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文化人很善於以辭令來平衡各路比較。對各電影廠的評價,都有一個文字概念上的定論的。比如上影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而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發祥地和搖籃,二者有啥區別?我就好奇,為啥長影是“搖籃”,而上影不是?

第一次去長春一汽出差時,路過長春電影城,欣喜地下車在大門前拍照,但是心存狐疑,感覺這個長影怎麼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在我的想象中,長影應該比一座大學校園還要大,要有筆直的林蔭大道,巨大的明治建築的攝影棚,院子裡充滿了厚重的年代感。

去年秋天再去長春電影博物館,才恍然大悟,真正的長影舊址在這裡。但是,只剩下一棟用作博物館的長影老建築了,且被一圈醜陋的高層商品住宅樓迫近圍緊,以致拍照時取景都很費勁,難以躲過周圍那些樣貌非常違和的新樓房。

長影,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金子招牌。但凡到長春出差,人們都會想到 “中國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去見識下亞洲面積最大的電影棚、道具庫,見識下亞洲最大的電影洗印廠、譯製片廠、科教片廠。然而,這些都永遠地消失了。

而我們兩代人記憶中的那個老長影,只剩一個概念了。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新中國電影工業的長子

老上海電影的那些黑白藝術片和舊上海電影明星,如天幕上的啟明星,在中國電影史上熠熠生輝。而長影前身是滿洲國時期的“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即“滿映”。所出品的電影我們無緣得見,也許終將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東北解放最早,接收日本人留下的工廠也最早。共產黨人擁有的第一個電影廠,就是這間滿洲映畫。1945年。延安來的幹部果斷將其改造成“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即“東影”。

於是,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廠在長春誕生了,並在1955年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這個建城歷史不足200年的城市,藉著新中國電影之載體聞名世界。

資源,向共和國長子傾斜。因為廠房道具硬件設施基礎雄厚,電影專業人士陣容齊整。長影,連創七個新中國電影之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和第一部故事片《橋》。

脫胎於老上海的上影,在共和國初期,以拍《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女駙馬》這樣的音樂戲曲藝術片見長。長影以東北人的粗獷與陽剛,更擅於拍硬線條的主旋律大片,《中華女兒》、《趙一曼》、《鋼鐵戰士》、《紅孩子》、《黨的女兒》、《白毛女》、《人民的戰士》、《董存瑞》、《冰山上的來客》、《吉鴻昌》、《邊寨烽火》、《上甘嶺》、《神秘的旅伴》、《平原游擊隊》……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好孩子》拍攝現場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劉三姐》拍攝現場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上甘嶺》拍攝現場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祖國的花朵》拍攝現場

那時候,沒有哪個電影廠接待過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比長影更多。而此後,幾十年的輝煌發展,長影榮膺的“電影之最”也最多:得獎最多、產量最多、著名演員最多、經典電影歌曲最多、上交財政利潤最多……

那麼,為什麼長影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呢?

1949年,全國解放後,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從東影(即長影)抽調大批管理幹部、技術人才和藝術人才奔赴北京、上海等地,接收敵偽電影機構,建立了紀錄片、藝術片和美術片等新廠,輸送血液,確立基因,奠定京滬春三大電影基地基礎,夯實全國電影工業。老藝術家於藍,就是這個時期從長影調往北影的。

電影界的航空母艦

五十年代,共和國的早晨,是長影的第一個輝煌十年。

在最高產的年代,僅50~52年就生產了19部影片。此後這種創作高潮頻發,延續到1989年拍《開國大典》,為輝煌三十年。在八十年代中期達到頂峰,那時,全國電影產量的1/6是長影出品,而獲獎影片佔1/3。

在計劃經濟年代,電影作為工業生產而存在,尚無打造品牌意識。而長影擁有全國最多的7個攝影棚,年產20部電影的生產能力,以大體量、大規模、成建制地出品各類電影,贏得了響噹噹的口碑。

長影還是我國最早最專業的譯製片生產基地。

長影譯製片分廠,成立於1948年秋,為譯製蘇聯電影而組建,“開始了新中國電影譯製事業的初創歷程”。以向雋殊為代表的優秀配音演員,共譯製了50個國家10多個語種的1100多部影片。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配音現場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向雋殊

鼎盛的五十年代,長影譯製了433部電影,平均每年譯製44部,經常有四、五個組上百人同時工作。長影譯製作品有《偉大的轉折》、《憤怒的火焰》、《斯大林格勒戰役》、《攻克柏林》、《列寧在十月》、《保爾·柯察金》、《拖拉機手》《鄉村醫生》、《復活》、《靜靜的頓河》、《上尉的女兒》等前蘇電影,以及《流浪者》、《當機立斷》、《羅馬十一點鐘》等各國電影。即使近年,長影譯製片仍在生產,《馬達加斯加》、《藍精靈》、《神偷奶爸》、《哥斯拉》、《忍者神龜》等,都是長影出品。

當然,現在觀眾關注譯製片的目光,都鎖定在上海電影譯製廠,他們更傾向於對人性有深刻剖析的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的譯製,這也是各家所長吧。

長影科教片生產最早是在1948年。1965年重組科教片室時,從東三省各高校一下子引進了35名大學生,作為專業人才充實科教片創作之中。選題廣泛,涵蓋了工農業、醫療衛生體育、科技能源等諸多門類,並屢獲國內外專業大獎。

長影還曾經辦有自己的電影學院。1960年5月,長春電影學院創辦,設有電影文學、電影導演、攝影、美術、表演五個系,培養了150名電影專業藝術人才。遺憾的是,1962年就停辦了。根據國家的精簡精神,電影文學系和表演系學生分別併入吉林師大和吉林省藝專表演系,導演系、美術系和攝影系的學生陸續分配工作。

1961年,我國曾評選了新中國22大明星,其肖像提供給電影院和海外電影博覽活動懸掛,受到廣大影迷熱烈追捧,熱情經久不衰。這22大明星中,長影的表演藝術家有四位,李亞林、張圓、龐學勤、金迪。他們來自長影演員劇團。

長影演員劇團前身是1946年的東北電影製片廠文工團。這個團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就已達60多人。到1998年底,在編演員達到107人。兼之電影行業用人,都是不拘於本單位地全國借調,滿院子的帥哥美女出出進進。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祖國的花朵》、《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五朵金花》、、《劉三姐》、《甲午風雲》、、《兵臨城下》、《創業》、《保密局的槍聲》、《吉鴻昌》、《人到中年》、《不該發生的故事》、《十六號病房》、《花園街五號》、《譚嗣同》、《開國大典》、《重慶談判》、《炮兵少校》、《七·七事變》、《辛亥革命》等,都充滿了這個劇團演員的身影。

那時候,雖然民間旅遊還沒有形成氣候,來長影參觀的都是有組織的團體,辦公室每天都要接待幾百人。整個影城,都散發著蓬勃的氤氳熱氣。

長影盛極而衰為哪般

有人說,長影的衰落首先是從樂團開始的,這是表象罷了。

八十年代中期,久負盛名的長影樂團還演出不斷,每天排練歌舞飛揚,人來人往,但這已然是最後的輝煌了。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五十年代長影樂團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錄音間配樂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重振長影樂團

港臺娛樂衝擊內地文藝市場,最早是從流行歌曲開始的。那還是八十年代初期,臺灣校園歌曲和鄧麗君翻版盒帶搶灘大陸。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港臺商業片大潮湧入,校園周邊都開滿了錄像館,就像後來的網吧,晝夜不停地播放警匪槍戰和三級片。

長影,如同一臉正氣濃眉大眼的國字臉大叔,望著身邊遊動著的嘻嘻哈哈的古惑仔不屑一顧。依然政治掛帥,熱衷戰爭文藝和軍旅題材;依然缺少人文色彩,疏於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剛直不阿地也笨手拙腳地,模仿港臺卻總也學不像,遂逐漸地從絢爛走向平淡,並被其他電影廠擠擠搡搡地推到一邊。

那時候,各電影廠迅速轉型,銀幕向光怪陸離的情色仇殺轉軌。珠江、瀟湘、廣西、內蒙古、福建、南京、深圳、青年廠等各地出品的《瘋狂歌女》、《殘酷的慾望》、《最後的瘋狂》、《殘酷的情人》、《風流女探》、《霹靂行動》、《搖滾青年》、《銀蛇謀殺案》、《黑色誘惑》等等刺激著觀眾的感官。這些提到的影片因為有明星出演,觀眾還能依稀記得。

而更多的《某某行動》、《某某血案》、《某某疑蹤》、《某某計劃》、《風流某某》、《某某殺手》、《亂世某某》等爛片,已經在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消失了。只有搜索《八十年代老電影目錄》這樣的文件時,才會驚訝地發現,那些年,我們居然拍了這麼多爛片。

總是位於時代前列的長影,在肇始於八十年代中期的電影商業化轉型期,終於被重重地甩在了市場之外。而1993年,廣電部下發的中國電影機制改革的3號文件,對長影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該文件的核心是,中影公司不再統購包銷國產故事片,各製片廠必須自負盈虧,自己推銷自己的影片!

這一年,長影,這個新中國電影的巨無霸,迎來了其虧損的第一年。

不健全的院線發行機制,幾任廠長上任,投資一部賠一部。與趙本山合作的《男婦女主任》反而是碩果僅存的沒有虧錢但也沒賺錢的電影。而長影有自己的託兒所、派出所、衛生所、車隊、學校、消防隊,除了火葬廠沒有,一應俱全。職工3000人,一半離退休。大工廠,小社會,負擔如此之重,拍片即意味著虧損。於是,長影不再獨立拍片。

國產電影大蕭條的九十年代,長影樂團也解散了,長影一下子安靜了。

長影會浴火重生鳳凰涅槃嗎

1995年,美國大片來了。長影在做什麼?

為了搞創收,長影與所有藝術人才簽約,放他們外出走穴打工,回來將勞務所得按比例向廠交納管理費;同時將中國的“柯達影院”長影劇場出租做迪斯科舞廳,這個象徵著電影聖地的殿堂終於淪為風花雪月之地。

你能想象嗎?那些一代人心目中女神一樣的大明星,宋曉英、姜黎黎、傅藝偉就此流落在外,成為準自由職業者,銀幕上再也沒能看到她們的倩影。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姜黎黎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而十年後的2005年,一千多名長影人重返長影,居然是被召回買斷工齡,簽字與長影解除關係。誰也沒想到,新世紀初的那個國有企業斷臂改革,陣痛的不僅是老東北工業基地的製造業,連以藝術生產為主業的大名鼎鼎的長影也如此轟然垮塌。

選擇在京北漂的長影藝人,就有300多。當然,作為有長影金子招牌背書的長影藝術家,即便北漂也會好過其他行業的人,在京定居高檔小區還是沒有問題的。

人才遣散了。那些固定資產呢?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由於體制、觀念等諸多不適應,長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於是,以3億元的價格將老廠區土地轉讓給民營企業做房地產開發,自己貸款在城邊開發區興建影視娛樂城,步入遊樂產業。

1998年,有媒體因報道 “長影被賣掉了”,被海外媒體轉載後輿論反響強烈,長影為此追究了那家媒體的責任。他們認為,長影“在全國電影業中第一家完成事轉企和國企改制全部任務”(長影官網)。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土地賣了,上邊的建築,統統拆除。號稱全國之最的七個大攝影棚呢?亞洲最大的道具庫呢?

拆!

2003年初,長影老廠房動工拆除。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英雄兒女王成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李向陽大盒子槍

長影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而中國電影發祥地上影卻不是,為啥?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長影道具庫儲備品種及數量,是亞洲首屈一指的,不僅多,而且價值最高。長影道具,是共和國獻禮影片的歷史附加價值的,隨便一件都可以作為電影文物進入博物館。但是在勢不可擋的巨大變革面前,大多數文物先被歷史洪流衝入二手貨市場,再輾轉在文物販子手中。

後來呢?

後來呀,長影致力於“打造集影視製作、影視娛樂、影視商務、影視演藝、影視教育、影視傳媒、影視科技等”多種經營,在長春、海口等建有基地和數字化平臺,打造國內“首家電影主題公園”、“我國首家電影主題音樂廳”、“大型國家級國際化電影產業園區”等,概念上聽上去很美好。

據說是,“殺出了一條血路、拼出了一條活路、闖出了一條新路”,據此獲得過中宣部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和“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

總之,作為老觀眾,我們都希望長影好!

長影,必須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作者文藝話題文章:

從第二國劇到靠邊站,大劇種衰落能怪時代發展嗎

一部電影熱映海內外 將地方小調推上五大劇種 列為首批非遺

南京民俗博物館訪嚴鳳英故居 她一生最安逸之地在這裡

王珮瑜的三個標籤:要看到京劇演員的尊嚴和文化自覺

越劇也瘋狂“林妹妹”王文娟曾在朝鮮工作八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