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预警机在面对隐身战机时的生存能力,预警机是否会被淘汰?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预警机作为战略支援机种,自然就会成为对手重点攻击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本方必须要保护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无论是如何攻击和如何保护空中预警机,已经成为进攻和防守双方的研究重点。

▲美国E-2C空中预警机

空中预警机保护方式

预警机诞生以后,已经成为战场的重要支援力量之一。比如目前的叙利亚内战,俄罗斯就在叙利亚部署了A-50空中预警机,在空中进行预警,保障俄罗斯执行任务的空天军战机的安全。不过由于叙利亚内战当中,俄叙联军面对的对手几乎是没有空军而言的,比如叙利亚反对派和极端组织,但是俄罗斯也要防范北约空军的介入,它们可是拥有先进的战斗机。

▲俄罗斯A-50空中预警机

空中预警机就是一个空中预警加上指挥中心,“预警机”这个名称其实已经不再适合它。由于地球是圆的,所以地面雷达探测的距离和范围有限,一旦雷达搬到了空中,那么雷达的探测距离和范围就扩大了,再加上一些指挥控制系统,就成为了空中预警机。

所以预警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中平台,它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战争的走向,为了保护空中预警机,预警机一般会有两个保护措施:

第一个就是自我保护措施,空中预警机的探测距离往往在500公里左右,这个探测距离就是保护它自己最好的方式,当对方战斗机进入到这个距离以后,就会被发现,然后空中预警机就可以提前撤离;

▲美国E-8空中预警机

第二个就是空中预警机配有护航战斗机,当有目标对空中预警机产生威胁的时候,为空中预警机提供护航任务的战斗机可以前往拦截,空中预警机不需要撤离战场,可以继续执行任务。

空中预警机的新威胁

一开头就说了,空中预警机如此重要,自然就要成为攻击的重点,目前针对空中预警机的新的威胁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来自隐身战斗机的威胁,隐身战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雷达隐身优势,由于空中预警机最重要的探测工具就是雷达,所以即使空中预警机在空中有500公里的探测距离,但是遇到了隐身战斗机,那么这个探测距离就会被打折扣,比如由500公里减少到200公里甚至更低。

▲美国F-22隐身战斗机

一旦隐身战斗机进入这个距离,对空中预警机的威胁就大了,隐身战斗机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超音速战斗巡航,一分钟飞行至少50公里,所以留给空中预警机反应的时间不多,威胁很大。

第二就是来自导弹的威胁,包括空对空导弹和防空导弹。这里说的空对空导弹,指的是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它们的射程超过100公里甚至更长,当配备给隐身战斗机时,对空中预警机威胁更大,到时候空中预警机只能发现来袭的导弹,并且为时已晚。

▲美国AIM-120远程空对空导弹

再者就是防空导弹,前面提到,空中预警机的作用距离大约是500公里,现在的地面防空导弹系统的雷达和防空导弹的有效作用距离也达到了500公里,并且具有机动性,就可以灵活部署,比如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所以一旦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进入战场,对空中预警机的威胁就很大。

▲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

预警机是否会被淘汰

有矛就有盾,矛与盾都是相互发展的,一些武器让预警机所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时,空中预警机也会提升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最简单的就是提高空中预警机雷达的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这样就能有效探测隐身战斗机等目标。

比如俄罗斯空天军即将要服役的A-100空中预警机,它安装有独特的双波段雷达,并且工作模式还是有源相控阵,这样A-100就具有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能力,也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空中预警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被淘汰的!

▲正在试飞的俄罗斯A-100空中预警机

最后随便提一下

其实空中预警机在未来所受到的挑战,还不是来自对方的威胁,而是本方替代挑战,前面提到的隐身战斗机,目前已经具备了作为预警机的功能。

▲美国F-35隐身战斗机

比如美国F-35隐身战斗机已经在测试一种新式的雷达系统,它可以让数架F-35战斗机等效为一架预警机,每架F-35相当于相控阵雷达中的一个雷达单元,称为分布式预警机,这也许就是未来空中作战新的预警方式。


资讯空间


拥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隐身战机对预警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个问题也不是说现在才开始有所表现的,只是说相比起专业人员,网民们的神经反射弧显然要长的多。

预警机是现代空中数据链技术发展过程中,“集中式预警体系”的代表性产物。依靠大功率的雷达和电子设备,承担了“空中雷达站”,“空中指挥所”的任务。

早在20世纪90年代,“隐身战机+无源探测”的反预警机理论就已被提出。相比起可以隐身的战斗机而言,预警机是不可能隐身的,这和气动外形无关。因为预警机是空中的雷达站,本身就是一个超级显眼的雷达波发射源,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就算外形隐身了,也会被各种通过接收雷达波确定目标方位的无源探测器发现。

(实际上,在这两兄弟上天的时候,美军就已经在考虑预警机的生存性问题了)

在隐身战斗机尚未大规模出现的时代,这个问题还不是很要命,数百千米的最大探测距离可以让预警机很容易地发现敌军的战斗机,指挥己方机群截击或者直接跑路都是可行的选择。

(为了猎杀预警机,F-22搭载了高性能的ALR-94无源电子战系统,可精确捕获各种雷达发射源的位置)

然而隐身战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原本200km的探测距离被压缩到了80km,况且新一代的如F-22,Su-57,歼-20这样的重型五代机还拥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很轻易的接近到预警机50km外的地方然后发射中距空空弹击落目标。

面对这样的对手,预警机的生存能力急剧降低。

预警机本身的弱点来源于其技术特征,是无法解决的,就像坦克不可能上天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军提出了“分布式预警体系”的思想,类似的东西还有“分布式作战管理”(美国DARPA的项目),空中力量体系分布式决策机制等等。

它们的核心思想都是把原本由预警机承担的“搜索”,“指挥”任务分摊到每一架战术战斗机上。这实际上依靠的是电子技术,数据链的进步。

针对此,2000年后美军的预警机发展基本是停滞了,就等着搭载新一代电子系统的F-35服役,预警机承担的任务也逐渐单一化,变成纯粹的空中指挥所。

新的F-35最大的特色就是“分布式预警体系”,理论上讲,每一架F-35都可以当成预警机使用,可以为机群提供各种预警机提供的服务,只是说雷达探测距离不如传统的预警机,指挥能力也差一些,但是生存能力要强的多。

在可预见的未来,预警机的作用会不及今天,但是也不会完全消失,毕竟空中指挥的任务还是需要有飞机来承担的,而复杂高效的机载通讯网络会变得更重要。


战斗机解说家


预警机是空中作战力量的指挥和控制核心,是大国空军的重要标志。预警机有着强大的空情信息探测和通讯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空战进入隐身时代,隐身战机对预警机的威胁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即便如此预警机也不会被淘汰。

(预警机)

预警机是空中力量作战的核心,它的作用难以被替代。简单来说,预警机就是一个空中雷达站,这样雷达可以不受地球曲率的影响,从而减小地形对于雷达探测的影响,提高对各类空中、海上、陆地目标的探测能力。目前,预警机多由大型飞机改装而来,除了雷达系统外,它还装备了空中指挥预警系统和数据链,可以引导各作战节点执行不同的任务。因此,预警机已经成了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它不但承担着指挥作战的任务,还可以同各作战单位进行信息共享。

预警机的控制范围一般在500-600公里左右,在隐身战机出世前,几乎没有什么战机可以威胁到预警机,因为只要战机一出现,就立刻会被预警机发现。因此,拥有预警机的一方,通常在空情信息和指挥作战上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比如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等多场局部战争中,拥有预警机的美军就牢牢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不过,随着隐身战机的出现,这种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在美军内部的几次演习中,三代机已经很难有效保护预警机免受隐身战机的威胁,即便是换成隐身战机保护也做不到。所以说,在隐身战机面前,预警机的生存能力的确堪忧。不过,预警机的作用暂时还没办法取代,所以只能想别的方法应对威胁。比如,利用隐身战机来获取空情信息,引导其他作战飞机作战。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靠谱,因为战机在探测时,必然会向外辐射电子信号,而这却很容易让敌方探测系统发现。另一种思路,是利用无人预警机来代替传统预警机。传统预警机成本高昂,一旦被击落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短时间内也无法弥补。预警无人机价格较低,补充起来也容易,加之无人机在续航时间和飞行高度上也有着优势,所以这种方案看起来更靠谱。

(无人预警机)

现如今,各军事大国都在摸索预警机的未来发展方向,各国内部也有着争论。随着远程空空导弹和隐身战机的发展,预警机的生存空间肯定会越来越小,但是即便如此,它也不会这样被轻易淘汰,毕竟没了它真不行。


战情解码


虽然目前隐身战斗机已经不是什么热门话题,不仅是老牌空军强国美国,就连中国与俄罗斯的隐身战斗机也已经相继服役。另外目前F35A的最新报价已经从之前的上亿美金跌倒8000万美金一架,可以说隐身战机遍地开花的白菜时代快要来了。

但是问题也就在这,虽然在不久的将来隐身战机制霸天空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然而正是因为如此高空预警机的第二春或许也已经不远了,要说这究竟是为什么?还且听下官一一道来。

之所以会称之为隐身战斗机,但飞机本身并不会隐身,也不可能目视看不到,一般就是利用结构材料或是特殊涂料来完成雷达吸波,令自己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变小,以至于让雷达误以为自己不是战斗机而已,可这却只限于地面雷达。

无论是F117还是F22甚至是B2,我们不难发现基本上都是机腹位置非常平滑,这有利于吸收雷达波,而机背部分虽然利用一些技术做到了雷达吸波但毕竟有限,所以对于地面的雷达或许能很起作用,但对于天上的预警机可就不怎么起作用了。

一般情况下隐身战机会先试探出地面雷达的阵地位置,然后利用自身的隐身能力在借助地面雷达的视野盲区实施穿插突防。可这招对于预警机是不起作用的。首先预警机不会自己出来溜达,身边都会配备两架战斗机作为带刀护卫。

一旦发现可疑目标预警机就会派出战机前往那片空域进行侦查,即便派去侦察的战机看不到,出于自卫隐身战机发射导弹击落了来袭敌机,这时预警机就能够判断出雷达上面的点其实是敌机,然后在联络地面的防空导弹部队,对其进行锁定并击毁。

即便隐身战机能躲着侦察机飞行,可一旦侦察机觉得雷达上有可以迹象,就会命令空中部队对其进行区域侦查,最后形成合围。毕竟隐身战机对于地面雷达而言,隐身效果是明显的,但对于在空中飞行的预警机来说,被发现几率乘几何数增长。

综上所述:在隐身战机陆续服役的今天,预警机不但不会被淘汰,相反会爆发新一轮的抢购热潮。毕竟能够研制高空预警机的国家真的是少之又少,但类似F35A那样的隐身战机却是很多人都买得到。如果你的敌人拥有了隐身战机,你不买几架高空预警机在天上战备值班,你能放心吗?


九品侍卫


这个还真不好说,隐身战机很可能就是预警机的克星,因为美国自从有了F22以后就再也没有研发预警机了。

我们一直有个津津乐道的问题,那就是我国预警机在雷达上完成了弯道超车,因为我们的预警机是采用的相控阵雷达,比美国的机械扫描雷达先进一代。

但是难道美国就没有研发“有源相控阵雷达”型预警机的实力,这一点显然不是,虽然我国能将很多看起来非常高端的设备做成白菜价,比如相控阵雷达上就遍地开花,但是在相控阵雷达的成就上,其实美国才是那个巅峰的存在。

但是自从有了F22以后,美国预警机研发感觉就停止了,甚至美国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对预警机进行改进也未尝不可,而美国并没有这么做,原因何在?

估计美国自己对预警机未来也看不透,甚至在各种对抗演习中,预警机已经被F22桶得体无完肤,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如果是这样的前提下,那么美国停止对预警机的升级和研发也就说得通了!

既然预警机无用,我国为何还大力开发呢?主要还是补短板和缺口,也许像中美大国之间的空军对决,预警机成为消耗品(预警机自诞生以来,从来没有被 击落过),但是如果对付其他国家,以大欺小的情况呢?那么预警机作用可以让空军实力增长30倍,这也是为何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期间,北约能够碾压这些效果空军的原因所在!而且预警机不仅仅只是预警的作用,他还是空中的指挥中枢,因此我国是补短板!

而现在我国也有了隐身战机,预警机在隐身战机面前到底有多大的生存能力,这方面我国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对抗来检验,因此个人觉得,预警机的未来恐怕还真不好说,但无论如何,预警机目前是不可或缺的,并没有被淘汰的可能性!


狼烟火燎


隐身机不会被淘汰,会以另一种更科幻的平台而继续存在,只是现在还没看到它的雏形罢了。世间无大战,大国没有真正地交锋,现役预警机足以满足战斗需求,因此预警机平台还是现在的样子。

正像其它飞行器,都在不断推动向前,如战斗机从第一代完成了向第五代的跨越,美军航母舰载固定翼加油机,出现了MQ-25“黄貂鱼”是般无人隐身型号,预警机依然。美国可以罗列堆彻HWB、X-48C等这样的隐身无人运输概念机,我们也可以有“神雕”这样的大型无人预警机实验平台,有发展条件的大国,没有哪一个愿意永远甘心落后。

然而讨论不能仅仅局限于大国之间,当我们放眼世界,看到的是美军E-3预警机频频部署和使用,用于多场局部冲突和战争,并用得得心应手,被人咸夸有多么先进。虽不乏有高科技武器展开实验,但主要作战平台还是老面孔,就拿今年美伊斗法波斯湾来说,RQ-4“全球鹰”的海军版RQ-4C“人鱼海神”,侵入伊朗领空被击落,难道美军就没有更先进的侦察预警平台可以使用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还没有看到有隐身的预警平台可堪使用。

当然,现在没有,不等于未来没有;RQ-4C被击落,不等于美军没有其它的侦察平台可以使用,如正在研制当中的SR-72,也被传说了多年。在臭鼬以X打头的系列实验飞机,数不胜数,致于要具体选择哪一型哪一款,一看实验的结果,二看美军以实际需要而推进的速度,三看国力的作用。

如今美军手中上千架大飞机老化严重,E-3A就有100多架,要全部更换的话,不只技术,只以资金来说,就不是个小事。假定技术储备够足,也非常需要时间来细化,以完成下一代预警平台的华丽转身。


魂舞大漠


“隐身机+远程空空导弹”组合被认为是首次将反预警机作战在理论上得到实现,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个国际上在讨论的“新概念”,从F-117隐形机上世纪90年代亮相以来,迄今尚未有过预警机被击落的战例出现,所以现在讲的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还需最终实践来证明。

预警机被誉为现代空军的“战力倍增器”,从上世纪50年代诞生并投入使用以来,在实战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强悍战力,但在服役的将近70年中,是唯一一种多次参战从未有过被击落的记录,在空战武器发展史上是一个传奇神话。为什么预警机能够每次化险为夷,这和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先来谈谈预警机的优势所在。

首先,预警机眼睛看得远、看得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发展预警机的最初的目的是克服地面雷达与身俱来的射界存在探测盲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容易受到地球曲线的影响,对于超低空探测能力不足,存在探测盲区。后来人们尝试考虑将雷达搬到天上,从而解决上述问题。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警机的雷达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以美国的E-3预警机为例,搭载一部AN/APY-1/2型机载雷达,能够提供对大气层、地面、水面的雷达监视能力,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到320公里,对飞机的探测距离可达510公里左右。

由此可见,想要打预警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预警机的层层防御,毕竟预警机在几百公里外就可以发现来袭目标,隐形机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雷达截面积与探测距离是正相关关系,雷达探测距离与目标有效反射面积的4次方成正比。假如E-3预警机对雷达反射截面积5平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400公里,那么对0.1平米的目标探测距离大致为167公里左右。也就是说预警机在160公里左右就可以发现来袭的雷达截面积0.1平米的隐形战机。

这就充分说明了第一个问题,预警机看得远,能在最早的时间发现目标。这对于战机的突防带来很大的困难,要知道预警机不是单打独斗,其更是一个独立的空军前沿指挥所,对于指挥所的防备本身就在整个军力布局的核心位置,预警机看到目标怎能放任不管,其周边的力量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进行防御拦截。

其次,预警机周边护卫林立,部署相对靠后。一般预警机的部署在整个空中机群的后方,通常这个距离在100公里以上,同时预警机编队还会有一个护航机群,分布在预警机周边数公里的范围内。预警机在整个作战体系中,构建了两层防御区,第一层由外围的战斗机来担负,发现目标后立即引导前沿战机进行第一次拦截;第二层有护航战机担任,在第一层拦截失败后,可以组织第二波的拦截,同时预警机还具备与后方指挥所通联的能力,可以临时调集后方的机群前出支援拦截己方机群。

另外,预警机自身还具备一定的主/被动防御能力,还是以美国的E-3预警机为例,该型机就装备了电子支援措施(ESM),可以被动侦测到地面或空中的电波发射源,从而根据相关信息对来袭的导弹进行针对性的电子干扰、欺骗等,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软防御手段。同时,现代预警机还携带有箔条/红外诱饵发射装置,作为紧急情况下自保使用,可以对一些红外、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进行干扰。

由此可见,预警机自身的防御可以被划分为三层,第一层外围机群,第二层护航战机或后方支援机群,第三层为自身电子战或诱饵弹。无论从预警时间,还是防御力量体系,预警机本身的防御就不弱,想对预警机发起攻击,的确有点难上加难。

讲完预警机的特性后,我们再来看看文初提到的“隐身机+远程空空导弹”的反预警机作战组合。隐形机最大的技术优势就在于,其拥有较低的雷达反射截面可以大幅缩短雷达探测距离,一般雷达反射面积缩小至原来的一般,则探测距离将减小为原来的84%,隐形机的优势就出现了。第二个就是远程空空导弹,理论上导弹打得越远,载机的安全系数就越高,比如美国AIM-120C有效射程70公里,战机最大发射距离也就是70公里左右;但当导弹的有效射程达到100公里,战机发射导弹的距离也就达到100公里,战机的安全系数自然也就提升了。

另外,导弹的射程提升,除战机的安全系数提高之外,对于预警机来说反应时间将大幅缩短。这是道数学题,一般隐形战机超音速巡航的速度大多在2马赫一下,而空射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三四马赫左右,诸如AIM-120C的飞行速度就可以达到4马赫,相较战机的飞行速度提升了至少一倍以上。比如同样是200公里的距离,1.5马赫飞行至少要6分半,但是当飞行速度为4马赫时,只需两分半,对比后优势自然就显露出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强调打预警机需要远程导弹的原因了,射程和速度优势可以增加反预警机作战的成功概率。隐身机既可以缩短雷达探测距离,同时使用远程导弹又可以降低预警机的反应时间,两者结合,隐形机+远程空空导弹的组合就可以大幅提升反预警机作战的成功概率,也是的反预警机作战成为一条可供探索的路子。

就与上述逻辑,自然而然的就诞生了一个新的逻辑,隐形机+远程空空导弹甚至超远程空空导弹第当前打预警机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有了题主题目中所阐述的逻辑。尽管隐形战机的发展很可能对预警机的生存能力构成威胁,但是这也不会直接影响到预警机的后续发展。现代空战武器装备都有被摧毁的记录,有些装备如战斗机从诞生到现在被击落的数量很难进行统计,面临如此严峻的生存危机,战斗机不是正常发展嘛。


因此,因隐身战机的发展就断定预警机要被淘汰,这个观点有些忒肤浅了。预警机诞生以来,战果无数,其从本质上解决了雷达存在探测盲区的问题,而且在同步推进预警机机载雷达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增强预警机对于低可探测性目标的探测能力,也是当前国际上反隐身技术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故而,预警机作为空中帅账,隐形技术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反隐形技术也在孜孜求索,预警机不仅不会被淘汰,反而会在未来运用更多的新技术发挥出更强的作战能力。


鹰鸽分析


前几天回答了一篇关于隐身机猎杀预警机的问题,有人留言说:F22雷达的探测距离是250公里,预警机在500公里之外工作,所以F22探测不到预警机,谈不上击落。

正好咱们借这个问题一起聊聊。

隐身机发现预警机其实根本不需要用雷达去探测。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雷达的工作机制就明白了:雷达先向外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飞出去,遇到物体的时候被反弹回来,然后雷达又接收到反弹回来的电磁波,根据反弹回来的电磁波,雷达的分析系统再判断,前面撞到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主动雷达。至于被动雷达是另一个话题,有机会详谈,这里就不增加复杂程度了。

预警机的核心装备就是雷达,而且是主动雷达。也就是说它想工作,想探测目标,必须先向外发射电磁波。预警机顶着的是个大雷达,跟战斗机的雷达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预警机的雷达是个锅,战斗机的雷达只能算个勺,还是小勺。

预警机的雷达巨大,功率极强,相当于把地面的雷达站搬到了空中。正是因为它体积大、功率强,所以探测的距离才远。它可以把电磁波发射出很远很远。预警机可以探测到500公里距离上的战斗机,但这不是它电磁波的实际发射距离,电磁波的发射距离要比这远的多,要在后面再加个0。只不过电磁波越远越弱,超过一定的距离,就无法探测目标了。但是,虽然弱,这个电磁波还是存在。

想找到预警机非常的容易,只要隐身机上有电磁波的接收功能就行,这个难度和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战斗机不需要自己的雷达开机,不需要自己向外发射电磁波,只需要接收外界的电磁波就能发现预警机。而预警机想工作它就得不停的向外发射电磁信号。只要它发射电磁信号就会立即被发现。

战斗机的雷达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装备。首先它很重要,相当于战斗机的眼睛、耳朵、鼻子。我个人认为雷达比发动机重要。就像大脑比肌肉重要一样。但是雷达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战斗机并不用,要关闭,保持静默。因为雷达一开机,一向外发射电磁波,立即就被敌方探测到,自己也就暴露了。所以F117直接取消了雷达。现在没有强国空军之间的大战,如果有,恐怕会出现比较有趣的现象:先进的战机在雷达上花了很多钱,很先进,但要保持沉默关机。肯定会有战机在被击落的时候,压根就没用到这个高大上的装备。

战斗机绝大多数的时候不开雷达,预警机的雷达要一直开。所以预警机谈不上隐蔽,它一直处于暴露状态。千里之外就能发现它。预警机和地面指挥所是一样的,都是明摆着放在那里,大家谁都知道,就像五角大楼。

而且预警机不仅要用雷达探测目标,它还有各种通讯设备用来指挥其他飞机,联系地面,这些也全是电磁信号。虽然有保密,敌人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但你在哪里、你在说话,这个还是能知道。

预警机体积非常大,再顶个大雷达,本身也是个大目标。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大。F22的250公里探测距离,以及其他战斗机的探测距离指的也都是:探测空中小型目标,譬如对方的战斗机。F22、F35、歼20可以发现250公里-300公里的苏27、F15,但如果是E2C预警机这样的大目标,探测的距离也会大幅度增加。

预警机体积本身巨大,再加上是一个极其强烈的电磁信号源,所以它不涉及到能不能被发现的问题。它会一直处于对手的视野之内。它就是一个空中坐标,不断的向外发射信息:我在这、我在这......

所以现在打击预警机最时髦的武器是:反辐射导弹。导弹顺着电磁信号一直追到发射源,也就是预警机。

预警机不能指望隐蔽起来,它还是和地面指挥所一样,要层层设防,重兵保护。只能是在预警机的周围部署好战斗机作为贴身护卫。在这隐身机的时代,想防住偷袭,恐怕非常不乐观。预警机就摆在明面,隐身机想偷袭,毕竟还是隐身机占主动。

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用非隐身的战机,如苏35、F15去护卫预警机,防备隐身的F22、F35、歼20,是绝对防不住的。现在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已经超过200公里。打预警机这么明显的目标,完全可以把导弹做到射程300-400公里。就像传说中的霹雳15。预警机的500公里探测距离指的是非隐身战机,如果是隐身战机,探测距离会急剧的缩短。也就是说当预警机能探测到隐身机的时候,它已经进入到隐身机导弹的射程了。就算还有一段距离,隐身机来个2倍音速,突进100公里,也只需要5分钟。根本来不及防备。

预警机发现有导弹过来,它可以关闭雷达,关闭所以信号,但它自身体积也是个巨大目标,发动机有热量,这都藏不住,再加上笨拙的身体,很难摆脱导弹的攻击。隐身机发射导弹击落预警机,或者逼它关机,退出战场,那再面对非隐身的战斗机,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想有效的保护预警机,只能用自己的隐身机。预警机在中央坐镇,前方是非隐身战机巡逻,隐身机隐蔽在外围,再加上无人机,组成这样一个空中网络,这才能保证预警机的安全。

对手知道你有隐身机,也明知道你的隐身机就在预警机的周围,那他就不敢贸然的用自己的隐身机冲过来。

预警机能不能被淘汰,关键还得看自己家有没有隐身机。

说实话,没有隐身机,预警机就没必要装备了,甚至连整个空军要不要都不吃紧了。没有隐身机的空军只能打游击队。如果有了隐身机,再加上预警机,那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组合。毕竟预警机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最起码未来50年预警机还不会过时,隐身机需要预警机的支持。道理上面说了,隐身机不能开雷达,开雷达就暴露,就失去隐身的优势了。而雷达又是眼睛,打仗需要战机把眼睛张开,那就只能用预警机这双千里眼。隐身战斗机自身的雷达在紧急的时候才用,快开快关。

据说苏35的雷达也很强,也能用来当眼睛,可以长时间开机,反正它也不隐身。但这种战斗机的雷达跟预警机的雷达比毕竟还是太小,小勺和锅的差距。探测效果好,还得是预警机,非隐身战斗机、无人机、预警直升机都替代不了。

预警机里面十几个人,是一个空中指挥所。不仅仅能探测目标,也能同时指挥部队作战,这个功能也没有其他装备能替代。

1,预警机很难被淘汰。

2,隐身机也是预警机的一个最大的威胁。即便是有自己家的隐身机保护,被击落的风险依旧很大。F35已经量产几百架,第1000架的零件都造出来了。以F35打隐身机,它既可以小规模偷袭,也可以来个几十架、上百架四面围殴......

但这毕竟是军事装备,谈的是打仗。而打仗是要死人的,被击落是难免的,是必须要承担的。风险很大,也得装备。

现在预警机有共形的概念,取消背的大盘子,雷达。然后把雷达发射单元平铺在机身,整个机体就是一部雷达。这样做无疑会让飞机更轻便,但就生存能力来讲,改善不大。因为预警机最主要的暴露根源:发射电磁信号,这是改不了的。

即便实现共形设计,预警机依旧改变不了它暴露的特点。取消了背着的大雷达,可以让预警机平时的维护、运输、飞行更舒适一些。但它里面毕竟还有个指挥部,是个大飞机,面对导弹的攻击,依旧没办法依靠自己的实力来摆脱。

预警机想获得绝对的安全,需要把雷达共形到战斗机的身上。每一架歼20的身上都铺满雷达,每一架歼20都是预警机。作战的时候其中一架开机,充当雷达,然后信号同步到其他战机,大家一起当这个空中指挥部。暴露以后,发现有导弹袭击,这架歼20关机,然后依靠自身的隐身、机动能力再加上红外干扰,摆脱导弹......躲不开,飞行员也可以跳伞。比十几个人的预警机被击落,损失要小的多。


锐度何老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大问题,但无论隐身战机如何厉害,预警机不可能被淘汰。

谁都知道,地球曲度限制,地面雷达的探索距离是有限的,不会超过40公里。

即便设置在高山上的雷达,探测距离仍然提高不了多少。

大家注意,马岛海战中,阿根廷超级军旗为什么可以用飞鱼导弹击沉英军主力军舰?

在于英国舰队没有有效的大型预警机,导致无法发现较远距离的超低空目标。

阿根廷超级军旗战机采用掠海飞行的方法,躲避英国舰队舰载雷达的监视,到40公里左右发射飞鱼导弹。

飞鱼到岸同样掠海飞行,英国舰队等到发现导弹时已经无法应对了,因为距离太近了。

当时如果英国舰队拥有大型预警机,超级军旗早就被击落了,根本没有机会发射飞鱼导弹。

所以,空中预警机是必须要存在的,它将防空预警网的半径扩大了10倍以上。

以美军的E-2空中预警机来说,E-2标准操作空域是9,150米(3万英尺)高度值勤;APS-96在该高度能监控的侦测极限是370公里(200海里)、E-2C换装的APS-120增加到450公里(250海里),同时机上雷达与电侦系统整合,增加对目标的鉴别手段、到E-2C Group 2时代,APS-145侦测距离已达560公里,可同时追踪2千个以上的飞行目标,并指挥40批次的拦截机群任务。

可见,预警机是不可替代的。

尤其对于低空小型目标,即便时间上最先进的地面雷达,也无法同预警机相比。

然而,在隐形战机的时代,隐形战机会有限攻击预警机。

这并不是说,为此就要淘汰预警机了,而且要想方设法消除隐形战机的威胁。

这是一个体系对抗的问题,对付敌人的隐形战机有一整个体系,包括反隐形雷达网、己方隐形战机、反隐形战机导弹等等。

在消灭敌人隐形战机威胁的基础上,我方预警机执行巡逻任务。

但说来说去,预警机是无法淘汰的,因为它的地位目前无法取代。


萨沙


难道防空导弹出现了,战斗机就应该被淘汰了嘛?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出现,确实给空中预警机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但是只是增加了部分威胁而已,并不能百分百的对付空中预警机,所以只要还存在战斗机,就存在空中预警机。

某些五代隐身战斗机,也确实把空中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等这样的战略机种作为了重点的打击目标,比如歼20战斗机,设计时候就把攻击预警机和加油机作为设计指标之一,具备大航程、高隐身和超音速的巡航能力,完全可以打击对方的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轰炸机等战略机种。

另外有能力的国家还为战斗机专门研制了打击预警机的空对空导弹,射程超过了100公里甚至更长。其中俄罗斯有款KC-172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了400公里(未经证实),专门对付空中预警,堪称预警机的克星。

但是即使是这样,空中预警机还有存在的价值。目前空中预警机执行任务,并不会距离战场很近,而且也不是单独行动,通常都有护航战斗机的护航,形成不同梯队的空中护航编队。一旦隐身战斗机接近,也会被护航战斗机发现,并且护航战斗机可能也是隐身战斗机,对付对方的隐身战斗机效果也会很好。

而且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隐身战斗机的作用在未来也会受到一定的被动削弱,空中预警机装备的雷达也更为先进,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也会提高。所以空中预警机对隐身战斗机的反制能力也会加强,并不是空中预警机停滞不前!

雷达和反雷达就是一对“矛与盾”,谁都不会占据绝对的优势!空中预警机靠的就是雷达,隐身战斗机靠的就是反雷达,所以两者在未来绝对可以共存,谁都不会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