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文|周曉莉

春暖花開的季節已至,我們卻未能如願走進影院。

3月27日晚,據新華日報社旗下交匯點資訊報道,接到國家電影局通知,所有影院暫不復業,已復業的立即暫停營業,具體復業時間需等待國家電影局通知。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逐漸被控制,各行各業的復工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尤其是疫情間受災較嚴重的行業,也開始慢慢恢復重啟。但部分影院才剛復工沒幾天,又接到電影局禁止復業的消息,來了個措手不及。

此前由國家電影局發起,中影股份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的一場疫情後回暖全國影院市場的公益放映行動才展開,似乎剛為百廢待興的電影業樹立起信心。3月18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公佈了第一批公益發行影片,分別是《中國合夥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與《何以為家》,這會又被徹底澆熄。

自3月16日新疆中影金棕櫚影城恢復開業以來,全國新疆、內蒙、吉林、遼寧、江蘇、上海等省市的部分影院開始恢復。獵雲網點開這些城市的淘票票片單,發現幾乎全是此前影院放映過的片源來試水,如《少年的你》《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等此前院線大熱的商業片,除此也有國外口碑比較好的片子如《尋夢環遊記》《何以為家》等。

據貓眼娛樂數據,截至2020年3月24日,全國復工影院495家,復工率僅4.36%,以舊片重映為主。

電影是重資產行業,在不確定市場是否完全復甦的情況下貿然排片,大概率會血本無歸,那先拋出冷飯來炒一炒,未嘗不是現在所能做到的最優解。

本應在3月份出現的新片,一部沒有排到。此前有媒體預測,影院恢復營業後,會出現報復性觀影消費,但根據上週3月21號貓眼的一組統計數據,並不樂觀。3月24日,全國總票房只有2.1萬元,其中最多的是烏魯木齊人民電影院,一天票房為3640元,場均人次為6人。而其餘幾十家影院的場均人次為1到2人。

這樣慘淡的數字令人咂舌,其實影院開業,它的象徵意義或許更高於實際意義。疫情下文娛行業尤其是電影業遭到致命打擊,讓本就艱澀的電影行業更加雪上加霜。

據證券日報稱,2019年以來,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具體表現為公司狀態註銷、吊銷、清算、停業。很多一線演員公開喊話導演可以接戲,還有知名明星去了直播間不亦樂乎的賣貨。

而當下疫情尚未全面結束,雖國內基本得到控制,但全球內新冠疫情依舊嚴峻,國內還在增添境外輸出病例,不是剛需的文娛行業只能暫時擱置。連東京奧運會這種全球性的體育賽事都推遲至明年舉辦,可想而知今年的魔幻。相比而言,影院復工要想完全恢復正常運營又何其漫漫。

電影院為何著急復工,紛紛拋售代金券

在中國市場,從春節開始全國影院就紛紛歇業,每日經濟新聞3月初報道:2019年內地春節檔票房為59.1億元。如果沒有疫情,多位業內人士曾預測,2020年春節檔票房有望突破80億元大關。當然,這一切都只成了想當然,直降到了不到2400萬元。

從春節就關閉的院線影院,已經錯過了兩個最佳營銷時機,春節檔和情人節檔,上半年的宣發時機或許只剩5.1了。但現今的情況,5.1能否如願讓已經好幾個月沒走進電影院的觀眾重回以前的消費習慣,這很難說。

國外市場,隨著新冠的蔓延,已波及到歐美、日韓的院線電影放映,不少影片宣佈撤檔或推遲首映。原定4月放映的《007:無暇赴死》已經推遲到11月份,據悉,這將會給票房帶來上億元的損失。

3月19日,華納兄弟電影在其官方微博宣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版等好萊塢電影將會在國內重映。消息一出,立馬在微博引起廣泛討論。

並且有消息稱,從4月初到4月中旬開始,或將陸續有適合長線放映的文藝片(新片)進入市場。中影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官網上顯示,《野性的呼喚》《喬喬的異想世界》將於4月3日在藝聯專線上映。

但27號晚,廣電緊急下發通知,所有影院不得營業,已經復工的也要當即關閉。這樣一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還能否如期重映也成了未知數。

巧合的是,就在前一天3月26日,支付寶發佈“城市生活周”電影票預售成績單:近400家電影院上線後,預售票房已暴漲20倍,多家影院的觀影券被秒光。杭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城市領跑全國電影預售票房榜。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以獵雲網所在的城市北京為例,雖然影院還未復工,但聯合支付寶的城市生活周所推出了“電影票3折起,先囤再享”的活動,這無疑也是先鎖定市場的一種刺激消費的手段。看似是“賠錢”買賣,實際可以拉攏消費,幫助電影行業儘早復甦。下拉頁面能看到上百家影院推出的優惠活動。獵雲網記者瀏覽時發現離住處最近的影院,有2.9代19.9元的代金券顯示從5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可用。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但27號的新政策,讓影院聯合支付寶推出的低價代金券自救行動,還沒捂熱就又前功盡棄。不過從新浪娛樂對用戶群體的觀影調查來看,超過80.5%的網友表示不願去影院看電影。包括此前復工的影院零星的幾人票房,連影院的水電繳納都不夠,這樣或許也是即使止損吧。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慘淡的2020,電影從業者不好過

小雨是蘭州某影城的營銷策劃,影院不能復工,她只能從過年一直被迫滯留到現在,小雨認為對她影響最大的還是工資,這期間只能拿最低標準的底薪。影城沒有客源,同樣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壓力,現在影城的工作人員都在通過餓了嗎的外賣平臺,低價促銷清倉一些臨期商品,像是爆米花可樂之類的。

但在當下的情況下,影院促銷商品一不具備價格優勢,也無法刺激消費慾,此番自救無疑是杯水車薪。小雨告訴我們,有些私人影城,乾脆連工資都不發,問就是財務沒上班。

影視劇組人員整條產業鏈也基本停滯,無論製片統籌還是美術道具,還有很多至今滯留在家中。

2020年對影視從業者來說冰凍三尺,可以看到的就是急轉直下,在本就蕭條的大環境下更加艱難,現在不少影視公司為了生存已經瘋狂投拍抗疫電影了。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無班可上的情況下,不少影視從業者被迫做起微商在朋友圈賣貨。在影視內容創作行業,除了影視工作人員,還有大部分自由職業者,他們承接著很多視頻、vlog拍攝創作,疫情最直觀的就是場地拍攝受限,疫情下視頻內容創作相對單一化,室外拍攝基本都要轉成室內拍攝。

正是意識到內容創作者的重要,BBC向英國電影電視慈善機構捐贈70萬英鎊(約85.6萬美元),以幫助在疫情危機下失業的電影、電視自由工作者。BBC內容總監夏洛特·摩爾表示,“自由工作者是我們產業的命脈,他們讓我們的節目能在所有觀眾面前保持充滿精彩的創意。在這個時候,我們對他們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傳統影視公司遇冷之際,視頻直播成了另一出口。據企查查數據分析,目前全國直播視頻相關企業數量已超9000家,有限責任公司佔比超95%。影視公司不景氣,越來越多的明星加入了視頻帶貨大軍,也足矣看出影視這一行的泡沫危機之大。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線下影視業停擺,資本泡沫終顯現

疫情帶來的不僅是中國受影響,眼下全球都處在新冠災難中,全球超三分之一的國家實行封鎖,全球電影業遭遇著史無前例的停擺。

除電影院不能開放外,一切與影視相關的活動也紛紛推遲,如原定4月下旬在京舉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國外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第74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等宣佈延期舉辦;而美國西南偏南電影節、悉尼電影節則是直接取消。

大型電影集會的延期或取消,對電影的製作和宣發造成很大影響。首先在疫情下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採取封國封城的政策,電影節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嘉賓到不了位;第二點疫情期間,內容創作減少,可供電影節選取的參展片子就沒有太多的選擇性;電影節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和各個國家談版權,疫情讓這些都變成了不確定性。

當娛樂消費進一步轉至線上,數字流媒體的需求進一步加大,每天有大量用戶湧入Netflix、迪士尼、亞馬遜等流媒體平臺,國內的愛奇藝、騰訊、優酷視頻等在這期間用戶量也激增。

超高的需求,導致Netflix、迪士尼、亞馬遜等平臺紛紛通過降低畫質清晰度一避免網絡過度超載,抖音出海版TIKTOK在歐洲也已暫停高清流媒體播放30天。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雖然院線轉網播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春節期間徐崢導演的作品《囧媽》就率先採取了這一模式。只是這一模式也並不順暢,影視監管人員對此舉做法接二連三的制止。

一位發行公司高管稱:他們已經不允許讓未放映的電影上線,這些新片都要留在疫情結束後來刺激消費。這樣一來,這些新片卻成了暫且“賣不出去”的滯留物。

疫情期間,大量泡沫顯現的影視公司在倒閉邊緣試探,或許會重新思考高質量的內容才是抵禦風險的王道,接下來粗製濫造的影片或許會少很多,轉向內容為主的少而精。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在一次論壇中說到“影視行業經歷過高速發展之後,需要一個加強規範管理的過程,這是行業未來獲得更長久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經歷著資本流出、項目減產的影視產業卻更好的看到市場的需求,業內認為:中國影視行業已經告別高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時期。

疫情期間,可以讓很多電影人專心致志的窩在家裡創作劇本,從這個角度看,在創投方面,或許會有比之前更豐富的資源。

復工星星之火終澆熄,2020年影視行業或成死衚衕?

至於電影院何時才能復工,我們不得而知,位於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的Sun-Ray影院寫著這樣一句話發人深思:電影院關閉,直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不再像一部電影。保持安全,善意待人。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影視工作人員小雨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