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跨越國界,淮安12名援鄂醫護請戰意大利

醫者仁心跨越國界,淮安12名援鄂醫護請戰意大利

國內疫情防控阻擊戰已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尤其武漢,城市活力正在恢復,市民生活正在逐步還原到當初的模樣,疫情下瀰漫在城市的悲涼氛圍,正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漸而消退。

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帶著湖北人民的真誠感謝,在盛大的歡送儀式中踏上歸程。他們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功臣,他們為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最後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幾十個日夜奮戰,幾十天救死扶傷,他們勇往直前,義無反顧,他們拼死拼活,捨生忘死。那裡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每一次穿上防護服進入ICU搶救生命都冒著被感染的巨大風險,但是,他們沒有猶豫,他們堅定前行,疫情當前,只有他們能夠憑藉專業能力用生命保護生命,只有他們挺身而出才能讓身處生死邊緣的患者轉危為安。

在這一場戰鬥中,感染的醫務人員有3000多人,殉職的醫務人員有20多人。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地衝鋒陷陣,為拯救人命付出了巨大犧牲。治癒了,再披戰袍,再上前線,愈戰愈勇;倒下了,如一座豐碑,永久地屹立在人們心裡。誰都有家庭,誰都有親人,誰都知道衝向危險一線意味著什麼。然而,醫務人員無懼無畏,盡職盡責,終於贏得了這場戰鬥。為此,我們應該向他們表示崇高的致敬。

馳援湖北的醫療隊陸續撤離了。市民夾道歡送,熱淚盈眶,那依依惜別的深情著實令人感動,揮手之間,盡是不捨。

他們需要休整。幾十天苦戰,他們不曾有過安穩的睡眠,不曾有過安逸的就餐,甚至,不曾有過想去就去的方便。穿著防護服,一穿就是七八個小時,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廁所,他們不得不承受身體極限。病人處理不完,搶救接二連三,但是,儘管不遺餘力,有些時候還是無力迴天。對醫務人員而言,苦累或許並不是最難忍受的,他們最承受不得的是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在竭盡全力的搶救之後仍然活不過來。沒有比這樣的打擊更大了,他們在幾十天的奮戰中,這樣持續的刺激造成的心理傷害,一點兒不亞於身體遭受的苦累。

醫者仁心跨越國界,淮安12名援鄂醫護請戰意大利

原本可以理所應當地休養生息,可是,他們卻毅然選擇了請戰。

3月28日,江蘇淮安援黃石醫療隊12名醫護人員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手印,集體請戰抗擊國外疫情。隊長羊海峰稱,隊員們身體狀況很好,瞭解到國外疫情比較嚴重,便想請戰。在他們看來,經歷過湖北抗疫,積累了一定作戰經驗,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出發援助其他國家。

回首當初,馳援湖北,醫務人員哪裡有一丁點兒的遲疑不決?一聲令下,請戰踴躍,正在休假的立即回來,準備結婚的推遲婚期,家裡老人需要照顧的託付其他親屬,即使最離不開的孩子,也要暫時離別,忍痛割愛。有一名未婚的女護士,堅決請戰:我沒有結婚,沒有負擔,我先上!沒有人考慮過生死危險,沒有人想到過利益回報,前方是疫情肆虐,後方是百姓安康,他們是白衣天使,挺身而出,鏗鏘出征,這是使命的召喚,這是責任的擔當!

淮安醫療隊的12人,這一次征戰的目的地不是湖北,而是海外。他們的視野,已經跨越了國界。據媒體報道,如果國家批准,他們希望前往意大利。

毫無疑問,意大利是當前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當地時間3月29日18時意大利衛生部公佈的最近數據,意大利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3880例,死亡10779例。在意大利,醫務人員的努力同樣可歌可泣,為了應對新冠肺炎,意大利已經決定讓學校裡的護士們提前畢業、退休的醫務工作者重返崗位,在疫情重災區,醫院甚至推遲了非緊急手術,想盡辦法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儘管如此,意大利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悲慘境況依然沒有根本改善,並且,在與新冠肺炎的戰鬥中,已有6205名醫務人員感染,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醫生達37人。

醫者仁心跨越國界,淮安12名援鄂醫護請戰意大利

我們相信,淮安醫療隊的勇士們選擇意大利一定做好了犧牲一切的準備,就像安徽90後小夥劉建汝前往武漢當志願者時那樣,將生死置之度外,去武漢之前就簽訂了遺體捐獻協議。身為醫務人員,他們踐行人道主義精神已經不再侷限於一民一國,而是放眼人類苦難,否則,他們完全可以選擇疫情相對不太嚴重的國家。

到意大利,淮安醫療隊的勇士們可不是去提供公共衛生政策建議,不是去跟當地醫務人員進行技術交流,更不是去普及常識介紹經驗,而是要去疫情一線,去拯救病人,去意大利病房從死神手裡搶奪生命。所謂大愛無疆,大概正是如此吧。

將別人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將拯救意大利人於危難之中當成自己的職責,並背井離鄉遠涉重洋不惜冒著犧牲的危險,便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由此我想起了著名的白求恩大夫。1938年,白求恩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線進行戰地醫療,救治大批傷員。1939年因敗血症醫治無效在中國逝世,終年49歲。他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受到了高度評價,被譽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時勢造英雄,或許,肩負道義的淮安勇士們正是現時代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的新典範。

對於天使拯救生命的勇毅,我們從來都不吝嗇熱烈的謳歌和真誠的讚頌。沒有什麼是比救人一命更偉大的了,而且是萬里之遙的異國他鄉。但是,精神的熱忱,並不能掩蓋現實的障礙,倘若請戰獲准,除了保重身體的殷切叮囑,恐怕還有行醫資格是否承認、醫療失敗責任豁免、中成藥是否合法等一系列法律問題尚待破解澄清。我們實在不希望我們的英雄因為海外抗疫受到不必要的司法為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