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管理思維升級了嗎?唯有思維升級,才能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

有了先進的技術,不代表有先進的效率,唯有從思維方面進行改造,管理水平才能不斷的進步。

許多企業的管理水平已經進入了瓶頸期,需要將管理進一步深化,賦予企業嶄新的創新力。

尤其是在這個從碎片化趨勢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深度管理也需要切合實際生活,以實際為重,進一步提升工作的效率。


你的管理思維升級了嗎?唯有思維升級,才能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


【活力法則】深度管理賦予了企業的生命力

深度管理,用藝術的方式表現科學


馬雲說過這樣一句話:“管理是一門科學,而領導是一門藝術。”

你的管理思維升級了嗎?唯有思維升級,才能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


深度管理,就是用藝術的方式,將管理這門科學表現出來。

和傳統的管理方式相比,深度管理究竟有著怎樣的特點?它能幫助人們解決哪些問題呢?

傳統管理:機械化管理

傳統的企業管理已經非常成熟,它包含了許多的內容。

首先是員工管理

這是傳統管理的核心要素 管理好員工,讓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成為一個團隊,企業才能發揮應有的水平。


然後是制度管理

一家公司從創建初期開始,就必須約法三章,規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以及犯錯之後要受到什麼樣的處罰,為今後可能出現的糾紛設定規矩,否則就會造成混亂。


接著是工作的計劃管理

公司的行動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不能盲目進行。

除了以上幾點,還有資源管理,要確保資源用到最合適的地方。

深度管理:智能式的管理

你的管理思維升級了嗎?唯有思維升級,才能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


深度是縱向的層次,深度管理要求我們透過表面現象分析管理的深層次原因,進而制定相應的措施,進而更有效的管理。

深度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又一次革命,是對以往的管理和昇華。深度管理可以使企業“活”過來,就像一個有自主能力的生命體,能夠從容對各種挑戰,而不再是反應遲鈍的殭屍企業。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從傳統的鬆散管理轉變為高效率的集中管理,用秩序提高效率,減少失誤,帶來的是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生產力還要多。”

然而,第一次工業革命已成為過去,現在是21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的餘威尚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就已經迫在眉睫,這一次,人們爭奪的焦點將會變成人工智能,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等。

各國都在強調經濟的又一次轉型,中國有“製造2025”,德國有“工業4.0”,美國有“ARP計劃(先進製造夥伴計劃)”。可以看到,世界製造業正在朝著智能化,節能化的方向發展。在企業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們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顯然,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很難滿足企業的全部需求,人們需要更智能的管理方式。

從現實的角度看,深度管理也是企業為了自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從2007年到2009年的環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企業的生存環境越來越難,而產能過剩則使得環境進一步惡化。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兩年半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提出了經濟轉型和升級。經濟的轉型和升級同時意味著管理水平的升級,深度管理是大勢所趨。

你的管理思維升級了嗎?唯有思維升級,才能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


中國企業管理存在的管理問題

你的管理思維升級了嗎?唯有思維升級,才能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


企業就像大樹,有一定的生長規律,只有給予合適的土壤和水分,再加上精心管理,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中國企業的現代化進程時間很短,滿打滿算不過幾十年的時間,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和國際頂尖企業相比,我們的管理水平還不夠細緻,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

管理上的不成熟,讓中國企業通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管理僵化,不懂變通

管理是一門科學,要與時俱進及時的更新。很多企業在剛剛成立時,就給自己設了一套管理體系,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挑戰。企業的規模擴大了,管理模式仍然是粗糙的,一個模式走到底,直到最後走入困境。這是由只會做表面管理,不懂得探索管理的規律造成的,這樣的管理必定是流於表面的,企業越龐大,管理體制就會越臃腫越僵化。

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中,許多公司迅速擴大,又迅速落敗,像煙花一樣,在夜空中短暫地綻放了光芒。仔細分析他們失敗的原因,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大多存在管理的不足。有的企業規模雖然擴大了,但骨子裡仍然是小作坊的精神,沒有及時更新管理流程,這就好比自行車的車輪去承載一輛汽車肯定是不合適的。

2、沒有設定清晰的經營目標

很多人在做工作計劃時,沒有清晰目標,只有一個大概的方向,說白了就是“走一步算一步”。

這會給今後的工作帶來隱患,員工會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團亂麻,很難執行下去。

要記住,做企業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計劃,有了清晰的計劃才方便管理,如果是“嘴強王者,”或是一個”只會做PPT的公司”,很難獲得實質性的提升。


3、團隊鬆散,沒有戰鬥力


企業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團隊的管理。現在的企業當如狼群,每個人要負責專門的事務,各司其職,最後合力完成任務。很多企業不重視團隊管理,沒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如此員工就很難形成向心力。


4、好高騖遠,沒有專注力


管理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偏偏很多企業家不懂這個道理,他們只追求眼前的利益,為此甚至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例如,有的企業在維持主營業務時,總是試圖另外尋求盈利點,基於擴張的結果很可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本行業地位還沒有穩固,就開始覬覦一些高利潤的企業, 然而經驗和資源的缺失,很可能讓企業付出沉重的代價。

其實,小企業在行業中贏得空間本身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要想守住這個空間,不僅需要持久的堅持,還要學會判斷機會。

5、不肯放權,凡事都想管


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的,他們在創業時吃了無數的苦,憑藉著強大的韌性堅持下來,這一點永遠值得尊敬。但是生活的苦難也讓人們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不信任下屬,擔心下屬的能力不夠,給企業帶來損失。然而,企業管理講究的是各司其職,親力親為並非任何時候都能奏效。隨著企業的成長,企業的業務越來越多,領導就算能力再強,也不會分身之術。這時企業家要做的就是找一個靠譜的經理人,把大大小小的事務交給他,並且給他足夠的權力,而企業家則思考企業發展的遠景和怎樣更好的組織資源。


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很正常的,即便是一流世界頂級的大公司,也不能保證在管理上萬無一失。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直視問題並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大多數公司在敗亡之前,都會出現管理上的亂象,只要能夠在管理上推陳出新,不斷優化,就能實現基業長青。從過去的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用於指導現在的行動,這就是學習深度管理的意義之所在。

你的管理思維升級了嗎?唯有思維升級,才能為企業注入創新活力


下一講,分享管理兵法:管理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