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大莫古鎮土地流轉流出產業振興“加速度”

掌上曲靖訊 陸良縣大莫古鎮牢牢牽住土地流轉“牛鼻子”,按照“依法、自願、有償、規範”的原則,推動土地向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集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速“產業振興”步伐。

陆良大莫古镇土地流转流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健全機制,規範土地流轉。針對當前全鎮土地流轉的現狀和產業發展的實際,制定出臺了相應文件,由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負責審查、監督各村(社區)土地流轉合同,實行制度化和規範化管理。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全程跟蹤服務機制和大戶登記備案制度,設立土地流轉風險抵押金和復耕保證金制度,積極引導農民規範流轉土地,保護土地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為農村土地流轉提供了有力的服務保障,成功搭建農村土地流轉動態管理平臺。目前,大莫古鎮所轄12個村(居)民委員會,79個村(居)民小組,現有家庭承包經營權戶數13631戶,土地流轉面積共計40856.794畝,佔耕地面積18.5萬畝的22%。

陆良大莫古镇土地流转流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形式多樣,凸顯流轉效益。結合各村(社區)村情貧情,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讓“土地收益”成為直接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新渠道。挪巖、太平哨、愛位等村(社區)採取“種田大戶集中流轉型”模式,分別流轉500畝土地用於烤煙生產,力促烤煙生產規模化,提高土地經營效益,有效增加群眾收入。阿油鋪、戛古、麻舍所等村採取“合作社帶動流轉型”模式,集中流轉土地4000餘畝,把分散的土地、資金、技術和社會資源等要素集中到合作社,高效化發展蔬菜、水果等高原特色產業。愛位村採取“龍頭企業基地流轉型”模式,引進雲南爨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1019.72畝,集約化種植高端特色水果,僅此一項,2019年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全村87戶貧困戶分享“產業紅包”7萬元,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增加了群眾收入。

陆良大莫古镇土地流转流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示範引領,拓展流轉空間。打破“一畝三分地”小農思想束縛,鼓勵各類主體參與,強化示範引領,縱深推進土地流轉,提高規模經營水平。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方向,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力求在農業產業發展、品牌創建、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深化農產品加工和發展“互聯網+農業”上有重大突破,快速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優化產業區域佈局,依託神農1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和新希望雪蘭新哨牧場,以標準化養殖示範創建為突破,加快畜牧發展方式轉變,發展山地型、設施型、節糧型、環保型、安全型畜牧業,發展壯大畜牧業;以陸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依託,積極創建省級 “一縣一業”蔬菜產業示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設施精品蔬菜、山地生態蔬菜、優質水生蔬菜和出口創匯蔬菜”,培育蔬菜全產業體系。

目前,大莫古鎮土地流轉形式多樣,“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種養大戶+農戶”等土地流轉模式逐步發展成熟。截至2020年3月,全鎮新增流轉土地面積14286.92畝用於項目建設,5805.554畝用於蔬菜種植,6598.89畝用於水果種植,2137.08畝用於養殖業發展,促進了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精品莊園、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5類新型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了產業基礎。

夏石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