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時代—宿舍(一)



我的初中時代—宿舍(一)


01

偶遇老同學

去外婆家的路上,每次經過同學家都會多留意一下,倘若遇到寒暄幾句會高興老半天,偶遇比約定好的碰面愈加彌足珍貴。

巧了,還真看到了,xz穿的那件白色外套很熟悉。以前的同學都不怎麼聯繫了,偶爾有人在群裡說話也很少關注,很久不曾發過消息了,深度潛水族。

五六年過去了,大家的變化很大。在工作的,在讀書的,甚至結婚生子的都有。生活圈不同,話題少了,加上也不怎麼見面,同學情更是日漸淡化。

02

同桌的你

畫面到初中,感情真的很單純,同學家會傳誰喜歡誰,猜測誰暗戀誰。偷偷摸摸揹著老師談戀愛,畢竟中考也是一道重要關卡老師們也很關注這個話題。

看到有男同學給女生打傘,帶早餐還有些羨慕,明令禁止中這種現象

我們的座位是男女混坐的,班主任特意這樣安排,她覺得有利於學習吧。和我同桌的男生有兩個酒窩(有酒窩的都很可愛),最讓我佩服的是即使他穿純白的外套,穿個三五天仍然很乾淨,就像沒穿多久似的。

姐有次買了件純白帶點花紋飾的棉服,被我給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白色好看,但我保持不了,沒一會就給蹭黑了。

倒是很中意姐買的幾雙好看的袖套,兩個小耳朵,雙色拼接而成,很清新。稍稍不經髒的衣服我都會戴上袖套,別小看了這個動作,這樣洗衣服的時候可能省不少力呢。現在看來有些幼稚,好在班上戴的女生不止我一個,所以不奇葩。

每每我戴了袖套,同桌總是“不要臉”地要一隻戴,因此生出不少閒話“情侶袖套”“他喜歡我”。我作為當事人當然知道沒這回事,他就是喜歡和人用一雙袖套而已。流言蜚語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同桌友誼,他理科好教我,我買了零食一起分享…

03

冬季那段艱苦歲月

初中是住宿生,一星期回趟家。別的不說,在校冬天用水就是個大問題,自然水管裡流出來的冷水洗臉刷牙洗臉洗腳洗衣服要多酸爽就有多酸爽了。凍瘡手和凍瘡腳就是那時候落下的根,只要長了一年,之後幾乎每年都會光顧。

慶幸的是和這所中學一樣有很久歷史的一口古井還可以用。如果我們勤快點,起的早一點,每天早晨去井那刷牙洗臉的話,就能享受溫溫的水的貴賓級待遇。在只提供自來水的特殊場合,井水在我們眼中就相當於熱水了。遇到氣溫特別低的時候,霜降或是小雪水管上結冰水更是刺骨地冷。有些人情願少洗幾個臉,少刷幾個牙也,能不碰到冷水就不碰。

所以很感恩啊,那口井讓初中時代冰涼的冬天增添了些許溫度

一個水桶上系一根幾米長的繩子不是誰都有的井水標配,一個寢室(全班人一寢)有這樣裝備的不超過一半。確實不需要那麼多,畢竟早上規定的洗漱時間裡我們排隊時間夠不夠用都是個問題,大家基本上是幾個人共用相互協作。

有了這一層聯繫,大家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一個班也分了好幾個幫派,玩的好的在一塊,早上手挽手地往同一個目的地走的壯觀場面。

不用定鬧鐘,天微亮,聽到宿管開門聲後飛快起床,一群人提著檯燈相約井邊…

去晚了可是要排長隊的,競爭對手不止女生,還有比我們先到的男生隊伍,他們宿舍大爺相當開門較早,我們一開始就已經落後了註定要排在男生後頭了。

2013年我們那個鎮壓水井比較常見,自來水不多,有拿繩子綁在桶上取水的經歷更是少之又少,讀書順帶多學了門技術“吊水”。

我的技術是媽媽傳授的,自認腦瓜不是特別靈光,學藝不精,從一開始如何綁繩子不易掉勉強過關。

後來是拿桶的正確姿勢,倒扣桶,瞄準一扔,扔得好的話,把桶反過來,已經裝了大半桶水了,不用再做自由落體運動把桶抬高猛地一扔灌滿。

取水真挺不容易的,技術活,不小心就把傢伙什留下了。這種情況的話,無疑是沒有綁好繩子,打水的時候鬆了,只拉回了繩子。還有比較好笑的,就是拿在手上長長的繩子,連著水桶一起留在了井裡。不瞞您說,其中有我得一份貢獻,算是孝敬這口井了。

回去的時候只剩下牙杯,牙刷,毛巾,畫面未免有些淒涼。

你們能想象得到一口水井圍著一圈人,可以說是裡層外三層了,這時候如果看到前面有個認識的人,會覺得特別幸運,如果他答應幫你多打一桶水的話,更是會感激涕零。

打水也不算是個體力活,但是我看男生這個技術學的比較嫻熟,動作很快。單就這一方面,人緣好的女生倍受男生的照顧,誰也羨慕不來,我們最多隻能沾沾那個女生的光,厚臉皮地讓她在求人幫忙的時候再多要一點點。

初中的時候真的是把不要臉的精髓學到家了,太矜持了沒水用可不行,嘻嘻!

溫熱的井水摻著冰涼的自來水,我們頑強地熬過了三年冬天,成功畢業了。

來到新學校,站在高中的熱水房門前,回想起生過凍瘡的手腳,不禁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