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穿越大唐成為太子,上元節,猜燈謎,君臣同遊其樂融融

小說:穿越大唐成為太子,上元節,猜燈謎,君臣同遊其樂融融

七天之後,祭天大典。

祭天,是華夏民族最隆重,也是最莊嚴的祭祀儀式,早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是人與天的一種“交流”。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同時也祈求上蒼繼續保佑華夏子民。

後世的祭天儀式最初形成於漢武帝時期,同上古時期的祭天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漢武帝定製禮儀的時候,規定行三年一郊之禮,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祀地,第三年祭五畤(就是五方天帝),每三年輪一遍。

至於祭祀的場所,最開始的時候是每年到高山上去祭祀,後來因為太麻煩,而且勞民傷財,從漢成帝開始就修建了圜丘壇和方丘壇用來祭祀,就是我們習慣稱呼的天壇和地壇。再往後走,祭祀的週期也從三年一輪減少到了兩年一輪,最後變成了冬至祭天,夏至祭地。只能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因為懶惰的天性,人對於自然的敬畏越來越小了。唐代的祭祀處在了兩年一輪的階段,祭祀的時間就在元日大朝會之後。

天還沒亮,李承乾就被內侍喚醒,梳洗換裝,一番整理之後上了御輦,正好趕在第一縷陽光灑下的時候到了圜丘壇。在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欣慰的目光中祭祀了上天。雖然天氣還很冷,不過一番繁瑣的流程下來,李承乾厚重的袞服裡面都溼透了。

祭天完了之後還要舉行啟耕大典,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帶著後宮的妃嬪子女都作尋常百姓打扮。李承乾也換了衣服,經過一番折騰,李二陛下扶犁走了幾步,長孫皇后摘了幾片桑葉就算齊活,畢竟不可能真的讓皇帝皇后幹耕田犁地的活,像不像暫且不說,他們也沒那技術。

等到啟耕大典結束,這一天就算是過去了,李二陛下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隨便吃了點東西各自回宮了,李承乾一如既往的被單獨留下來,受了好一番訓教才被放回東宮。

舉行完了祭天大典,貞觀四年就算是正是的開始了,一連好幾天,李二陛下都帶著房玄齡、杜如晦等一眾心腹大臣商量今年朝廷的一些規劃,六部的事情都扔給了李承乾。李承乾每天從早忙到晚,累的飯都沒時間好好吃。好在忙碌的時間並不長,勞累了幾天之後,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元節,按照舊例,放假一天。

上元節,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元宵節,乃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滿月的日子,對於古人來說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這一點的晚上,長安很難得的沒有實行宵禁。

由於天下平定,突厥也沒有來犯,今年的上元節,長安顯的分外的熱鬧,朱雀大街路邊懸掛了不知道多少燈籠,形態各異、五彩斑斕的。每隻燈籠下面都掛著一根紙條,上面寫著一道謎語,如果看上了哪個燈籠,只要猜出了下面的謎語,就能把燈籠拿走,每個燈籠周圍都圍了不少人,只要有人猜出了謎語,頓時就是一陣歡呼。

宮裡依舊舉行了盛大的晚宴,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可以帶家人參加,往日裡看上去有些冷清的太極宮突然變的喧鬧起來。李二陛下特地下旨,進宮參加宴會的臣子每個人最少都要帶一盞燈籠,用來猜謎用,最後誰得到的燈籠最多,陛下會有賞賜。酒宴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幫半大小子就已經耐不住性子,攛掇著李承乾向李二陛下告辭,下去猜謎去了。

猜謎的地點選在了禁苑,不計其數的燈籠將整個禁苑照的亮如白晝,除了大小官員帶進來的,李二陛下還命令將作監臨時趕製了不少,禁苑之中,大大小小的燈籠錯落有致的掛在樹上,等著猜對謎語的人去摘取。最受歡迎的燈籠就是將作監的,畢竟是專供皇家的御用作坊,手藝肯定比那些民間的小作坊精湛,其中還有不少燈籠甚至是出自當朝大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之手。

李承乾帶著長孫衝他們幾個進來的時候,園子裡已經有不少人了。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倒也不用太拘禮,不少認識太子殿下的臣子看到李承乾,過來行了個禮就自顧自的找自己喜歡的燈籠去了。

李承乾邊走邊看,也沒什麼比較中意的,倒是身邊的杜荷等人興致頗高,時不時的就要驚歎一番。

“殿下,你來看看這個。”杜荷又在一邊大呼小叫的說道。

眾人隨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一隻素色的燈籠上畫著一個高冠博帶的儒生,手握竹簡,腰懸長劍,神采斐然,寥寥幾筆,一股昂然之氣就躍然紙上。

這個燈籠的位置並不顯眼,顯然佈置的人並沒有發現這個燈籠的精妙,隨便找了個地方就掛上了。不過杜荷幹嘛專門挑了這麼個燈籠?眾人疑惑的看著他,杜荷不自然的笑了笑,說道:“你們知不知道這個燈籠是誰做的?”

這到哪兒知道去,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每個人帶一個燈籠那就不是個小數目了,況且還有不少人為了討好李二陛下,帶了好幾個燈籠來的。不過杜荷這麼說,顯然他知道這個燈籠是誰帶來的,眾人一臉詢問的神色看著杜荷,他倒也不遮掩,直接就說了:“這個燈籠是孔老大人帶來的。”

原來是孔穎達。眾人恍然大悟,不過轉念一想,又都好奇杜荷幹嘛沒事打聽人家做什麼燈籠。彷彿知道眾人的想法,杜荷說道:“孔師每次上課的時候都說我朽木不可雕也,如果我拿了他的燈籠,再到他面前炫耀去,不知道他是個什麼臉色?”說到最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原來是這樣。李承乾的眾多侍讀中,杜荷算是最不安分的那幾個之一,每次上課都要弄出些么蛾子,隔三差五的還跑的不見人影,孔穎達又是一副較真的性子,對於杜荷這種行為每次都要耳提面命大半天,要不是看在杜如晦大人的面子上,杜荷早就被趕出東宮了。杜荷專門派人盯著孔穎達,就是為了拿到他的燈籠,再到他面前炫耀一番:你看,你不是說我朽木不可雕嗎?我猜出了你的謎語,那你豈不是更不可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