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市 “公筷行動”引領新“食”尚

為全面倡導

健康、衛生、文明的

用餐方式

阿勒泰市發出倡議

全面推動

“文明就餐 公筷行動”

切實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


新疆阿勒泰市 “公筷行動”引領新“食”尚

近日,阿勒泰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婦女聯合會等單位聯合發佈了“公筷公勺”行動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集體食堂要帶頭使用公筷公勺,鼓勵自帶餐具,有條件的採用分餐、分食、分時供餐制。公職人員要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帶頭宣傳、使用、推廣公筷公勺,引導人們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月26日,記者就餐飲企業是否配備公筷公勺在阿勒泰市進行了走訪,發現大多數酒店在消費者用餐時均會配備“公筷公勺”。


新疆阿勒泰市 “公筷行動”引領新“食”尚


在阿勒泰市金都酒店餐飲部,記者看到在上菜過程中,每一盤菜品旁都放著一把公筷,公筷的顏色區別於顧客使用的筷子,並且放在顯眼的位置,方便大家使用。


阿勒泰市金都酒店餐飲部負責人張海峰說,在客人用餐時,每桌都會提供4雙以上的公筷,公勺也會根據湯類的多少提供。“就算消費者不主動要求,我們也會提供。”


“在外吃飯時,很多酒店都會提供公筷公勺,這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大家。”家住阿勒泰市解放路的市民陳志宏說,如果在家裡,例如做湯時,餐桌上放一個勺子,大家都把湯舀到自己碗裡喝,做涼菜時,先拌好而不是食用時再臨時攪拌,如此,也就相當於配備了“公筷公勺”。


新疆阿勒泰市 “公筷行動”引領新“食”尚


市民王麗娜也認為,應該支持使用“公筷公勺”,觀念的培養很重要,最好的辦法是從孩子抓起,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此外,社會各界需多做些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目前,“公勺公筷”的宣傳推廣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認可。不少市民表示,吃飯時添一副公勺公筷是舉手之勞,保障的是大家的衛生、健康和安全。


阿勒泰新聞網記者/朱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