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3月20日,湖南股權交易所24樓交易大廳一聲鑼響,正式標誌湖南省區域性股權市場——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首批16家科創企業正式掛牌。按照規劃,這批企業將在3-5年內登入科創板或創業板。

一直以來,一個地區,上市公司數量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這個地區的經濟實力。

根據2019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省境內A股上市公司105家,全年直接融資總額3093.33億,比上年增長9.7%;總市值9865.93億元,增長39.3%。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工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由傳統重化工業向高端製造、初級產品工業向高附加值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演變。

“科技創新專板”的正式開版,是湖南省政府對創新型企業扶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同時也意味著湖南省從A股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再到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四板),加之市場化PE/VC股權風險投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正在日漸完善。

科創板“孵化器”、創業板“加速器”

根據規劃,湖南科技創新專板由湖南財信金控集團支持,主要定位上交所科創板和深交所創業板的“孵化港”與“加速器”,面向前沿科技、經濟主戰場,服務符合戰略目標導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集聚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獨角獸”“隱形冠軍”企業。

首批掛牌16家企業,由2019年11月全省提交申報材料的26家企業經初審、複審、專審等流程脫穎而出,“錄取率”達到61.5%。

這些企業主要分佈在湖南省9個市州,集中在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等領域;其中,“小巨人”企業(指業績良好極具發展潛力和培育價值處於成長初期的小企業)8家,年營收過億元的8家,淨利潤過千萬元的9家,10餘家獲得多輪融資,8家已啟動或明確上市規劃。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達晨財智湖南區域總經理、科技創新專板專審委員陳築熙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首批掛牌企業令人眼前一亮”。

其中,中晟全肽為多肽創新藥篩選提供了全球獨一無二種子庫,在生物醫藥領域選擇了足夠新的細分賽道。興元科技,2014年掛牌湖南股交所標準板,2018年轉到新三板;東映碳材解決了國防工業“卡脖子”難題;安信生物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納米銀醫用敷料和銀離子抗菌凝膠產品的廠家;雲港生物是全球第一家從豬膽、鴨膽提取合成熊去氧膽酸企業……

根據瞭解,湖南省科技創新專板參照上交所科創板,設置了三大“准入門檻”:

1、科技硬核。行業科技屬性方面,必須符合國家戰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已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完成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進入國家或省製造業創新中心名單;獲得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稱號等。

2、高速成長。業績方面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連續2年盈利且合計淨利潤超過2000萬元;最近一年盈利且營業收入超過80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超過8000萬元且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過10%;最近一年營收超過5000萬元且估值超過3億元等。

3、上市預期,掛牌企業須具有一定市場認可度,沒有行業天花板,具有較強的上市潛力或預期。

按照規劃,湖南“科技創新專板”將通過政策、資本、科技、協同“四大賦能”工程,為掛牌企業提供培訓諮詢、投融資服務、資源整合、轉板上市等綜合性的金融和科技服務。3-5年內,推動該批企業登陸科創板、創業板,並持續建設科技創新專板培育企業庫,形成梯次培育機制,為湘企登陸科創板、創業板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備資源。

值得一提的,為支持科技創新專板企業發展,湖南財信金控集團還發起設立了“湖南財信嶽麓山科創基金”,首期規模4億元、目標規模10億元

,重點投資湖南省科技創新型企業,特別是科技創新專板中的優質潛力企業,推進湖南重點產業及掛牌企業發展。

組織後備力量,5年內上市公司總數破200

事實上,早在2008年,湖南省便已經建立“省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名單”,最初65家企業;到2019年,僅一年湖南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名單上就已經有383家企業,大批入庫企業叩開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大門。

截至2019年10月,滬深兩市共有3707家上市公司,湖南省104家,佔比2.81%。其中市值最高為為愛爾眼科,1197.92億元。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省二十大知名上市公司

2019年,為了加快推動湖南企業境內外上市,湖南省政府提出“破零倍增”計劃力爭到2025年,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實現翻番,達到200家以上,直接融資總額增長50%以上,資產證券化率提高5%以上;暫無上市公司的市州實現“零的突破”等 。

按照規劃意見,湖南省內擬上市企業在股份制改造、資產重組、上市申報等辦理過程中,有關部門要提供“綠色通道”,自企業報送材料齊備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結。

同時,省政府財政將加大對企業上市資金補助力度,對已在湖南證監局輔導驗收的企業,給予200萬元補助資金,科創板上市可享受最高300萬元的補助資金;收購省外在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控制權,並將上市公司註冊地址遷至湖南省的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補助資金。

根據湖南股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湖南股交所原開設有標準板、成長板、報價板和展示板,共服務企業3000多家,與現有板塊相比,科技創新專板具有建設定位高、支持力度大、掛牌企業優、入板0門檻高等優勢和特點。

官網顯示,湖南股交所現有股東包括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長沙先導投資控股公司、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湘潭高新科技園區開發有限公司、湖南興湘投資控股集團、長沙高新開發區麓谷創業服務公司、寧鄉經潤投資有限公司、瀏陽經開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湖南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加速佈局“新基建”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業一直是湖南的主要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工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逐步由傳統重化工業向高端製造、初級產品工業向高附加值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演變。

目前,湖南全省產業結構由典型的農業經濟逐步發展為以農業為基礎,第二、三產業共同帶動經濟發展格局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菸草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7個行業增加值,佔湖南省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5% 以上,為湖南省工業支柱行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動能加快孕育發展,產業高端化持續推進,高加工度工業和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佔比提升,成為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值得注意的,近日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還公佈了2020年湖南省電子信息製造業重點項目名單,其中包含30個重點項目,在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新型顯示器件、智能終端、高端元器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全面提升湖南省新基建水平。

根據媒體報道,30個重點項目中,涉及總投資1071億元,其中投資額在100億元以上的項目3個、50-100億元項目4個、10-50億元的項目17個。這些重點項目實施達產後,預計可新增收入近1000億元,有力引導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三鏈融合,助推湖南省打造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集群,形成新基建的新增長極。

以藍思科技為例,作為湖南省電子信息製造業的標誌性企業,帶動了惠科光電、五夷光電液晶顯示屏、經世新材料液晶顯示材料等一批新型顯示器件相關項目落地。

再比如,惠科光電投資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比亞迪電子投資智能終端智造和HUB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八研究所投資集成電路成套裝備國產化集成及驗證平臺項目、比亞迪半導體投資50萬片晶圓產能等項目,專注於高清顯示、智能終端、集成電路、底層硬件領域,這是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所需支撐技術。

一直以來,文化產業、電子信息、高新技術、汽車和物流產業屬於湖南省五大支柱產業。隨著以上項目的落地投產,湖南省在新基建領域的戰略佈局,也將直接按下“快進鍵”。

附:湖南省A股上市公司名單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湖南上市公司“後備軍”集結成功 “科技創新專板”正式開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