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不識張文宏,他背後的感控科卻鮮為人知,信息化重新認識感控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醫療行業習慣簡稱為“院感”或“感控”)這一“冷門”科室推向前臺。本貓認為這反而是一個契機,醫療的信息化可以藉此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發展。

無人不識張文宏,他背後的感控科卻鮮為人知,信息化重新認識感控

什麼是“院感”和“感控”?

院感科,其全稱應該是“醫院感染管理科”。顧名思義,主要的工作就是對院內感染進行有效的控制。醫務人員在從事醫療的過程中,為了防止醫源性的感染,必須要對醫務人員和患者負責,保證不能因為醫療活動而發生對其感染的情況。院感科就是做的這項工作。

無人不識張文宏,他背後的感控科卻鮮為人知,信息化重新認識感控

尷尬的感控

在疫情中,原本在後臺默默無聞的感控科室一時間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網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吸粉無數,很多老百姓都關注了“華山感染”公眾號。然而,感控的真實情況卻是“沒事看不到,有事才想起”。

無人不識張文宏,他背後的感控科卻鮮為人知,信息化重新認識感控

但是事實上,醫院感控是“生命攸關”的工作,感控質量不但直接影響醫療質量,也直接影響醫療環境安全,關係到眾多醫護工作者以及廣大患者的生命健康。醫院感染因素貫穿醫療活動的始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為患者或醫護人員帶來重大危害。

客觀問題

雖然感控科室很重要,但是感控科室作為成本部門的存在,不能為醫院帶來直接效益,而且投入後往往看不到直接效果,這就造成很多醫院對感控科室的經費投入不足、人員配置不足,這種情況也是客觀存在的。

無人不識張文宏,他背後的感控科卻鮮為人知,信息化重新認識感控

信息化感控

疫情期間,重慶大坪醫院信息科為奔赴前線的感控科同事搭建了“遠程院感監督指導系統”,在攝像頭下指導醫生落實感控要求,提高依從性。這就相當於利用信息化讓全國各地的醫院得到專業的感控指導,避免感染。

無人不識張文宏,他背後的感控科卻鮮為人知,信息化重新認識感控

而這信息化的作用就是幾萬援鄂醫療人員“0感染”的好成績。因為他們通過信息化的感控遠程受到了指導,是他們的工作的得到了安全的保障。所以本貓相信,經過這次的疫情,感控科的信息化會被得到重視。

無人不識張文宏,他背後的感控科卻鮮為人知,信息化重新認識感控

大家關於醫療信息化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關注並留言給科技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