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国培育万名科技“土专家”

几年前,商洛市郭家垭村还被一片荒山野岭包围着,村民大多靠几亩薄地维持生活,找不到增收致富的门路,是当地的一个贫困村。

为改善该村的贫困现状,建成集茶叶品种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在该村附近建立了沁园春白茶种植基地。可没想到,从南方引进的茶树苗子“水土不服”,成活率不足60%,茶叶的栽植难题成了大伙儿的“心病”。

杨凌: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国培育万名科技“土专家”

得知情况后,在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的组织下,一批批农科教授和“土专家”来到商南县,为当地农民教授茶树育苗及茶叶生产、加工等技术。

“以前家里生活困难,日子过的清贫。在合作社里,不仅可以学习茶叶种植技术,每年还能有分红,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今年65岁的吴凤云是商南县郭家垭村的贫困户,去年通过种植茶叶收入达5000元并拿到入股的分红,让她对生活再次充满了希望。

现如今,这里的茶叶基地面积也已经由最初的500余亩发展为现在的4200余亩,辐射周边农户参与茶叶种植3000余亩,丰产期每亩产业效益达2万余元。目前,带动村里及周边贫困户130余户种植茶叶,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群众信誉度和收获感逐年递增。

而这,只是杨凌输出农业科技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杨陵区大寨街道西小寨村村民李根庆,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拿到了杨凌第一批高级农技师资格证书。通过自己研究的“土法”技术,将20万株未带土的苹果、梨、核桃苗木运往吉尔吉斯斯坦栽植,果苗成活率突破95%,把杨凌的农业科技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

杨凌: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国培育万名科技“土专家”

杨凌苗木嫁接技术服务队因嫁接的果树成活率高、质量好而享誉全国,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安徽等省区,甚至走出了国门。近些年,每年劳务技术服务输出上万人次,年收入过亿元。

……

“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不但自己致富了,而且成为当地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者和示范户,为杨凌农科城增了光,添了彩。”杨凌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副会长、高级农技师郭红旗这样说。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积极与贫困县开展科技合作,坚持组织“走出去”培训,送培训课程进乡村,每年培训包括深度贫困县区在内的贫困地区农民约1万人次,每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4.5万人次。其中,2019年新增1175人获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

杨凌: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国培育万名科技“土专家”

如今,杨凌示范区已为全国培训15644名科技“土专家”。他们拿着杨凌农民技术职称,靠着过硬的务农技术,把掌握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至田间地头,用科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行波

杨凌: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国培育万名科技“土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