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醍醐天皇滅了北條氏、幕府,為什麼沒能消滅新建立的足利幕府?

皮卡丘不會跳舞l


因為後醍醐天皇的“建武新政”不符合歷史潮流啊。

歷史潮流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可是這個潮流就在這兒。

比如,後醍醐天皇在建武新政時期,為了掌控朝廷大權,任命了許多親信的公卿、武士進入一些行政機構,而這些業餘人士和原本就在行政機構裡工作的人們產生了巨大的矛盾,最終導致行政異常混亂,命令朝令夕改。

還有一點就是後醍醐天皇想要恢復律令制時期的“國司”,就是朝廷在各國任命的官員。不過,此時經過鎌倉幕府統治的一百多年以後,地方上的大權大都由幕府指派的“守護”、“地頭”掌握,國司早已形同虛設。此時強行讓國司以朝廷公權為後盾進入地方,成為這些守護、地頭的頭頭,地方上也就出現了非常尖銳的矛盾。

然後就是後醍醐天皇的恩賞不公,例如真正攻陷鎌倉,消滅鎌倉幕府的是新田義貞,但是因為新田義貞的地位不高,所以他獲得的賞賜非常有限。另外,播磨國的國人赤松則村在後醍醐天皇起兵時立下了赫赫戰功,拖延住了鎌倉幕府在京都設立的六波羅府的大量兵力,可是在建武新政時卻莫名其妙地被沒收了守護職役,讓武士們如何不寒心。

最後一點就是後醍醐天皇想要開歷史倒車,使得土地訴訟數量激增,此時因為行政機關裡魚龍混雜、政令不一,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建武朝廷無力處理大量的訴訟案件。

此時,足利尊氏站了出來,大手一揮表示自己是鎌倉幕府的繼承者,一切都將照舊,不會侵犯武士們的利益。這樣以來,武士們自然就團結到了足利尊氏的身邊,建立起了第二個幕府室町幕府。室町幕府實際上就是鎌倉幕府的延續,足利尊氏制定的武家法度《建武式目》也是按照鎌倉幕府的《關東御成敗式目》追加法形式頒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