也会宽松。同时,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出口已经暂停了,拉动内需还将是不二法则。拉动内需眼下的第一个重点是汽车消费(可以查一下时事新闻),其次呢,就算轮不到房地产,我们看一下:基建、建材、家电、家居、装饰装修,各种内需几乎都和房子相关。

疫情之后,租房户没有感受到租售同权的政策,反而感受到无家可归的痛楚。再小也得买。

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各地展开的人才抢夺战,带来大中城市的人口净流入。

疫情影响,二次置业的人追求干净、健康、优美、安全、好物管的小区。人们的置业标准逐渐提高。


目前,其实是最佳的购房时机。


围城百年


如果疫情几年不退,冲击中国经济,首先是贸易。

进口,煤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尼,朝鲜,俄罗斯等国,贸易中断,燃煤发电量占比67%的中国,电力不足显见。石油进口,主要从中东,南美,俄罗斯,贸易中断,燃油将不足,油价暴涨。粮食进口,主要从美国,巴西,东南亚,贸易中断,中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养,捉见襟肘。

出口,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的大国,贸易中断,产品积压,工厂停工,工人失业。

世界疫情蔓延,持续,尽管中国可以控制,但不能置身事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维系社会正常运转,将着重于必需生活物资的生产与供应。而绝非通过房地产来拉动内需,增加财政收入。


ysibl老朱


应该是更高端的改善型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根本上改善民生同时,拉动内需增长


Hlbr


如果,世界疫情真的几年不消退,进出口贸易必将收到严重影响,国际上不稳定因素必然增加,所以,粮食问题,生产生活资料问题,石油能源问题,国防战备问题等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岁月静好1217508412608


会的,房地产就是个夜壶,虽然不喜欢它,但是该用还要用。它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央行放水,它把水在收回来,这个过程可以带动经济,控制通彭。但是这套对疫情期间可能不管用,疫情最大的特点是社会停摆,人们没有收入。你就是在拉房地产也没有用。老百姓没有收入,靠什么来买呢!只会形成通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