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一名鄉村教師張瑞紅十多年強忍病痛堅守三尺講台,這事你怎麼看?

古今紀聞


又是一例農村教師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的動人事蹟。時值教師節前夕,建議整理下該老師的事蹟材料,報中心校、教體局表彰。

第一,正是數以萬計的張瑞紅老師,支撐起農村偏遠地區基礎教育的一片藍天。教育均衡發展依靠的就是這批紮根這片沃土的農村教師。

第二,長期以來農村條件艱苦,教師待遇低(鄉村教師享受的農補是近兩年才執行的哈),師資力量薄弱,結構性缺編是常態,這些老師教語文的還得帶體育、綜合實踐、美術,教數學的又得教音樂、地方課程等。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小病硬撐,大病苦熬。

第三,即使新分來些特崗教師、省招教師,穩定性也不理想。考公務員的、城區編制的,跳槽的辭職的,不長時間呼啦啦走了一個又一個。最終還得依靠張瑞紅這些老師。

目前,針對鄉村教師的崗位補助雖說已經落實到位,但答主所在地區為每人每月500元左右,聊勝於無。真正能吸引有志青年紮根農村教育的補助標準應該2000元左右。

張老師說”是中學高級教師張浩的個人自媒體,主要分享容是教育管理及家庭教育,歡迎關注!



張老師說教育管理


向尊敬的同行致敬!我深知老師的無奈,有病也不敢治,因為治不起,錢少,負擔重,上有老,下有小。像我,學生都知道我也是疾病纏身,能忍住,也就儘量忍著,學生笑我在學蔡桓公,諱疾忌醫,我只能苦笑,一月三千多一點的工資,完成家裡的日常開支,和七十幾平米的房貸後,那有多少錢給我去住院治療?雖有醫保,但自己自費的部分超五千的話,對家庭會是相當長時間的困擾,唉,能怎麼樣呢?希望子女快點長大成人,希望父母們健健康康,少生病,也許有一天,我也能好好地住一次院,告別病痛。願天下老師永不生病,因為我們也是一個病不起的群體!阿門!


鵬鵬254367192


這件事要從多方面來解答,首先,老師工資不高,如果請病假被扣工資,肯定會影響家庭的生活開支,再加上看病吃藥也不是個小數目,請假代價太高,請不起,不敢請。其次,這個老師也是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很深的對孩子們的愛,愛而不捨,只有辛苦自己。


十萬火急看大戲


用一句詩來形容張老師最貼切“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張老師的精神值得老師們學習,但做法卻不提倡,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都垮了,又拿什麼去教書育人呢?


對於張老師的事蹟,我認為應該大力宣傳,樹立教師隊伍的形象,不能讓當前的社會負面影響讓尊師重教的美德徹底喪失。

教師節即將來臨,教育局應該給予張老師表彰及事蹟的宣傳。

當然,張老師為什麼疾病多年而未愈?難道張老師不想治?我想沒有誰願意病痛纏身,這也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啊!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各位留言討論!

我是“山村老師看教育”,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如果喜歡請不要吝嗇你點贊和關注!


山村老師看教育


我相信中國這樣的老師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一個普通教師,工資本來就兩三千,請病假不上班工資最多給70%,頂多也就2000塊錢。還怎麼生活?本來身體不舒服生病,去醫院就是一大筆花費,再被扣工資,還真是生活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上班對自己也好一點,起碼自己還有社會價值,也利於自己調整心態甚至戰勝病魔。起碼我個人是願意去上班的,精神寄託。當然單位能考慮減輕工作量是最好的,你們說呢?


127天生我材必有用


首先,作為河北人,感到非常自豪。

應該都知道老師的工資是不高的,河北的的教師工資同樣不高,再加上位於鄉村的,可想而知。老師們不敢休息。

老師熱愛這個講臺,喜歡學生們,所以也要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