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二战后期投入实战的B-29“超级空中堡垒”确实引发无限关注,6000公里超远航程、9吨载弹量、1万米飞行高度以及增压座舱、前三点式起落架、遥控机枪炮塔等,无不彰显它的出色性能。和字面数据相对应,投入使用后的B-29承担起对德、对日战略轰炸任务,特别是对日本本土持续轰炸使其各大城市化为一片火海。空袭摧毁成百上千的工厂以及家庭工场,同时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日本战争潜力在一次次轰炸中损耗殆尽。

1945年8月,B-29携带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直接加速了二战结束,由此可见战略轰炸的意义非同凡想。同样二战德国也有过类似远程轰炸机方案,虽然大家在影视作品以及纪录片中常见的是Ju 87俯冲轰炸机四处征战,但这并不影响德国对于大型远程轰炸机的渴求,对于战争早有预判的德国早就将远隔重洋美国列入目标。于是,一款目标明确锁定美国本土的超远程轰炸机就此拉开序幕,它就是汉斯版B-29——Me-264,两者高度相似外观最大的识别特征就是单/双垂尾。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B-29和Me-264对比

研制背景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发展产生巨大阻碍作用,虽然空有一套完善的军工研发体系却无从发挥,战败后海军大部自沉、陆军被限制在10万以内规模,空军则干脆被解散。精明的德国人以航空俱乐部这种方式尽量保持航空技术不荒废,直到1935年小胡子撕毁凡尔赛条约重建三军,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真正给予德国重整军备的时间相当少,连带前期暗箱操作顶多十年间,基本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以闪击战为理念的德军初期对手是苏联、英国,随着地缘因素变化显然可以战术飞机执行战略任务,但潜在对战局能起关键作用的美国由于远隔大西洋不能一概而论。对此强敌的超远程打击自然纳入空军考虑之中,虽然难度太大但有战争就有需求。

1937年,梅塞施密特率先开始了P 1062(Me-261)远程创记录/侦察机的研制,同期还有一款代号P 1061远程侦察/轰炸任务的机型也在研制中。为避免资源浪费将P 1062并入P 1061项目,重新整合过的P 1061兼具1062功能成了一款四发超远程战略轰炸机,设计航程高达2万公里。两者关联性很强,从后机身看基本长的一样。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1远程侦察机

研制历程

二战爆发在即备战时间有限,诸如BF109/110这样的战斗机才是优先保障对象,P 1061启动时间虽早但没有实质进展更像是一款技术储备项目。1940年8月,海军部希望航空部门提供一款航程6000公里,可以直飞中非殖民地的运输机。同时航空部也提出为空军研制一款航程12000公里,可以从法国直飞北美大陆的远程洲际轰炸机,为可能到来的美德正面冲突提前做好准备。

1940年10月10日,航空部正式向各飞机制造商发布需求说明书,有了军方的明确需求梅塞施密特P 1061项目步入正轨。对照军方要求性能上进行了一定调整,P 1061改为转场航程大于2万公里,机腹内部弹舱挂弹量不少于5吨(牺牲航程可以增加外挂)。同时还要求P 1061能够军民两用,今后有改装为民航的潜力。

1941年,航空部和梅塞施密特签订了6架原型机的合同(另有24架生产型合同待签订),并给予了一个正式的官方编号Me 264。下图是Me 264设想中的作战半径,以欧洲为中心覆盖最重要的对手美国、苏联部分区域,甚至设想部署于菲律宾、日本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澳洲、印度、太平洋区域等。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设想中的作战半径

1941年1月,在戈林最引以为傲的“一切能飞的东西都归我管”思想指导下,海军用于远程支援潜艇作战飞机也被空军横插一脚。各大厂商一切已经造出或停在图纸上的机型都摆出来供选择,果然还停留在图纸上的Me 264成功吸引众多目光,成为远程潜艇支援飞机的选用方案。由于需求改变Me 264开始了性能大调整,特别为应对航程以及载弹量大幅跃升,提出了很多现在看来很不可思议的方案。

两机牵引升空(参考滑翔机),拖带机到达一定距离后脱离返航,任务机则依靠自身动力开始下段航程。也有改装空中加油机以增大航程,或者增加发动机数量并安装助推火箭方式,在综合这些设想后Me 264的轮廓慢慢成形。理想状态下预计性能如下:载重5吨、航程约18100公里,如果空载航程将达到惊人的26000公里,这性能在当然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美洲轰炸机远隔大西洋

有了清晰目标的Me 264开始正式研制,不过和阴晴多变的天气一样,1942年初航空部开始大刀阔斧裁减任何短期无法见效项目。Me 264差点也成为刀下鬼虽然最终逃过一劫,但是原定的6架原型机缩减到3架(V1-3)。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风洞模型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轰炸机三视图

1942年4月,Me 264轰炸机原计划采用奔驰DB 603发动机,不过发动机不给力无法量产,为保证进度转而求其次换装容克Jumo 211J发动机。动力不足性能肯定跟着缩水,在梅塞施密特5月份的一份报道中显示:最大起飞重量45吨的情况下,采用四发Jumo 211J发动机(单机1340匹马力)航程可达13000公里;采用四发BMW 801发动机(单机1750匹马力)情况下航程可达14000公里,同时还考虑了当时最先进的空中加油技术以扩大航程。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V1安装Jumo 211J发动机

两者对比,发动机舱还是有所区别,另外螺旋桨长度也不同。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V1安装BMW 801发动机

1942年7月,Me 264V1原型机基本制造完成,预期当年10月10日试飞。由于起落架和发动机不能及时交付试飞工作延迟,此时在苏联战场已陷入胶着的德军正在慢慢消耗实力,虽然仍保持优势但战略资源的优先保障以及对装备需求的速度明显加快。四发版现成的Ju 290以及六发版研制中的Ju 390成了备选目标,但是源于Ju 90民航客机较弱的机体结构让海空军多少有所顾虑,因此还没能上天的Me 264才能继续等零件装配试飞。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Ju 290轰炸机

六发版的Ju 390轰炸机显得很威猛,不过最令人头疼的是它脆弱的机体结构,毕竟战略轰炸机要面对大量战斗机拦截不扛揍肯定撑不住。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Ju 390轰炸机

1942年12月23日,Me 264V1原型机终于迎来首飞,为安全着想起落架锁死未收回。整个试飞过程持续了22分钟,试飞员反馈起飞快速平稳、整体操控稳定,对它的评价是:它是一架完美的飞机。虽然做足预防工作但在着陆时还是出现问题,由于制动装备失灵导致降落时冲出跑道飞机受损,经过一个月修复后才重新进入试飞测试。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V1原型机首飞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V1原型机首飞

下面是B-29和Me-264对比图两者无比的相似,此时的Me-264只比B-29原型机首飞迟4个月,二战德国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时间。一贯对机械富有天份,再加上雄厚的工业基础,只要时间允许德国人绝对可以引领航空新时代。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B-29和Me-264对比

坎坷不断

接下来的1943年Me 264试飞工作还在不断进行中,不过二战整体战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德国败相初现,相对应的战略轰炸美国是否还有意义?受此影响Me 264已不再是当初的香饽饽,大家对它的未知命运都不报乐观态度,虽然Me 264所表现出来的性能还是比较理想。

此时Me 264有几种载弹方式,配套250KG、500KG、1000KG等多种弹药选择,但总体来说载弹量最大不超过6吨。如果以满载6吨的方式飞行,航程将大大缩水飞到美国估计没戏,理想状态以4吨载弹远程轰炸相对正常。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V1轰炸机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V1轰炸机

虽然飞行测试结果相对还算理想,但决定它命运的悲催时刻还是快速到来,1943年5月帝国航空部要求梅塞施米特终止Me 264项目。7月份公司投诉到小胡子那里才得到变通解决,Me 264将放弃远程轰炸美国目的仅用于海上作战,理由很简单在战局不利实力不济的情况下,通过少量远程轰炸机袭扰将引发美国报复。今时不比往日,实力消耗下德国已经没了战争初期的雄心壮志。

由于战场需求迫切,更实用的Me 262喷气式战斗机占用了Me 264的生产车间、资源。但现实的打击更直接,7月9日美国陆航轰炸过程将Me 264V1原型机炸伤,V2-3以及几乎所有零部件全部摧毁。战况日下连基本的战术机型的生产都无法保证,再不用考虑用于战略轰炸的Me 264,真的出发轰炸机美国估计半路就被拦截打光光。下图是在轰炸中受损的Me 264 V1原型机,外表看起来还可以修复,不过零部件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回收废铁了。不管愿不愿意,这款可以和B-29一决高下的“双胞胎”轰炸机就此成为历史。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轰炸中受损的Me 264 V1原型机

由于轰炸可损毁,Me 264 V2-3原型机只能以纸图为准,翼下还挂着鱼雷明显考虑海上打击。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 V2-3原型机

机体构造

Me 264设计风格相当流畅简洁,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圆形横截面)、悬臂式上单翼双垂尾布局。全机划分为全透明花房式玻璃机鼻(视野良好)、驾驶舱、机组休息室、全封闭弹舱上方还有一条前后连接通道。高空飞行需要驾驶舱以及中段乘员舱进行了增压设计,机上自卫武器均采用遥控射击,还引入了大量自动化控制手段,如:发动机转速、进气等大大减轻了机组乘员负担。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内部构造图

Me 264油箱全部分布于机翼结构内部,机翼外段14个、内部8个,总容积可达4.4万升。同时考虑到航程需要在设计时为增加载油量,自卫机枪和防弹装甲配置较少以减轻重量。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驾驶舱

Me 262执行的是超远程轰炸任务,飞行时间相当长,为让机组成员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飞行环境。机上装有高低床和小型厨房,可以在飞行途中适当休息以保持战斗力。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机身内部

Me 264采用当时不常见的前三点式起落架,由于机型庞大前起落架原计划使用双轮,不过试验结果显示操作性较差后改为单机轮。更有意思的是,随着航程和载弹量的不断增加,为满足满载条件下顺利起飞,以及减少空中油耗甚至设计了可抛式外轮(V2-3型包括翼尖辅助起落架以及可抛外轮总重达4.3吨)。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可抛式外轮

还是为了保证航程,Me 264整体造型简洁流畅,采用战斗机常用的单片式主起落架,起飞后直接向内收起和发动机短舱完美融合。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单片式主起落架

结语

Me 264生不逢时,战局急转直下给不了它所需要的时间,不过战后人们发现关于Me 264还有很多衍生方案。这里要重点表扬德国工程师们,做事情往往严瑾又有远虑(加入很多新鲜创意),衍生出的版本对后来美苏两国第一代轰炸机研制都产生重要影响。

加装两台BMW801发动机,变身6发版本的Me 264/6M(Me-364)方案,机型外观变化不大主要是增加发动机获得更大推力和航程。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6M(Me-364)方案

混合动力版Me 264方案,两侧机翼中段各安装两台串列布局BMW801发动机,翼根处则再加上一台Jumo 004喷气发动机。这款机型翼根加装发动机的设计理念,在后来苏联图-16轰炸机身上得到体现。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混合动力版Me 264方案

喷气式技术一直走在前沿的德国也没有放弃动力转换,安装了四台Jumo 004C喷气发动机,同时改为T型尾方案。注意发动机采用的是吊挂式,这种理念在美国后续B-47等机型上才得到采用,不过这种平直翼方案只能飞到亚音速(最大平飞速度740千米/小时)。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喷气式版本

不管怎么说二战德国战略空军的缺失是个事实,专为袭扰美国定制的Me 264以其高性能新机型而言,在总体研制方面还是相当成功的。只不过二战德军以闪击战起家,战略资源及国力都给不了Me 264足够需求,最后这款性能强于B-29的战略轰炸机只能止步飞行测试无缘进入美利坚。

德国版B-29,航程高达15000公里的Me-264超远程轰炸机

Me 264超远程战略轰炸机

基本性能:

最大起飞重量56吨、最大飞行速度56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35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15000公里、实用升限800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