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做豆腐生意能赚钱吗?

钱来也


做豆腐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基本上来说,这个生意都是中年人在做,而年轻人一般会选择上手比较简单的生意。

当然,这个生意好不好,与豆腐是否美味有关。

可以说,每个家庭每周都会买3-4次豆腐,毕竟豆腐营养价值挺高,同时,煎炒炖都可以食用,老少皆宜的一种食物,所以需求量很高。

我认识一个大爷,他做豆腐已经30年,手艺超凡,豆腐极为美味。他每天只做两块豆腐,不是一种营销手段,而是做不动了,已经70多岁了,而他的豆腐放在菜场,不到半小时,一块豆腐就被抢光,很多客户都是5元、10元的买。

所以,很多时候客户去晚了,只能等明天!

经过了解才知道,做豆腐生意还是有门道的,需要注意三点:

一、豆腐最好自己制作,相对成本比较低,盈利空间比较高。我们应该知道,无论蔬菜瓜果怎么涨,豆腐价格基本涨幅不大。所以,如果你的豆腐是批发倒卖而来的,只有微薄的利润,弄不好只是白赚吆喝。

二、保证豆腐的新鲜度。现在的人们对食材要求比较高,不要卖过夜的豆腐,小本生意的信誉还是比较重要,老店都是赚回头客,只有吃的好,生意才会好。当然,卖不完的豆腐可以制作豆腐乳、豆干、冻豆腐等等,方法很多,随便加工一下,都可以做其他美食。

三、豆腐的味道。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豆腐,口感不一。如果豆腐美味的,基本上回头客还是比较多的。

虽然传统做豆腐的生意非常赚钱,但是年轻人都吃不来这个苦,或许几十年以后,就吃不到这样的豆腐了。

你们说呢?


行知牛


以前我们村只有我同学一家做豆腐,而且只是赶集那天才做,平时同学夫妻都有各自的工作,也就是说做豆腐挣钱还是不挣钱,我们心里其实是有数的,真当成一份工作做的话,必须有可靠的销路。


然而今年我们村一下子增加了两户专业做豆腐的人家,一个还是我同学,只不过天天做,成了专业做豆腐的,另一个是年轻时候做豆腐,现在又带儿子开始做豆腐的老大嫂。

怎么突然间会有两家专业做豆腐的呢?这得归功于今年疫情封村,那时候村民们买菜特别不方便,而村里农民出不去打工,那个年轻时候做过豆腐的老大嫂觉得儿子一家四口加上他们老两口,就这么整天在家里坐吃山空实在不是个事,于是就带着儿子做豆腐。

做豆腐之前先成立了一个村民内部群,让村民报名预订豆腐,而在正月十五以后,农民们过年储备的菜品基本上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于是很多人预订豆腐,老大嫂带着她的儿子每天早晨两点半起床,到早晨八点多钟时就做出两包豆腐,我们给他们算了算,一包豆腐七十斤,每斤卖两块五,也就是说一包豆腐毛收入是175元,去掉豆子钱,应该能剩100元吧?那么他们娘俩辛苦一大早晨只有200多块钱收入。

非常时期,200元也很不少,比在家一分不挣,还得花钱强多了,看到老大嫂开始卖豆腐,我同学夫妻也坐不住了,夫妻俩单位都停产,目前也是在家不挣钱,于是也开始做豆腐,同学比老大嫂手艺略高,还能做出豆腐皮,就这样,我们村如今有两家做豆腐的。



随着农村解封,大家能够买到蔬菜了,豆腐不再是饮食中的首选菜品,两家豆腐都没那么好卖了,我们村一天最多消化一包豆腐,因此他们两家如今在村里卖出去的豆腐不多,只好到外村去卖。

如今农村做豆腐的人很多,但做豆腐、卖豆腐的要么是六十岁以上老人,要么是农村妇女,没有年轻力壮的农民干这个活,一天一包的话,一天最多挣一百多块钱,还要早晨两点多钟起床,太不容易了,还挣钱不多。

我曾经听到街上老人们讨论:谁家豆腐好吃,谁家不好吃。喜欢买谁的,不喜欢买谁的。当卖豆腐的多了时,农民们会有选择性的购买,因此做豆腐是有竞争力的,你必须得做出来的豆腐能被大家认可,这样才有销路。

再就是,假如有销路,一天可以做三、四包豆腐,那就是四百多块钱,可问题是一天做四包豆腐太辛苦了,两包是凌晨两点来钟做到上午八点多,假如四包的话,太辛苦了。所以我觉得做豆腐只能算是找不到工作才可以从事的一项生意。


悠然见东山


题主你好!山妮认为,在农村选择做豆腐卖,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很适合农村的项目。因为山妮一个叔叔在村子里就是做豆腐卖的,山妮见了才这样说,具体的分析如下。

在农村,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一般需要什么东西都是碰到赶集的时候就去买一大堆,需要保鲜的就放在冰箱里。但是豆腐不同,这个放在冰箱里根本不合适,必须是每天购买新鲜的才行,但是到集镇去又不方便,所以,豆腐在村里做了卖就有了市场。


一来大家都方便,二来也新鲜。能不好卖吗? 一是新鲜豆腐。在农村做豆腐,最主要有每天的新鲜豆腐,而每天的新鲜豆腐有两种,一种是炒菜吃的,今天张三李四买,明天又是别的几家买,还有邻村的。购买的人也多。

另外就是水豆腐,这种吃法小孩和老人特别喜欢,有的当零食吃,有的当菜吃,放点白糖,或者酱油和辣椒,好吃的不得了。以前叔叔家做,都是村里的人拿着大碗和口缸来买,好卖呢。

二是毛豆腐。这种豆腐主要是年底做咸菜腌豆腐用的。每年接近冬季,不光是村里的人,还有隔壁村的,早早地就来订购了。生怕买不到错过了最好的做咸菜时间。大家都是拿着提箩,大桶和背箩来,一买就是好几十斤,毕竟农村人到了冬季,如果家里不腌豆腐那就等于没有做咸菜。也许是平时做农活,经常要带着去地里吃饭的缘故吧。山妮叔叔做的好,来买的人可多了,每年单单冬季这豆腐都有好大一点收入呢。


另外,山妮发现,最好卖的季节就是农忙季节,特别是栽秧,打谷子和收割庄稼的时候,每家喊工进行农忙,不弄点豆腐吃吃,真的是差点啥。对了,农村里做豆腐吃,大多是炒吃,还有就是合着别的才红烧,反正很好吃。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山妮家乡农村做豆腐卖还是可行的,不知道题主家乡具体情况如何,建议进行考察后再进行投资。山妮个人建议,欢迎关注交流。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彝家山妮


有人问:在农村开豆腐坊能赚钱吗?豆制品是人们每天的饮食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农村开个豆腐坊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

做豆腐也是个技术活,市场销量好不好也要看你做出的豆腐质量,同样的是卖豆腐的,有的人经常卖脱销,但有的人却卖不出去,就说我老家附近村的那个豆腐坊吧,他家的豆腐销量非常大,他不但零售,还供应着我县的大大小小的几个超市,每天都要做不少豆腐,即便这样,去他家买豆腐时还常常买不到。

豆腐在农村也是大家喜欢的家常菜之一,平时农村人也都有吃豆腐的习惯,豆腐也属于大众消费品,只要技术到家了,做出的豆腐质量好,口碑相传,生意一定不会错了。如果再能懂点销售技巧,在村里或者镇上开一家豆腐门店,能够吸引回头客的光顾,前景是会很好的。

做生意也是一门学问,加工豆腐虽然是小本生意,同样也是一门生意,做生意就要讲究诚信,要做到老小无欺,保质保量,豆腐也是食品,还要讲究卫生干净,让人吃的放心,能做到这些,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吧。

在农村,虽不起眼,但利润蛮高!农村有些小生意却实在不起眼,可是利润蛮丰厚的。就拿村子里打豆腐的买肉的,小本生意,生意虽小,却非常赚钱。这说起来,有人不相信,来算算帐就知道了。

在农村,一般做豆腐的人家,每天做2~3个批次,如早上一次,上午一次,中午一次。每次使用10斤黄豆,目前大豆在私人粮店,每斤2元,黄豆本钱20元,一天三次共计60元。农村打豆腐的人家,都是自己购买打浆机,每10斤加工的电费大约1元,共计每天三批次电费3元。每批次需要花费石膏大约1元,三次共计花费石膏3元。在农村做豆腐烧浆的木柴,都上自己到山上地砍的,大多数人家使用的木柴是不需要钱的。这样一来,每天做三批次的豆腐,大约需要基本的成本是66元。

在农村,黄豆可以做豆腐、豆干、豆皮。做豆腐在工艺上是最简单的,豆干难点,豆皮就复杂些。豆腐一般2.5元/斤,豆干4元/斤,豆皮7元/斤。每斤干黄豆,可以做豆腐3.3~3.5斤,可以做豆干2.2~2.5斤,可以做豆皮2斤。

若是全做豆腐卖,10斤黄豆能做豆腐30~33斤,毛收75~82.5元,每天加工三批次,225~247.5元。除去基本成本159~181.5元(人工费在内)。

一般农村做豆腐生意,既有豆腐卖,又有豆干卖,还有豆皮卖。可以每天做一批豆腐,一批豆干,一批豆皮。做10斤干黄豆的豆腐是30~33斤,毛收75~82.5元;做10斤干黄豆的豆干是22~25斤,毛收是88~100元;做10斤干黄豆的豆皮是20斤,毛收是140元。每天加工30斤的豆制品毛收是303~322.5元,除去基本成本66元,每天包括人工费在内能挣237~256.5元。另外,每天的豆腐渣也可以出卖,也可以养猪,都是额外的收入。

总之,在农村,开一个专做豆腐的作坊小本生意,看起来不起眼,其实是非常赚钱的。每天加工30斤黄豆,做成豆腐、豆干、豆皮,东家三五斤,西家三五斤,不需要多少人家就卖光了,每天能挣到237~256.5元,一个月下来能赚六七千元,在农村是一个了不起的生意。





探客


在农村如果只做豆腐生意我觉得很难赚到钱,现在农村的人少了,比如我们这里,一般情况下,村民都出去打工了,有的人搬去县城里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孩子了。人少了,只买豆腐的话,生意自然就不好做了。

我们这里有一家买豆腐的,我也专程去咨询了一下。他说只买豆腐,赚钱很难,现在生意不好做。不过他的生意确实不错,我今天透露一下他买豆腐的生意经,他每天都是开个老年三轮车买豆腐,顺便捎带很多菜和各种自己做的调料,比如豆酱等,还有馒头。他每天开着车各个村子里跑,全镇的村子每天几乎跑了个遍。时间长了,村民都知道他要来买豆腐等东西,都在家等着。

以上就是他的做生意方法,一年听说也挣了不少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你能采纳 。再次感谢能回答你的问题。





笨笨的农村生活


我觉得可以,前几天我还在头条发了一篇文章《不想出去打工,开个豆腐坊卖豆腐利润的如何?能否养家糊口》,如果愿意可以翻着看看,我把大致的分析也重新整理在这里。

以前制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来完成的,磨豆浆、过滤豆腐渣、压水分等等,很费劲。现代科技已经使豆腐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各种电气化的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将豆腐制作从泡黄豆到出成品一条龙生产,日产量比过去提高了4倍以上。2012年底,新型的家用豆腐机也被研发出来,可以在家里轻松制作豆腐。

白豆腐的价格,一般市场上大众价格2.00元/斤,也有的地方白豆腐价格2.5元/斤。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吃一些绿色生态食品了,尤其是这高蛋白的豆制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豆腐的利润

开一家小型豆腐坊,一般夫妻两个人就可以操作
黄豆的价格2.0-2.3元/斤,取中间的2.2元/斤
1斤黄豆可以出卤水老豆腐2.5-3斤左右,按3斤计算应该是可以的;如果做嫩豆腐可以出4.5-5斤
1斤黄豆成本2.2元,3斤豆腐*2=6元,毛利润6-2.3=3.8元
一天按50斤黄豆的销量,那么毛利润为190元;若加工100斤黄豆,毛利润为380元
当天消化不了的豆腐还可以做衍生品,比如千张(豆腐皮)、香干(豆腐干)、豆腐泡、素鸡、腐竹等,当然这些产品也可以单独做,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在产量上还可以增加。
做完豆腐的豆渣,一般会有养殖户来收,就按0.5元/斤计算,这部分差不多可以包含水电费。房租、杂费另计。

做豆腐的创业,若把销量做上来,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在农村,除了赶集零售、本村零售,还可以联系餐饮企业,关键是把质量做好,建立长期的关系。

当然还可以丰富豆腐的产品线,豆浆、豆腐脑、千张(豆腐皮)、香干(豆腐干)、豆腐泡、素鸡、腐竹等。


渔人草舍


你好,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农村做豆腐生意肯定是赚钱的。前提是你的豆腐要做得好。现代人的嘴很刁,哪家豆腐好吃,一吃就吃出来。吃出主道了,做豆腐赚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我住的这里是城边村,离早市儿和街里都不算远。以前村里有两家做豆腐的,前街(gai)甲家和后街乙家。但现在只剩甲家,乙家被淘汰出局了。

乙家为什么不做豆腐了呢?当然是乙家 豆腐不好吃不好卖了。这就跟做豆腐的手艺有关了。乙家的豆腐,虽然外表看起来跟甲家的豆腐没有区别。但吃起来发渣,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生气味儿。不知是不是豆浆没开透还是什么原因。乡亲们好心也曾委婉的提醒过。乙家做豆腐的男主人听不进去,还很反感。识趣的乡亲们就闭口不提了,买豆腐绕道走。甚至路过他家的豆腐摊子都要把豆腐给藏起来。乙家两口子也不和,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干仗。有时候赌气就停个三两天做豆腐。也就渐渐的失去了主道。现在乙家男主人到化肥厂去打工去了。这也应了那句话,家和万事兴。

对比乙家,前街甲家豆腐生意一直红火。在早市儿不仅卖豆腐,还有豆腐脑,豆浆,水豆腐。大家逛早市儿时,买两根油条或者大饼子油炸糕,顺便再来杯豆浆或者一碗豆腐脑,早餐就解决了。甲家的豆腐也好吃,光滑细腻又扛炖,街里开饭店的都到他家来订货。一直主道到不断。

甲家两口子很能干。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人家用来养猪。赶上猪肉最近行情好,猪也没少卖钱,算是一举两得。所以最传统的做豆腐生意,打理好了依然能赚钱。

|


冰天一枝雪


一般镇上都有卖,像我们楼下菜市场就有俩家卖豆腐的,较远的农村还有自己做的,最近我外婆点豆腐做红豆腐就是自己打豆子点的,所以我感觉不赚钱,可以做豆腐乳一碗一碗那种到学校门口卖,中学生买的比较多遇到逢年过节生意也好,嫩豆腐也花不了多少钱,网吧也可以卖,我姐在网吧卖麻辣土豆一天也能赚俩三百,多的时候四五百,


农村乡哥乡妹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豆腐制作发展到现代已经不是单纯的靠人力去完成了,经过现代科技加工出来的豆腐拥有美观、营养价值高、产品种类丰富等特点。

以前的工艺全部是由人力来完成的,磨豆浆、过滤豆腐渣、压水分等等,很费劲。现代科技已经使豆腐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各种电气化的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将豆腐制作从泡黄豆到出成品一条龙生产。日产量比过去提高了4倍以上。

传统的豆腐是用石膏和卤水点成的,现代科学家已经发明了比石膏和卤水更好的产品——葡萄糖酸内酯。用它点出的豆腐更加细嫩,味道和营养价值也更高,而且对身体绝对没有坏处,大家在超市见到的内脂豆腐就是用它点成的。

传统工艺大约要投资两三千元;现代工艺投资从两三万到两三百万不等(规模大小不同)。



啊哈影视


农村做豆腐是可以赚钱的。40市斤大豆最多80元,可做水豆腐100条——120条。每条卖3元,至少卖300元。除去水电费人工费,等,最低赚200元。半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