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猛于大战,决定企业高度的并非起点,而是拐点


疫情按下了生活的暂停键,但没有按下学习思考的暂停键。作为全世界的焦点,湖北终于“解封”,这给中国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光亮。


此时,倾听身处疫情旋涡中的“逆行者”,讲述历经考验之后的心得感悟,以及后疫情时代需要应对的危与机,可谓正当时,也最及时。所以3月28日,管理百家大讲堂——《中外管理之企业“战疫”复工进行时》系列直播第20期,邀请到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任永信总经理来做经验分享,意义非同寻常。


大疫猛于大战,决定企业高度的并非起点,而是拐点


“大众看到的是火神山和雷神山,看到的是‘钟南山’,但没看到的是这些巍峨‘大山’背后的默默支撑者——物流,它与水、电、气、网一样,是一个社会运转的基本保证。尤其疫情中,被称为‘国家队’的中国邮政在加速运转的时候,社会各界即便面临停摆也还是看到了希望。”《中外管理》杂志社长兼总编杨光在大讲堂中不无动容地说道。


身处疫情中心,员工主动迎难而上,甚至冒死前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任永信讲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和非常时刻历练出来的带兵心得。经此一“疫”,物流行业的转型新机遇又是什么?


同时,在人们艰苦卓绝地奋战,并付出巨大牺牲的时候,世界和未来到底是怎么样的?著名品牌战略专家、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李光斗为什么说“世界大疫”比“世界大战”更可怕?又为什么说我们要放弃抄底心态,冷静对待报复性消费?


在这场精彩的直播中,仅小鹅通端口即有32133人次参与,创了直播新高。以下是任永信和李光斗的直播精要。


1


任永信:决定企业高度的并非起点,而是拐点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以文化人”


任永信对这次疫情考验有着深刻体会。他谈道: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而经营“人心”,就是经营“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在人心里。邮政的经营“文化”,主要从内外两个纬度来思考:


——对外来讲,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满意。


“有爱便能生智慧,利他才可得心安。”疫情考验的是人心,比拼的是能力,展现的是品牌。要思考疫情中客户认可与否?认可后,又是否会一直认可?所以要以利他思维、共生思维去关爱客户。大数据、云服务、智慧物流等等都是从客户视角去思考。这样,客户才会给予更多的正回馈,这就是福报,这是最好的品牌,最强的免疫力。因为,只有让客户感受到邮政的关爱、邮政的力量,才能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


大疫猛于大战,决定企业高度的并非起点,而是拐点


——对内来讲,就是要以员工为中心,让员工幸福。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个企业,最大的成功并不是只让自己成功,而是通过文化引领,带领和帮助更多人走向成功。特别是疫情期间,对员工的爱,不仅对个体,还对家庭;不仅对生理,还对心理;不仅物质保障,更有精神关怀。幸福不是空口白话,而要落实到每一个时期、每一件小事。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将企业对他的爱,转化为他对客户的爱。


变“汗水物流”为“智慧物流”


疫情对经济,对行业的冲击肯定是显而易见的,但任永信认为要以辩证的思维来客观看待危与机。虽然复产难,增速慢,配送挑战大,但更应该看到的是背后的机遇。任永信表示:决定一个企业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都在拐点。目前,疫情带来的新机遇主要概括为四个字“云、数、智、道”。


大疫猛于大战,决定企业高度的并非起点,而是拐点


“云”。即云端经济和云技术。“云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体验。物流是物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在拉动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中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数”。即服务业数字化。链接比拥有更重要,可信和开放协同是关键。未来物流业一定是全链路的服务商,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从简单的物品寄递到信息互联互通和设施设备集约共享。


“智”。即智能化时代。在疫情期间物流企业通过无接触服务、无人车投递等举措加快了服务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的步伐。


“道”。即掌握变化规律。所谓“物流”,就是指物的流转。物是基础,流是关键,人是核心。人才资源是行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都迫切需要高技术的核心人才。


同时,任永信还提到随着市场及行业的发展,货主企业对于物流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整体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客户需求的变化,自然也就要求合同物流企业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方向升级发展,也就是供应链服务的领域,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物流服务领域。


合作共赢的开放式社会化协同物流平台将成为众多快递物流企业的选择。


2


李光斗: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


提到疫情与经济,最近频频出现一个词——报复性消费,那么商家捏着一把汗期待的报复性消费究竟会不会出现?李光斗在《“大疫猛于大战”下的商业重构》一题中强调:战争是消费刺激型的灾难,瘟疫却是“需求抑制型”。山雨欲来风满楼,抱最好的希望,但一定要做最坏的准备。


大疫猛于大战,决定企业高度的并非起点,而是拐点


李光斗还进一步阐释了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变化。


第一,是社会形态的变化,现在大家都在居家隔离,人从群居到独居,于是出现了孤独经济、隔离经济、宅经济,以及免疫力经济,个人免疫力靠身体和情绪。组织免疫力,则是看能不能协同在线开工。


第二,商业重构首当其冲的是组织的重构,疫情过去之后,各行各业会发现一定比例的冗员,所以首先迎来的是裁员潮。


第三,是销售方式改变,如今企业都在往线上转移,用直播带货让流量变现。


第四,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变成了柔性化生产,而且是无边界迅速转变。比如:中石油生产口罩,白酒企业做消毒酒精。


第五,是管理方式的变革,从科层制组织到柔性组织变化,变成网状管理,而不是金字塔管理。


李光斗认为:复工复产最重要的是重启消费,但这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企业家首先不能盲目乐观;其次要有权威的信源;再次,要学会判断危险,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最后面对危险要及时呼救,面对疫情危险,西贝就是及时呼救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