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的窍门是什么?

林景怡书法速成


窍门有很多,书法书上都有论述。主要是走出误区,找对方法。

1.针对字帖方面的误区:

(1)一看字就写,不会读帖。不会读帖者一定练不好,慎之又慎,练字的重中之重。

(2)入门不选成文字帖,一字写一次,一次好多字的练习方法坚决杜绝,否则,终究自暴自弃。要选基本笔画加一字成行的最好。

2.正确练法:

(1)认真读帖,写一字就与原帖对比,找出不同后再写调整,反复直到彼此接近,反复写几十甚至上百直到记住写法,必须过此关。

(2)基本笔画必须过关,然后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由偏旁部首到结构章法,循序渐进。

(3)多悟。精选有代表性的字,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写好一字后写其它字时,看看该字中的部分结构能否借鉴到其它字之中,融会贯通。这一点是练字的精髓,及早认识到。

3.细节问题:

(1)练字时要写成行,不要在纸上到处乱写,不利于章法的练习,最终造成单个字好看而整体不好看。

(2)经常看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避免以丑为美。


好奇爱问探究竟


1、不要频繁的更换字帖

其实这个问题,我的初学老师早就已经告诉过我了,老师一开始就告诉我不要为了新鲜感老换字帖,书法讲究一通百通,先把一个帖写扎实再说。

可是当时没有当回事,后来我自己去北京学习了,从北京回来感觉自己突然会了好多,启蒙老师的话我就放到耳后了,再后来慢慢的忘记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不断的出去学习,折腾了两年也没有太大的进步,后来又去了一个北京的名家工作室请教,他又告诉我不要频繁的换帖。

对,就是这句话,我的启蒙老师两年前告诉我的。

2、练习书法不要贪多,要精练

这个我的启蒙老师也告诉我了,学习书法的第一天就告诉我了。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多写确实有一种成就感。

老师一直强调要精临,不要通临。

我的老师说:等临单字过关再通临,一本字帖选几页一直写就行。


一起学画画美宝


正确学习书法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一、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如果一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二、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1、备用工具: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  

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读”即读帖,读什么?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及字的形象特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红。

“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一边,一边看一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最好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个字写一整个的字。古人云:“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背”就是背临,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后,学写的字在脑海中会有一些记忆,我们就要试着不再看字帖,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开始如果有一定难度,说明临帖记忆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继续花功夫进行认真临写直到能够背临出来。只有能够背临才离成功不远了。

“意”即意临,再创造的过程。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书奴”。

“用”即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如今天经过练习会写好了一个字,明天就要在作业、写信、写文章中按练习的写法进行书写应用。彻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写法习惯,重新按练习的新一套写法进行书写。

如果我们只是练习写字的时候按字帖上能够把字写好,而平时又按原先自己的习惯写法进行书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四、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一。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二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一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选准一本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八九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贵坚持。

书法大师魏开学告诉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三)、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练。

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俏花旦


两个字:坚持


老树书法


可以分享一下我学习书法一路走来的过程。

1⃣️ 如何选贴?

虽然有很多老师会建议从一种字体入手,不要勤换贴。(这种说法虽然是对的,但是你还要明白,在你不了解每一种字体的情况下,如何选贴,如何选自己喜欢的贴?)。

选对贴,选自己喜欢的贴,也是让自己坚持练字的一大助力。练毛笔字,很容易会变的枯燥。所以,要让自己爱上练字,练自己喜欢的字,让每日练习毛笔字成为生活中的习惯。

(还可以美化你的生活)

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建议还是从篆书开始练习。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先体验一遍。先“互相”认识和了解一下 。

记得刚开始写毛笔字时,老师说自己就像一个导游,先带着大家到书法的“大花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开开眼。虽是走马观花,先体验每种字体的特点,总会遇到一款自己很喜欢的字体,才会愿意用心花更多时间深入化练习。

(从一条线开始 不急不急)

(每一根线条的“累积”)

2⃣️ 线条

写字和画画一样,都是手上功夫要稳。写出的线条(笔划)要有力。

很多书法名家,虽然已自行一体,但还会经常练习篆书,因为篆书就像功夫里的“站桩”,武功再高,也要勤练基本功。

所以,练线条很重要。

篆书,就是“好好练线条”。

说说练线条时用到的“锥画沙”与“屋漏痕”这两种技法。

“锥画沙” 是指以锥子划沙,起止无迹,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故用锥画沙以比喻书迹的圆浑。

屋漏痕比喻书法作品线条的生动美感。

故,颜真卿用笔效果有“锥画沙”之状、怀素有“屋漏痕”之迹、褚遂良有“印印泥”之态。

3⃣️ 让写字成为一种习惯

不管对待什么,只有先了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所以先给自己一个“了解”对方的时间。

(写完作业 晒晒字 会看到每日的变化)

(双钩 会让你更了解字形)

把写字的文房用具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可以随时写字,“不方便拿取”会妨碍写字的动力。(当然,当写字成为一种习惯后,每日不写,还会“手痒”。)

让自己在愉悦的环境中练习毛笔字,还可以把写好的字用不同角度拍一拍,都会让我们越写越开心。

(有吃 有喝 练功夫)

(到大自然中 找线条)

(把每个阶段的练习作业整理归纳 )

所以,把枯燥的事情变成一件开心的事情,才会走得更远。


蜂蜂的下午茶


临帖。从汉开始临。


高玉宝


学书法的窍门是什么?

首先,书法先学楷。为什么?正如苏东坡所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就是,学习楷书就像小孩学习站立一样,学习行书就像学习行走,学习草书呢,就如同飞快的奔跑。由此可见,学习楷书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书法的重中之重!

其次,我们还是要打好基础!比如文房四宝的使用,执笔方法的练习。书法讲究的是形、笔和手之间的配合!而且,握笔姿势非常重要,因为握笔的姿势决定的你的力道和力度!当然还有很多小细节都要掌握,比如如何转笔、收笔、折笔等等

然后,要把书法的练习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一定要当做兴趣爱好来培养!因为学习书法贵在坚持,就如同练拳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

最后,给题主一个建议!书法的练习,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专注书法的过程,就是对自己自我提升的过程。屏气凝神,精神专注。可以让自己的浮躁的情绪稳定下来!身、心、意的完美结合,犹如创作一个艺术品一样。








思辰传统文化工作室


练字必须坚持每天都练,要求不多,要是时间紧的话每天练习5个就可以了,不过一定 要用心去体会这个字的间架结构,怎么写才会更漂亮。

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切记不要描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在另外的田字格或是米字格中写,不可操之过急。

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一个懂练字的人指导一下,“悟字”是很重要的,每次练的字要保存好,过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对比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一定有的),还可以看看怎样改进。

还有一点练字的诀窍:见撇见那要舒展,起笔落笔要注意。偏旁就是偏旁,不要占太多的空间,在田字格里不能过中线(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嘛,对不对,呵呵。


情系老槐树


学习书法的方法一:  先到书店买一本大学用的学习书法方面

的书法教程,认真读完,对书法首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较全面

的基础知识。这对你在书法方面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

必要的。

选一本名家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临摹。一般说来,应

该按楷行草的顺序学习。达到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程度时,(如果你天

天坚持练习,这段时间估计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习

作去拜师了,这时拜师求教才能领会老师的指导,因为你有实际体会。

先从楷书入手,因为楷书可以规范你的结构和笔画,建议从颜体

和柳体练,欧体和赵体有一定难度

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想搞好,必须刻苦练习,持

之以恒,坚持一生。除了有决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随着水平的不断增

长,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这对学好书法都

是有作用的。

学习书法的方法二:  摹写法将较薄而透明的纸张覆于字帖上

进行练习。此法适用于初学者,也可用于对新帖的练习,运用此法宜于

掌握字形的位置,即结体。学习书法的方法。

临写法对帖仿写练习。此法不宜掌握字形位置,却宜于领会书法

的技法和内在神韵,可与摹写法共用。

默写法把学习过的各种技法,各类章法及字形的变化,试着一一

默写出来,再将原帖打开与之对照,找出差距完善其本。

书空法在路上行走时,或在空闲时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或在心里

默默比划。据传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夜卧被中画腹习书,天长日久竟

将棉被划破了。由此可见古代书家具有扎实功底的缘由及其习书勤奋之

情状。

书壁法面墙而立,把白色墙壁想象为一张白纸,用毛笔蘸上清水

“刷”墙代书。此法利于熟练书写技法、熟悉作品的章法,宜于增强书写

的腕力和成竹在胸的气魄。学习书法的方法。

书地法此法和书壁法同理,弓腰向地而立,把大地当作一张白

纸,笔蘸清水进行练习。此法对于锻炼臂力、腕力、腰劲有益。学习书

法的方法。采花酿蜜法生活中,或许你在街上行走时,发现有些店家的匾额

题字值得学习,或许参观书画展览、阅览报刊、展读友人来函时,寻到

了自己喜好的书迹,把其中喜爱的书迹的结体、用笔、章法、神韵仔细

揣摩,认真加以练习。

片段学习法把一本字帖分成若干片段,然后集中精力,一个片段

一个片段地进行练习、熟记,直至整本字帖的书写技法、章法形成、神

韵情致均能完美地展现出来。学习书法的方法。

阅读欣赏法把字帖当作一本小说来阅读,当作一张黑白装饰画来

欣赏,默记其技法、章法。此法可增强对于技法、章法、神韵的领悟。

学习书法的方法。

学习书法的方法三:

一、执笔以灵便为主。执笔就像拿筷子,怎么拿使用灵活方便,

就怎么拿。可以把历来被认为是经典的执笔法都尝试一下,然后形成适

合于自己的执笔法。不要被所谓单钩、双钩、高执、低执、悬腕、悬肘

等所迷惑。当然大体而言,执笔低则有利于提按发力,执笔高则有利于使转流畅。

二、选帖以喜欢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杰作,最好是字迹清晰的

墨迹本。一些年代过于久远,捶拓或翻刻 N 次,已经难辨庐山真面目

的所谓经典拓本,只会令人误入歧途。当然,如果要想风格高古,尽量

不学未经历史检验的近当代人。

三、学习以临摹为主。学习书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临摹。人们

往往把临和摹分成两种方法来讲解,其实是一种误解。临摹是一体的。

临帖主要就是读帖,揣摩杰作的神采气息和运笔规律。在把握作品整体

气息、运笔和结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单字、字组或者整行、整片的摹

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讲,也可不拘泥于描摹具体字形,而是对照

杰作以指划掌的空临,甚至是以心为笔的意临。这样有利于在入帖和出

帖之间穿梭自如,最终形成自家面目。

四、笔法以舒畅为主。书法就像是跳舞,既要展现优美的舞姿,

又要动作舒展流畅。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说的是

要深刻体会不同字体中反映出的运笔的规律性的东西和书法的书写性。

有的人写字,像描红一样,习惯于把每个笔画的收笔用笔锋描出光滑的

外形,看上去僵硬死板无生气,其实是对书法的书写性和与舞蹈的共性

没有理解深刻。好的书家,运笔有控制力,字态优美。控制力和字态,

都要从练习和思考中得来。

五、神采以气质为主。一个人的书法,可以通过勤学苦练达到在

技法上无可挑剔的地步,但这并不表示其艺术格调有多高雅。书法以神

采为上,这种神采与创作者的精神气质密不可分。生性古板的人写不出

潇洒流利的字,精神晦暗的人也写不出风神秀异的字。当然,人的精神

气质通过后天的修炼可以有所提升。但无论是天生气质还是后天修炼,

最终还是那句话,字如其人。一个人书法的风格,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创

作时的精神气质。





北源八字


不学……最新大窍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