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广告这个行业怎么样?

梦回千里走单骑


不知道你说的纸质媒体具体指的什么,比如报纸、杂志、期刊、传单等都属于纸质媒体。

先说报纸

过去几年,纸质媒体风光无限,一家省会城市报纸一年应收十几个亿,但现在三四百万就不错了,而且还是因为广告主其它诉求,比如舆情(不细说,怕被删)。所以,报纸广告收入肯定是越来越差。但报社拥有一个优势是哪个自媒体都不能比的,那就是采编权,即可以自行采集新闻热点进行编辑发布。所以在疫情期间,报纸媒体的优势就凸现起来,发布的数据更有权威性。

再说杂志和期刊

杂志分很多类,正因为分类较多,针对行业、人群不同,其内容也逐渐出现定制化,如飞机机舱杂志、高铁杂志、娱乐杂志等等,曾经飞机杂志一个封面一期动辄上百万,就是看中其人群高端,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乘坐飞机的人不一定是高端人群,另外自媒体内容更加精准,很多杂志也转向自媒体,纸质杂志的下坡路急转直下,风光不再。期刊也较多,如知音、中学生、房地产咨询、销售与管理等,都大不如前。杂志和期刊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要获取即时性信息,获取知识的媒介、阅读习惯和触媒习惯的变化。

第三来说说传单

最近热播剧《安家》里有个镜头,就是门店的闪闪发传单,针对每一套房子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传单的形式在潜在人群经常出没的地方广撒网,最后成交。可以说,传单也是广而告之,但是一定区域内的广而告之。之前房地场企业营销经常雇佣很多小蜜蜂到处撒传单,现在看看还有哪个企业不是不广告投放投到新媒体。所以,传单肯定会在一定时期内消失。

总之,纸质媒体将越来越难过,但未来10年内不会消失。三大理由:

一是触媒习惯的改变和新媒体的冲击。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的途径改变;新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即时性信息,更加精准。

二是广告收入锐减难以支撑运营。广告主的投放习惯改变,除象征性的维护媒体关系外,真正主动投放的较少,其广告收入步履维艰。

三是环保意识增强,无纸化城市打造。未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纸质媒体所用纸张、纸面上的墨迹都会造成浪费,再加上无纸化办公、无纸化城市打造,也将为纸质媒体敲响“丧钟”。





忠言钟声


纸质广告业也算是传统行业,市场需求量很大,优点也很多,针对性强,阅读感好,易保存,容易锁定目标客户等等,也有一些缺点,排版,印刷周期,质量阅读粘度。但是传统纸质市场份额再慢慢变小,为什么呢,就是新媒体广告发展太快了,优点也特别多,传播快,锁定顾客快,浏览量等等。所以做纸质广告这个行业还得整合新媒体资源,优势互补,一定会兴旺发达的。


强子的说说


我之前做过地推销售员,拿着一叠叠的纸质宣传单,甚至有些事宣传册,我在想如今不是一直说什么资源有限,保护自然什么的?但是这宣传单为何还在PC以及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还会有人去发这些?并且这种宣传效果会比互联网上的好吗?还是说互联网上骗子太多了?(说到这句话我想改一下 还是说现在的骗子都会上网了) 其实这个需要线下监督还有就是局部需要人监管发布,这样可能增加一些人工成本,但却减少了阅读者的时间成本和误区,并且不需要太多判断!

回到题目来纸质广告我觉得如果线上做的够好了,真没必要存在,一纸质广告属于资源浪费,纸需要砍伐树木来制造出来,有悖于环保,再就是说纸质传单不可改动一旦印刷错误就只能作废;二纸质广告某些意义上来讲效果差,一张宣页一般只能面对一个人,从实际现象中看一般还不一定是客户人群只要是人就发,并且甚至还发几张;三纸质广告成本相对要高,现在一般3000份单页要1000块钱算起来应该是3毛钱一张,并且还存在很多的浪费,再就是单页需要人去派发又会产生一个派发费用。从上面三点来讲纸质传单真没有存在的必要,有人会讲互联网显示会有辐射,会对人眼造成近视,好像看纸质书看久了不会近视一样。这样看纸质也没有优势,所以纸质传单没必要存在。


大钊叔叔


不请自来!如有严重,不必忧。

纸质广告行业依旧有他的市场!听我说!

纸质广告好几类!

一种是媒体纸质广告!正如以上大牛都谈到了,基本没有多大的生存意义!纸媒都在做数字化媒体,融媒体传播!再简单点就是两微一博一抖!加上网站以及各类社区运营。举个例子!人民日报微博很火!凤凰网也是曾经的大牛,微博上超多官方媒体号……

我说的有市场是纸质广告在中小企业有!毕竟这类企业需要更多廉价的推广方式!地推!发小广告!陌拜需要文件!这类都是需要承载在纸质之上的!没有任何一个方案的提案是无纸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纸质广告也是他们初期一定会接受的方式,很多人会谈,现在都是微信传播!新媒体!但是!归根究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需要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媒体好用!但是也容易让人忽视!

大批量的网络碎散信息的涌现,客户记不住你的信息,你是利用新媒体,你也失去了客户!我也经常会找不到某个人,而去翻抽屉里的名片!会去翻宣传文件!

纸质广告还有一个大趋势!3D纸质打印!未来肯定也是纸质广告的一种新趋势!工艺品,装饰品之类!都是可以广泛运用的!

综上所述!纸质行业还是有生存空间的!并且在中小企业一定是很受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在孕育!


蘑菇小姐和爱财猫


非常惨,目前对纸质广告情有独钟地广告金主按照投放量依次是,本地地产,金融保险,4s店,分类广告,房产商现在也更倾向于超微博头条端投放了,因为能直观的看到阅读量,银行因为是国企,报纸更能体现出庄重,所以首选报纸,至于汽车现在投放很少了,生存都是问题了,哪还有闲钱投广告。所以现在纸质广告是小媒体没人投,大媒体饿肚子的现状


新闻理想人


简单说两点:

1.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来看,纸媒广告的市场将会越来越窄,谈不上消亡,但社会比重会变小,这是毫无疑问的。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广告领域越来越精准化,这一点,是纸媒所不具备的;同时,广告的表现形式,越来越趋于直观化,虚拟现实,VR将成为广告业主流表达形式;另一种表达形式,代表着广告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推广,产品宣传已经从冷冰冰的介绍,转向更有温度感的剧情表达,比如早期的益发,就是以微电影的形式嵌入广告,未来一段时间,这种表现形式,也将成为主流;

2.媒介是否有效,取决于受众,当下社会,90后已经成为主流,00后也陆续踏入社会,纸媒对于社会主流人群已经没有吸引力了,表达形式过于苍白单一,造成报纸刊物的发行量近一步降低,意味着受众群体的数量减少;而广告,其意义在于广而告之,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获取信息,传统纸媒发行量的降低,势必造成受众的减少,广告投放者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减少传统渠道的投放,最终,被完全取代。

3.时效性不同。传统纸媒按天收费,投放一天,就要花一天的钱,昨天的报纸,今天再次翻看的概率低到几乎没有,而现代广告,投放到平台,只要有链接,就会一直在线,所付出的费用约等于一次性付款,长时间有效,比如,你找不到去年的报纸,但是,在平台上,你能翻看到三四年以前的内容。

综上,传统纸媒的未来不乐观,慎!


中佳传媒


虽然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和技术方面被新媒体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是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供应者的独家优势,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都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新媒体不可能轻易取代传统媒体的位置。传播时间长。 传统纸媒所以有这样的优势,一是因为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二是各大传统媒体都有强有力的班子,拥有先进的设备,新闻策划也各具优势和创新。三是传统媒体有丰富的经验。四是传统媒体有突出的区域特色。新媒体例如网络媒体是面向全国的,于是很多具有区域特色的广告在上面便没有立足的意义。而报纸、电视的特点是,地方观众经常对本地新闻或者资讯服务更感兴趣。五是传统媒体公信力强,权威性高。媒体的公信力由正确导向、思想高度、舆论主调、新闻真实、高雅格调、舆论监督、品牌特色、新闻精品、职业道德等几个要素构成。公信力的树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传统媒体经过多年努力,树立起一定的公信力,新闻工作者在大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纸媒不能被数字化完全取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平台已经深入到各家各户,网络信息流传迅速使得众人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自己需要的消息。传统的期刊报纸行业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面临如此困境,报业转行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报业转型不能以纸媒衰退为代价的。

有人说,美国报纸错失了数字化的“黄金十年”,导致报纸错过了关键的“窗口期”,才出现现在这种报社纷纷倒闭,纸媒衰微的局面。

纸媒的数字化实际上是在加速报纸的衰退,从报业开始拥抱新媒体到现在,大部分报业所做的与新媒体相关的举动都是以加速纸媒的衰退为代价的。

PDF电子版上网,为网民免费提供报纸版面内容;报纸新闻网站则使网上报纸阅读更适合网络的阅读习惯,人们更容易更便捷地从网上获得免费的报纸内容;与新闻门户网站的合作,以极低的收入近乎于免费地提供内容给新闻门户网站,则使更多的人不再阅读报纸,都到网络门户上去看新闻;移动终端的兴起,报纸又纷纷到PAD上开辟新的“上供”基地——客户端,也都是免费奉送。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阅读纸媒,因为报业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免费渠道供人们阅读纸媒内容,而且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报人们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抱怨人们不读报纸呢?一切都是自找的。

这种以纸媒加速衰退为代价的新媒体运作是很糟糕的。这些举动的核心理念是:纸媒将被数字媒体彻底取代。比如,南方都市报发展的终端产品南都PAI,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全媒体总裁、南方都市报总编辑黄常开认为,“南都PAI以电子终端设备取代纸张,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传播介质的革新,是南都全媒体集群在新媒体领域探索实践的一种创新模式。”

还有北京青年报社发展的终端产品——北青Pad提出的口号是:“从北青报到北青Pad”,意指用Pad替代纸媒。

这些终端的终极目标都是取代纸媒,那么就会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无法取代纸媒,但对现存纸媒的发行量造成影响;二是取代纸媒,但由于自身优势不够,却不能够成熟壮大起来。这两个结果都是报业不愿意看到的。

先看第一种情况,由于自身优势不够明显,Pad无法取代纸媒,但是Pad上面的内容仍然是纸媒的内容,因此,接受了Pad终端的客户肯定就不会再订阅报纸。比如,一位《南方都市报》本来的铁杆粉丝读者用912元购买了两年南都全媒体数字信息服务,免费获赠一台南都PAI,相当于订阅了两年南方都市报下面所有的报纸,那么他肯定不会再订阅《南方都市报》。这是否会对《南方都市报》纸质版的发行造成影响呢?据南方都市报公布的材料,南都PAI的这种免费营销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我在思考,这种成功越“巨大”,是否意味着《南方都市报》纸质版的发行下降得越厉害?

关键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大的形势下,纸媒已经承受不起发行上的任何损失了。据央视市场研究(CTR)5月初发布的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传统媒体刊例广告同比增长仅为1.4%,创近五年新低。广告的衰退源自于发行的下滑,报纸零售市场全面萎缩,订阅市场增长乏力。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深刻变化,报纸发行面临很大危机。最近,我与同行在对北京报业市场的一次调研中的数据显示,北京报纸零售已经下滑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而零售则是市场需求的风向标。在这样的形势下,报业自己创造自己的替代品,自己创造自己的掘墓人,这将完全是个悲剧。

第二种情况是Pad产品成功地替代了纸媒,这应该是很多Pad的操作者们最喜欢的结局。但问题是,报业在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替代品之后,这个替代品并不可能发展壮大起来。Pad产品的先天劣势使其与市面上流行的产品相比,并没有多少竞争力。最后的结局就可能是影响了纸媒发行,加速了纸媒消亡,坏事做尽后,自己也消亡了。属于损人不利己的勾当。

面对新的形势,报业现在正面临深刻调整与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或放松对报纸主业发展的关注。当前或者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报业都是以报纸为主要依托的产业。现在,报纸不仅是当前主流舆论传播的主阵地,更是当前绝大部分报纸的经济支柱,是报业横向纵向拓展的主要依托,现今几乎所有报业集团的转型所需投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报纸主业。怎能为了发展哪些赢利条件缺乏、前景不明朗的新媒体而损害到报纸主业的竞争力呢?

报业转型、数字化、发展新媒体,不能以加速纸媒衰落为代价!报业面向新媒体的任何拓展方式,只要是影响到报纸主业的,都应该被抛弃。

再重新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争论。美国的报纸数字化已经很多年了,1987年就有《圣何赛信使报》创办了电子版,被认为是“美国在报纸电子化上创造了世界第一”、“一个新的媒体时代来临了”。大牌报纸诸如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也纷纷推出电子版,甚至还有更多的报纸取消了纸质版的发行,转而专出电子版,如《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但是,越鼓吹数字化,美国报业的危机就越重,美国的报业数字化也进行了这么多年了,却依然没见美国的报业缓过劲来,仍然在纷纷裁员倒闭,却仍然在叫嚣着要继续加快数字化。美国报业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最怕的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跑越快。

新媒体时代纸媒发展之道

在国内,平面媒体目前正遭遇这互联网络的冲击,比如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等,这些网络现在已经变的越来越大。因为网络的出现,新闻传播变的特别恋家。网络能最及时地反应新闻,对报纸的冲击是最强的。

传统纸媒面对新媒体并非只有挑战。我们要看到传统纸媒的优势和面临的新机遇,寻找新媒体条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道,推动传统媒体发展。

传统纸媒发展要走媒介融合之路。媒介结合是优势,目前,国内一些纸媒在探索性发展中主要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变革,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主动应对媒介竞争环境的变化。媒介融合是在新的传播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走向合作,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利用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联盟以期达到最大的信息传送能力和最强的广告售卖能力。

媒介融合的趋势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媒介融合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二是媒介融合,传统纸媒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接收、储存、检索都极其便捷;三是媒介融合,传统纸媒经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古人(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抽水烟的时候,用土制草纸,裁成纸条,用毛衣针这般的竹签,卷成“纸媒”。使用时,点燃“纸媒”,使用两种口形的吹气,就能够让“纸媒”燃出火苗或者保留火种。 纸媒是旱烟袋或水烟袋的配套之物,用于吸烟引火。纸媒又称纸煤、纸眉、煤头子、纸捻、纸吹等,是用裁成长条的纸卷搓而成。旧时吸烟者大多自搓纸媒,有些家庭则通常由闺中女子或媳妇来完成。搓纸媒用的是表心纸,不可搓得太紧,也不可搓得太松。有的还根据不同需要将纸媒着上不同的颜色;有的则在卷搓时放进一些香料,如茉莉花之类,以使纸媒在点燃时散发出淡雅的香味。《清稗类钞·饮食类》选录了程子大、姚寿慈、易实甫等人所作的关于用纸媒点水烟的词《一萼红》两阕,现摘录其一:捻春纤,热芳心半点,红得到侬边。藕臂初始,兰魂作瞥,茜纸低袅微烟。记擘向阿娘双手,凭玉案搓作并头圆。拈傍樱唇,嘘从檀口,两意相怜。


柠檬有家


纸质广告基本丧失了广告本体促销或者建立品牌形象的实际意义。

纸质媒体的广告实际正在成为公关公司公关活动的工具或者渠道,甚至是洗澡的工具。

传统纸质媒体现在的地位十分尴尬,基本上可以概括他的功能定位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也就是说,他的广告推广功能丧失,但是他还具有新闻采写发布的权利,舆论监督的权利,在“权力寻租”的逻辑下,他有可能使用这个权利而达成另外一个目的。

于是,公关公司就成了纸质广告投放的主体,以此换来舆论保护。

事实上,现在很多大公司纸质媒体广告投放也确实交给了公关公司去执行。广告的功能在纸质广告而言完全失去了本意。


老王说新闻手册


前途令人担忧!!!


到山野


已经是逐渐成为历史了,以后可能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会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