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如何区分?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徇私枉法罪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如何区分?

第三百九十九条之一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首先,这两条罪名的相同点有:❶都属于渎职罪;❷适用对象都是司法工作者。(第九十四条 司法工作人员的范围 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❸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适用范围不同:❶徇私枉法罪包括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还包含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以及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涵盖的范围比较广。❷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限于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的。

其次在量刑上不同:❶徇私枉法罪量刑区间是五年以下或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❷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量刑区间是三年以下或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司法责任制逐步健全完善,极大减少了以上渎职犯罪行为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这些职务犯罪人员也是造成冤错案件的主要推手,随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成立,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018年3月2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这将为更好的肃清司法系统腐败分子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