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孩子是多学知识还是只开发智力培养行为习惯比较好?

岁月胶片521


您好!本人从事幼儿教育7年,对您的有些许见解,希望能帮到您!

知识跟的上就可以,幼儿园期间主要让孩子以玩为主锻炼能力,同时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就好。

1、学龄前儿童从其发展规律来说,玩就是学习,探索未知事物就是学习。

2、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正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6岁学会了一首古诗又或者是背下来100个英文单词,在孩子上了初中、参加工作的时候可能都会忘记!但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3、现在国内孩子的学业压力真的很大,高考给高中生压力,中考给中学生压力,就连小学现在的压力也不小。不能在幼儿园还让孩子拼命学知识,童年回忆里只有学习的孩子人格是不会健全的。

4、关于学习,首先是孩子自己的事,但为什么很多孩子不爱学习?因为家长在逼孩子学习,孩子不认为这是自己的事,又因为抵触情绪,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想让孩子学有所成,家长们可以想办法引导孩子爱上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


胖图叔叔


我家宝宝今年9月份即将入园,对于这个问题,(多学知识比较好还是开发智力培养习惯比较好),我倾向于培养习惯。站在小学教师的角度聊一聊吧!

我所在的小学是大循环,即带一个班级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毕业。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一直陪在同一班孩子身边,见证他们从幼儿到少年的成长历程,建立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

在我任教以来,遇到的问题学生从来都是行为习惯方面出现问题,而非知识智力跟不上。有些问题影响学习成绩,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问题影响孩子身心发展,比如暴力倾向、不会与人相处、不会正确表达……

遇到问题孩子,任教老师头疼、学校重视,与家长沟通交流、查找原因共同努力改变,而几乎所有出现阶段性成长困难的孩子,都能追溯到幼儿时期,在培养行为习惯、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差错,而导致孩子行为偏差。由此可见培养行为习惯品格心性的重要程度。

至于“幼儿园不学多少知识,一年级跟起来费劲”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焦虑的。个人经验,一年级入学第一个学期,特别是十一之前,开学一个月左右,上过学前班、在幼儿园已经将一年级知识学的七七八八的孩子,和那些“一张白纸”的孩子相比,确实能看出差距,有优势。

但这个优势很大吗?并不明显,而且随着入学时间增长,差距很快缩短。

六年下来,真正取得优异成绩、升入理想中学的孩子,往往是拥有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坚毅品格的孩子。

当然,学知识还是培养习惯,二者本来就不是对立的必须二选一的关系,只是多数幼儿园会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

如果家长实在担心孩子幼儿园学习的知识性东西太少,升入小学跟不上,可以在入小学前一年,有针对性地学习训练一些开发智力、锻炼逻辑思维的课程,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优质学前班,并非提前渗透小学知识内容,而是重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创新、动手能力等。

对了,悄悄说一句,作为一个十二年从业经历的小学教师,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相比幼儿园阶段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才是更大的。选错了幼儿园,最多某些方面暂时发展慢一些,良好的家庭氛围、教育方式在很多方面,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为人父母,不断学习,与君共勉。


安妮与安安


我觉得孩子小,多开发智力比较好

我姑娘上幼儿园时觉得没有必要就任由她发展!

后来她上一年级了,我无意接触育儿知识后,才发现我当初犯了多大的一个错误!

白白浪费了三年美好时光,而我也没有赚到多少钱,现在也回不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姑娘做错题或者有什么给她说了她也不懂,气的我想冒火而又自我安慰吗?那是我觉得是我没有教好她,在自我反省了。






杨語涵小朋友


要是一定要给幼儿园的孩子排序的话那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规律>日常管理>文化知识

习惯的养成源自于坚持,可以从每天陪孩子阅读开始,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也好,故事也好,一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丰富他的课外知识。二是让孩子能坐的住,不然一堂课40分钟老老实实的坐下来跟着老师走,对小孩子来说就是很大的挑战

然后要让孩子有上学的概念,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和自律性,学校和幼儿园有很大不同,学校的纪律性更强,早上固定到校时间,固定上课时间和课堂纪律,固定休息时间,这些都需要提前跟孩子沟通,让他有一定的认知和准备。

还要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比如穿衣服,上厕所,系鞋带等等,这些虽然在幼儿园也有练习,但是毕竟还是有老师帮着的,但是真进了在学校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了。

文化课当然也要有但不必强求,有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认识数字,知道简单加减法,简单的拼音,一定的认字量。另外就是去了解一下孩子要就读的小学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比如要认多少字还是写多少字,加减法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我有一个同事之前天天鼓吹说不让他家孩子学过多的学习,孩子想干啥干啥,开心就行了,真等孩子上学了,发现孩子跟其他的孩子比好像“傻子”一样,完全跟不上,导致孩子越来越没自信以至于不愿去上学;


希望能够帮上你,养娃的路上大家一起成长!


吴小姐的爸爸


我的老大就是幼儿园时没有提前小学的知识,一年级时确实有点吃力,但是慢慢还是跟的上进度了,到了二年级直接升到了班级前几名,他非常享受自己的进步,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并且养成了喜欢看书的好习惯,连中华上下五千这种书都喜欢看。

学习知识不在于早,而在于真正的感兴趣。我们的原则就是玩的时候好好玩,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们去郊区玩,节假日就到另一个地方旅行,多带孩子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会越来越自信洒脱。


云过潇湘


个人觉得幼儿园因该分阶段,小班阶段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各种习惯的养成,中班因该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自理能力,各种行为习惯进一步加强,大班因该学知识了,因为考虑到马上要进入小学,做好一个幼小衔接的过程


二宝妈妈爱学习


一个好的幼儿园,绝对是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上下手,而不是多教孩子学习知识为主。你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哪一个幼儿园是以多教知识为主的话,那这个幼儿园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开办幼儿园,他已经偏离了幼儿园的主题。孩子太小,你教他太多事,他得理解不了也记不住。教知识的话都是徒劳无功。只有从行为习惯上教育孩子,规范孩子的思维和行动,这样的话,孩子有了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才能快速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春风班卓琴手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为重点,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互动交往等。由于幼儿阶段是人生中大脑发育的最快阶段,因此智力开发也是必要的,包括记忆力,数感,空间能力等。知识性的学习应以唤起孩子好奇心,观察力等底层能力为目标,对知识的掌握本身不是目的。


实用方法论


后者非常重要,幼儿学习早了不是太好的事情:首先、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太好,一旦形成,不好修改;其次、一味地学习,会给幼儿童年留下阴影,再次、幼儿骨骼没有发育完全,例如:拿笔写字,手会变形。最后、国家教育局明文规定,不要小学化,让幼儿失去童年。


猜猜与采采


幼儿的发展其实是有阶段性的,在幼儿园当中,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让他去接触知识一些硬性知识。如果你想让孩子全面发展的话,我建议是在家中,还有在幼儿园当中老师是会管的,在家中呢,你就培养孩子自己,学会做事,听听音乐,学会欣赏艺术!在孩子的面前,还有背后,你都要成为一个非常有修养的人,如果你想让孩子以后多看书的话,你也试着多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