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旺蒼:治好山洪溝 青山綠水裡奔小康

藍天白雲下,碗廠河水清、流暢、岸綠、景美。

河兩岸,具有川北特色的民居鱗次櫛比,盛開的油菜花鋪滿田野,在偶爾空置的田地裡,村民三三兩兩地忙著播種玉米……這是三月的廣元市旺蒼縣三江鎮桃紅村馬家碥的景象。

難以想象的是,2019年之前,當地群眾卻把碗廠河叫做“山洪溝”。

“夏天一漲水,我家臨河的那1畝田,就被衝跑了2∕3。”回憶起碗廠河治理前的情況,桃紅村馬家碥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何小平形象地說,“要想有好的收成,完全得靠天‘吃飯’。”

“不但如此,山洪帶來的淤泥和雜質還嚴重堵塞河道,導致河道水質極差……”45歲的何小平補充說,他打小就生活在這裡,每每只能望水興嘆。

作為橫亙在馬家碥群眾心中的“梗”,有包括何小平家在內的453戶2102人(其中,桃紅安置小區有貧困人口256戶1099人)種植的水稻等農作物常年因洪水被淹被衝而減產。

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碗廠河的水患?

旺蒼縣因地制宜,從2015年開始在桃紅村片區整合實施山洪溝綜合治理、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汙水處理等項目,並通過新建防洪堤1326.17米,綜合治理河道1公里,配套建設生態河岸護坡、在堤頂建設寬3米的瀝青道路……讓昔日的山洪溝徹底變了樣。

“河道從以前的4米變成了近30米寬。去年夏天,漲水時沿岸的水稻田沒有一塊被淹。”三江鎮三江壩社區三組組長何正金羅列了碗廠河實施山洪溝治理項目後帶來的4大好處:“河道更加暢通,有效保護了農田,美化了沿岸環境,沿岸住房更加安全!”

今年60歲的何正金坦言,河堤未建成前,一遇到漲水,他都得挨家挨戶通知沿河住戶做好防洪準備。“白天還好說,要是晚上漲水的話,只得打電筒到河邊看水情,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後怕。去年河堤建成後,防洪的壓力小了很多。河堤上安裝有路燈,水情一看就曉得了……”

同為桃紅村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的何從明則說,混凝土建成的河堤非常牢實,成為大家平日茶餘飯後休閒的好去處。再通過瀝青道路把桃紅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與三江鎮場鎮連成一片,“更加增加了大家搞發展,共同奔小康的信心”。

“河堤是按20年一遇洪水標準修建的。有河堤的保護,沿岸530畝農田進一步提高了糧油果蔬的生產能力。”旺蒼縣水利局局長嚴曉東介紹說,通過發展蔬菜產業、就近務工等方式,成功帶動180戶302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同時,桃紅村群眾正通過土地入股分紅模式,積極引進流水養魚產業,進一步拓寬門路助民增收。

據悉,近3年旺蒼縣將力爭再綜合治理山洪溝3條。在“十四五”規劃中,旺蒼縣擬將綜合治理山洪溝14條,有效保護耕地3000餘畝,讓5萬餘群眾從中受益。(陳紹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