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玛丽莲·梦露,一个让人一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就是性感女神,她就是一代性感女神,她是性感符号,她代表着美国流行文化。一身白色的短裙,被风掀起的裙子,这个形象被定格在每个人的第一印象中。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图为2011年7月15日“梦露飞裙”雕像亮相芝加哥

1926年6月1日,玛丽莲·梦露出生在美国的洛杉矶。 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她时常会站在孤儿院的窗口眺望,看着母亲工作的电影公司的霓虹灯,那样的五彩斑斓,是她梦里的颜色。 那时,玛丽莲·梦露还叫诺玛·简,是一个不被期待的女孩,莫名地降生在这个世上,又莫名地长大,孤独地对抗这个世界。 来到这世上不到两周,这个女孩就迎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母亲因产后抑郁引发了严重的精神疾病,而她的父亲早已离去,不知所踪。无奈之下,梦露被送入了儿童收容所。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儿时的梦露

在此后的十六年,梦露辗转于十多个寄养家庭。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领养她并不是出于善意或爱心,而是通过梦露获得每月5美元的政府补贴。 虽然这些寄养家庭从未给过梦露关爱,但每到一个新的家庭,她都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勤快、乖巧、懂事。五六岁时,她就已经开始擦地板、洗盘子、洗衣服、跑腿。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一点亲情和关爱。 可是,无论她做得多好,她都是最不重要的那一个。她只是5美元的附属品,不知哪一天,她就会被送回孤儿院。

当女孩慢慢长大,她渐渐意识到她和别的小孩是不一样的,她的生命里没有亲吻,没有拥抱,也没有关爱。她来到这个世上,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欢迎,也没有人把她纳入未来的计划。她就像是透明的一样,没有人能够看见她。 她经常感到孤单,在下雨的黄昏,没有人给她送伞,她淋着雨从学校走回家。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穿着孤儿院制服的玛丽莲·梦露

1942年6月19日,梦露与詹姆斯·爱泽尔·多尔蒂结婚,第一段婚姻让从小流离失所的她第一次有了稳定的生活。据说丈夫是她楼上邻居,随着丈夫的参军,感情逐渐淡化,1946年9月13日,梦露结束了她的第一段婚姻 。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玛丽莲·梦露与她的第一任丈夫

1944年的某天,在飞机模型工厂做女红的梦露,连同另外几位女工,被叫去拍摄一组照片。 当玛丽莲·梦露站到镜头前,摄影师按下快门,就像按下了这个女孩命运的按钮,她的命运从此改变。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世界的梦工厂,一个现实与梦想产生强烈碰撞的地方。自电影创造伊始,这里便汇集了一批美丽的男孩女孩,他们来到这里,为了同一个梦。 1945年,19岁的梦露也来到了这里。她住在一间廉价的出租屋里,靠着偶尔给摄影师拍照,获得房租和一顿饱饭的钱,用以维持她的生存。 大多数时候,她结识星探和经纪人,为了争取一次试镜的机会。他们之中,有的人会真的给她机会,有的人只是想让她做自己的情人。有时候,她跑完所有的片场,却无法获得一次试镜的机会。 好莱坞到处都是机遇,但奇怪的是,机遇似乎从来不会降落在她的头上。可即便如此,她也仍喜欢在夜深人静之时遥望好莱坞的夜空。那里有她想要的未来,对于梦想,她始终是最热切的。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在飞机模型工厂的玛丽莲·梦露

一美元,可以买一条丝袜,一个汉堡,或者一节表演课。在丝袜、汉堡与表演课之间,梦露永远会选择表演课。因为丝袜和汉堡不能让她成为出色的演员,表演课可以,所以她宁愿在寒冷的冬天,光着双腿、饥肠辘辘地听一节表演课。 无数个夜晚,她孤单地站在窗前,大声地朗读台词课上的句子,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 一次次试镜,一次次被拒绝,好不容易获得了福克斯电影公司一年的合约,她却并没有如愿得到实现梦想的机会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模特时期的玛丽莲·梦露

整整一年,公司只是让她出演随随便便可以剪掉的龙套角色。一年之后,见梦露依然默默无名,便将其扫地出门。 好莱坞的街道灯火通明,梦露独自一人在灯下徘徊,思考着未来她将何去何从。就在这时,她遇到了此生的伯乐——好莱坞著名的经纪人约翰尼·海德。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约翰尼·海德和玛丽莲·梦露

海德见到梦露的第一句话便是:凭我的能力,一定可以把你打造成明星,不是那种签合同的演员,而是明星。 1950年,海德为梦露争取到《彗星美人》中一个小而关键的角色。这部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当年获得了14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而梦露则凭借在其中的精彩表现一鸣惊人,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闪耀新星。 凡是看过《彗星美人》的观众,无一不为梦露所倾倒。福克斯重新找到了梦露,这一次,他们与梦露签订了七年的合约。此时,距离这个女孩来到好莱坞,已过去了整整6年,她终于从一个无名小卒蜕变成万众瞩目的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彗星美人》剧照

1954年1月14日梦露与第二任丈夫乔·迪马乔结婚,又于1954年10月31日,婚姻只维持274天。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玛丽莲·梦露与她的第二任丈夫

在福克斯公司的打造下,梦露成为了好莱坞的“性感女神”。 然而,公司频频让她饰演一些性感但愚蠢的金发美女形象,也招来了众多影评人的抨击。他们纷纷认为,玛丽莲·梦露毫无演技,只能卖弄风情。 “性感”这一标签,逐渐成为束缚在她身上的枷锁。梦露屡次抱怨,她不想再演性感角色,她对这种被人毫无灵魂的女孩角色感到厌倦。不知多少次,她向公司请求,希望可以演更戏剧更深刻的角色,却一次次遭到公司的拒绝。 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事业稳步向前,人前光鲜艳丽的玛丽莲·梦露,内心却是极度焦灼的,她开始痛恨自己在福克斯演的每一部电影。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无眠的夜晚,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吗?我的梦想,真的实现了吗?不,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演员,而不是电影公司赚钱的工具。内心的呐喊越来越大,梦露知道,总有一天,她会向公司发起抗议。只是没有人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1954年,一部名为《穿粉红紧身衣的女郎》的电影拉开了梦露与福克斯较量的帷幕。单听名字,就知道这又是一部需要梦露卖弄风情的电影。这一次,梦露要向世人证明,她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的人,而非一件摆在橱柜里出卖美貌的商品。 她拒绝出演该片,即便公司将其停职停薪,她也不为所动。随后,她与公司解除合约,飞往纽约,成立“玛丽莲·梦露制片中心”。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刚到纽约时的玛丽莲·梦露

在纽约,她上表演课、艺术课,参观博物馆,看书,结识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好莱坞的一切似乎与她无关了。她轻松、自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她不再是公司出售的商品,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鲜活的生命。梦露还加入了李·斯特拉斯伯格创立的演员工作室,潜心学习表演。尽管她已经是大明星,但她还是和普通人一样,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认真听课的玛丽莲·梦露

某天,梦露上完课,和朋友去街角的咖啡厅喝咖啡,对面的大厦挂着她在电影《七年之痒》中捂住裙角的巨幅海报。她看了,不禁自嘲:“瞧,他们看到我的就是这些。”海报中的那个女孩,满脸娇羞,裙角飞扬,吸引着每一个行人的目光。可她偏偏不喜欢。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电影《七年之痒》中的玛丽莲·梦露


正如亚瑟·米勒所言:她是一名站在街角的诗人,试图向争着想拉下她衣服的人群朗诵诗句。

然而,梦露终究是属于舞台的。 《七年之痒》的成功使福克斯看到了梦露的巨大魅力和号召力,考虑到梦露的商业价值,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与梦露签约。只是这一次,他们给予了梦露导演和剧本的选择权。 时隔14个月,梦露重返好莱坞,和多年前彷徨迷茫的小女孩不一样,这一次的梦露,充满了勇气和力量。 回归后的第一部戏是《巴士站》。

在这部戏中,梦露将自己在表演工作室中所学付诸实践。她要把生活中所经历的绝望、孤独、精神迷茫和内心痛苦都挖掘出来,并暴露在这部戏中。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巴士站》电影截图

电影上映后,梦露的表演获得了极大的好评。曾经抨击她只会卖弄风情、毫无演技的影评人开始纷纷夸她是表演的天才,赞扬她对人物的理解和表演的深度。 然而,这样的表演对梦露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想象的。 每一次拍摄,她都不得不重新去面对童年时期的诺玛·简,那个孤独的小女孩,被忽视,被遗弃,甚至被性侵。

一次又一次面对内心的痛苦、恐惧,终于触发了梦露身体里那颗一直埋藏的定时炸弹......梦露的家族有遗传性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她的外祖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自杀,她的外祖母和母亲因严重的精神疾病住进了精神病院。 如今,梦露的身上也开始出现和她外祖母、母亲一样的症状,脑海里似乎总有个人在哭喊,她无法入睡,只能服用大量的安眠药和镇定剂。 与此同时,两次流产、日渐崩塌的婚姻,使梦露陷入更大的精神崩溃,她越来越依赖药物,与精神医生的会面从一周一次增加到一周三次。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电影《热情似火》剧照

拍摄《热情似火》时,梦露因不小心服用了过量安眠药被送入医院抢救,她的丈夫非但不心疼,反而觉得梦露让他丢脸。

尽管梦露尝试努力去修复婚姻的裂痕,但现实却是,一道接一道的裂痕不断出现,终究使她的婚姻变得支离破碎。 1961年,梦露再度离婚。她的抑郁症更加严重了,需要每天看医生。一头金发也变得干枯,每次出行都需要戴上假发。镜头前,她还是那样光芒四射,可殊不知,她的一颗心早已千疮百孔。 更可怕的是,在梦露身体极度糟糕的情况下,福克斯为了缓解公司的经济危机,依然逼迫她拍摄电影《濒临崩溃》。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电影《濒临崩溃》剧照

正如这部电影的名字,那时的玛丽莲·梦露,已经陷入了人生最后的绝境。

然而,刚拍一个月,福克斯就因梦露总是生病频频请假将其解雇,并借此大肆宣扬。他们把这视作一次宣传,以缓解公司的危机。 梦露再一次被视作了工具,就像小时候寄养家庭为了获取5美元一样,自始自终,她都是那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 饰演了半生的玛丽莲·梦露,最终却发现,内心深处那个疼痛失落的小女孩诺玛·简,其实从未消失。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则需要一生来治愈。终其一生,玛丽莲·梦露都在寻找爱与归属。 她的生活充满了苦难,以及不确定的开始。打从她记事起,她就身处一个不断变换的世界,她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年幼之时,她幻想神明爱着她,孤独脆弱的时候,她会一遍遍画上帝的画像。 可梦露想要的,从来不是财富。自始至终,她都是一个等爱的女孩。她渴望有人来爱她,呵护她,拥抱她。每一段恋情,她都全身心地投入,望向爱人的眼神,是少女的纯真和仰慕。可她爱过的两个人,一个把拳头挥向她,一个在日记里嘲弄她是个笑话。在梦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的精神医生将她送入精神病院,在那个幽深黑暗的房间里,她试图写信让人来救她,提起笔,却不知写给谁。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玛丽莲·梦露和她的第三任丈夫、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

梦露这一生,就好似那飞扬的柳絮,颠沛流离,无枝可依。世界将她抛弃,可她对这个世界,却总是怀着最真挚的善意。 当梦露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女孩,整日为一顿饱饭忧愁的时候,她就常常去联合车站的街角集会参与募捐。

成名后,她更是频繁做慈善。即便是在她生命中最后这段黑暗痛苦的时光,她仍然坚持去看望残疾的儿童。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梦露一生做了许多慈善,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儿童慈善

死后,人们清点她的遗产,发现这个曾给福克斯公司创造20亿美元利润的女明星账户里,仅仅只有4000美元。

在梦露人生的最后时光,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曾拥有的名声和光环已经散去,幸好我早已洞悉了它的虚无缥缈。我庆幸自己曾经置身其中,而没有深陷其中。”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1962年8月5日,梦露在洛杉矶的寓所内被发现去世,据称,死因是过量服用安眠药。但真正死因,成了一个谜。

回望她在这世上度过的36年,素未谋面的父亲,尚关在精神病院的母亲,童年记忆中孤独的寄养岁月,坎坷起伏的演艺生涯,三段不成功的婚姻,两次流产...... 每一个悲剧的因素,都似乎快要压倒这个看似娇弱的女子,可她一次次地挣扎,一次次地对抗,又在告诉世人,她的内心足够强大。 从银幕上看,她是那样的神采奕奕,深蓝的眼睛闪耀着星河般的光芒,你无法想象,银幕之外的她,正经历着怎样的煎熬。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这个世界对她太过残酷,她也曾反抗过,挣扎过,只是失败了。死亡于她而言,或许是种解脱。只是这世上,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玛丽莲·梦露了。

玛丽莲·梦露: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人,美丽而悲惨的一生

玛丽莲·梦露的一生,短暂、性感、凄凉。她有美丽的容颜,却没能得到美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