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分析性作文写作”

提要:随着2020全国高考第一次模拟题的落幕,我在上篇文章里挑选了几个优秀的作文题目供大家思考。我们会发现这些作文题目有一些共同之处:

第一,观照当下,作文题目都映射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代精神,国家领导人对新时代青年人的要求和期许。即使有的题目表面上没有提到,但实质上、在写作时必须关照到时代。

第二,作文的任务性很强,个性性很强,即就是你必须要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第三,考查的形式多样化,有成长日记、有驳论文、有辩论稿、有书信、有采访稿。

我敢负责任的说:如果你不关注当下实时,作文没有独特见解,不了解一些应用文章的写作,即使书写工整,字体俊美,文采飞扬,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文章具有诗情画意,那么你的作文也绝不会上42分。因为国家选拔的是能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国之栋梁,不是文学家。

分析性作文写作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分析性文章?

2020高考语文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分析性作文写作”


2020高考语文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分析性作文写作”

示例分析


2020高考语文作文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分析性作文写作”

分析:一则材料,三段话,两个背景,两种观点,一种形式。

第一段话里,第一个背景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国贫民弱,国人灵魂麻木;第二个背景是:21世纪,中国国富民强,人们却遭遇了“非典”和“新冠”两次疫病的袭击。

第一个时代背景也就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家国情怀和是时代责任(本质关系),救亡图存(措施,弃医从文)。第二个时代背景人们遭遇了“非典”和“新冠”两次疫病的袭击(原因),材料第二段做了一个假设,鲁迅先生活在当下,“是应该弃医从文,还是应该救治国人病痛的身体?”两种观点。

第三段话,两种观点,两个立场,“应该”还是“不应该”,考试在写作时,必须围绕第一个背景鲁迅先生的选择,无论选择“应该”,还是选择“不应该”都要从“家国情怀,时代责任”立论。形式上要求是辩论词。

下面我展示一个我给学生布置的作文题目范例及范文,希望大家可以模仿写作

题目: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抓了满满一把糖,可是瓶口太小,手出不来了。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拿不出来。“哇”的一声哭了。

一个农场主奖励工人除工资外还可以随便拿走一篮水果,20岁的托尼看中了最多的那个,可没拿动,他又换了个小点的,高兴的搬走了。

老板说谁帮公司追回30万债就给谁10万,大家都失败了。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交给了老板。原来,他跟人说,你只还二十一万就算结清了,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的奖金。

阅读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数800。

尊敬的主席、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生活中总是伴随着大与小的选择,如利益大小的选择,成功大小的选择,追求大小的选择。于是,总会有一些人像文中的托尼一样放大取小放多取少。我方认为:托尼的举动看似明智,实则非明智之举。原因有三。

第一,就客观条件而言,托尼还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公司奖励的水果,大的拿不动,可以在中等大小上多试几次;30万元的欠款要不回来,则可以在29万、28万、27万上考虑考虑,所以托尼在这样巨大的选择空间上一味地取小,是非常不明智的。就拿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说,一个考生估完分数准备报志愿时才发现分数处于清华大学的边缘,为了保险,他放弃了,那么按照对方辩友忽视中间发展空间,放大取小的观点,他难道该填报三类本科院校吗?这显然是一个谬论。

第二,就主观条件而言,托尼缺乏对事情的全面认识,思维上有极端倾向。对于一件事物,远不止一种选择结果,而托尼思想范围却只剩大小两个标杆,不能把握利益大小的变化范围。于是在极端选择中,失去了很多可获得的利益。其实,当他抓了一大把糖,手卡在瓶口时,他只要稍微放下一些,就能在相同条件下拿到最大量的糖果。不过很可惜,年幼的托尼就像对方辩友说的一味取笑,最后连一块糖也没吃到。而生活中精明的理财者,不会把鸡蛋放到山尖上,也不会把鸡蛋埋在地里,而是会选择环境条件下最恰当的位置以便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托尼一味舍大取小的举动是否明智显而易见。

第三,就社会形势看,在当今社会,竞争的压力时时伴随着我们。托尼一味放大取小与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因为在这个社会浪潮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选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利益大小的选择面前,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或许也会像托尼一样放大取小,然而在竞争上,放大取小有时就意味着放大就亏。设想如果当时另有一个员工要回25万元的欠款,他岂不是亏大了?个人竞争尚且如此,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这样,一个企业的投资经营,不仅要考虑自身情况,还要注意与其他同行企业的比较关系,否则,一味舍大取小,会使自己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面临倒闭的危险。

综上所述,无论从客观条件、主观因素,还是从社会形势上看,托尼放大取小、放多取少都存在错误,所以我方坚持认为:托尼放大取小放多取少非明智之举。

谢谢大家!

解析:以辩词的形式入文,正、反方观点可以尽在文中展示出来。一般考生用辩词来写作,往往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两方的辩论过程。本文作者为了彰显自己的新颖立意,则在列出正、反两方观点后,以反方一辩的陈词为主体,这种安排就显示了考生技高一筹。在文中,作者化身为一辩,认为托尼的举动看似明智,实则非明智之举,然后从客观、主观和社会形势三个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层层深入,既有理论分析,又能联系实际,深刻而形象。

声明:下篇文章我们继续来看这种分析性作文写作,及一些常见的应用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