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2019年9月舉行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意大利演員盧卡·馬裡內利(Luca Marinelli)憑藉在《馬丁·伊登》(Martin Eden)中的出色表演,拿下代表最佳男演員的沃爾皮杯,與他同場競技的還有幾個月後榮獲奧斯卡影帝的華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本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同名小說,將20世紀初的美國故事改編移植到了戰後的意大利,講述一名水手馬丁·伊登在結識上層社會的小姐後,為追求愛情和理想而發憤圖強,最終成為一名著名作家的故事。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執導本片的是意大利新銳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Pietro Marcello),2015年的《遺失與美好》(Bella e perduta)是他此前為數不多的代表作品。馬導1976出生於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的小城卡塞塔,他的作品中對家鄉的描繪非常多,也非常善於用多彩的畫面來讚頌家鄉的美麗。在改編《馬丁·伊登》時,馬導也將故事背景放在了家鄉首府那不勒斯,使用16毫米膠片進行拍攝,在2019年的銀幕上呈現出一幅古樸、鮮豔、厚重、質感十足且充滿詩意的畫卷。再加上馬導秉承了原著中對社會進化論的思考,將原作者的思想交鋒化作個人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辯論,以大量的紀實手法體現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彷彿把觀眾帶回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盛行的年代。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熱愛家鄉的馬導

與馬導搭檔的馬裡內利是一位極具天賦的演員,首先是外形出眾,擁有高大魁梧的身材和帥如羅伯特·德尼羅與裘德洛合體的面龐;更重要的是他的表演,他在本片中精確地把握住人物在不同生命時期的心態與行為。馬丁做水手時的放蕩與自由,遇見真愛時的熱情與執著,遭遇挫折時的頑強與疲憊,喪失信念時的頹廢與癲狂,都被馬裡內利表現得充分且恰當。在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上,最佳男主呼聲最高的就是馬裡內利和菲尼克斯。然而,在《小丑》摘得金獅獎後,很多人都評論說馬裡內利是沾了“一部電影不能拿兩個獎項”這條潛規則的光。這樣的說法對馬裡內利來說很不公平,他在《馬丁·伊登》中的表演絕不比菲尼斯可在《小丑》中的差,另外威尼斯電影節也並非沒有一部電影拿兩個獎的先例。出生於1984年的馬裡內利儘管作品不多,但未來可期,讓我們拭目以待。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馬裡內利的最佳男主實至名歸

討論本片,就必須從原作者傑克·倫敦說起。1876年,傑克·倫敦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的一個破產農民家庭,貧困的家庭迫使他早早就開始為生計奔走,做過牧童、報童、擦鞋小工、碼頭小工,長大點後又做過水手、漁人、織布工人、電車爐工等工作。性格放蕩不羈的傑克·倫敦通過各種經濟和取巧的方式周遊美國,還曾跟隨工作的漁船到過日本海、白令海峽等地。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各處的見聞成為他取之不盡的生活素材,書籍則成為他在寫作道路上無師自通的階梯。由於出身窮苦,傑克·倫敦沒有讀完小學便輟學,但他熱愛閱讀,對世界名著抱有極大興趣,當其他水手懶洋洋地度過漫長的航程時,他卻抱著書本津津有味地整日閱讀。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傑克·倫敦,1876-1916

寫作的天賦在閱歷和知識的雙重作用下得以展露,傑克·倫敦開始在雜誌上發表自己的短篇小說,直到1903年,依靠中篇小說《野性的呼喚》一炮走紅。熱愛冒險的傑克·倫敦還曾擔任一段時間的記者,他到英國倫敦的貧民窟中採訪數月,寫下表現無產階級悲慘現狀的《深淵裡的人們》,他還曾前往日本和朝鮮採訪日俄戰爭。此後,傑克·倫敦又陸續發表了多部膾炙人口的小說,如《海狼》、《白牙》、《熱愛生命》以及自傳性質的小說《馬丁·伊登》等。他在作品中除了描寫自己熟悉的航行、淘金、狩獵、冒險等活動外,還因為受到社會進化論的影響,深刻探討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思想哲學問題。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野性的呼喚》插圖——知識出版社

社會進化論是由英國思想家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提出的,認為人類社會也存在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過程,與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異曲同工——事實上,斯賓塞和達爾文是同一個俱樂部中的好友,兩人對彼此的思想互有影響。傑克·倫敦所處的年代正是美國社會從資本主義階段向帝國主義階段演化的時期,大資本家壟斷了各行各業,底層無產階級受到殘酷的剝削且毫無反抗之力,社會主義思想在工人階級中得到廣泛傳播。傑克·倫敦對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有切身體會,也迫切渴望改變社會現狀。但在幾種思想理論的交鋒之中,出於歷史侷限性,他能夠看出問題,但始終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最終遁入了個人主義虛無之中。他酷愛在艱苦環境中冒險的行為也讓他身染頑疾,最終在病痛與精神的雙重摺磨下服藥自殺,年僅40歲。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

同時,出於時代的侷限性,傑克·倫敦還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種族主義者,尤其在目睹日本戰勝沙俄的日俄戰爭後,認為以日本的技術結合中國的人力,東亞人終有一天會對西方文明造成毀滅性打擊。他發表的《黃禍》、《史無前例的入侵》等作品,無一不在煽動對東亞人種的歧視和攻擊。毫無疑問,傑克·倫敦的白人至上主義和種族主義思想都是極端錯誤的,但在其創作的《馬丁·伊登》中並未有所表露,電影的改編更不涉及這個話題,所以我們暫且不論。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黃禍的代表人物傅滿洲,該系列電影一直拍到1980年

本片作為一部改編作品,忠實地再現了小說中主人公的命運、思想和精氣神,也重點描繪了文學給主人公帶來的改變,通過詩和詩意鏡頭來進行體現。詩的意象出現在影片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開篇,邂逅愛情,確立志向,經受折辱,思辨社會,懷念親人,失去知音,獲得成功,等等。文學體裁有很多種,詩歌因其篇幅短小、語言凝練、富含情感與寓意等特點,更適合在電影這種時間的藝術中進行表達。有些通讀原著的觀眾批評本片在改編時過於重視主人公的情感,而忽視傑克·倫敦在原著中傾注的思想內涵,這其實有點過於難為電影的改編創作。電影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用視聽語言向觀眾進行表達,而斯賓塞、馬克思和尼采等偉大思想家的理論交鋒又豈能是在短短兩個小時內表述清楚的?在小說裡,讀者可以在看不懂的章節反覆琢磨,但在電影中,一個畫面,一句臺詞,一個動作,都稍縱即逝,創作者不可能在拍攝構思的時候還把播放器的進度條考慮進去。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一如傑克·倫敦自己,馬丁也在船上寫作

本片中與情節中的詩相輔相成的,是穿插在故事中的詩意鏡頭,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沒有角色的空鏡頭,紅藍濾鏡下的童年回憶,與姐姐歡快的舞蹈,以及三次角色背對鏡頭的壯美畫面。配合剪輯和音樂,馬導將這些詩意鏡頭恰到好處地剪輯在影片當中,再加上膠片帶來的粗糲而又細膩的顆粒感,極大提高了影片的整體調性。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影片中富有詩意的浪漫背影

在絕美的詩和詩意鏡頭之下,影片還是儘可能地還原了原作者筆下殘酷的社會現實。出於本土化改編的考慮,馬導將故事背景放在二戰結束後的意大利。不要以為投降得早,意大利就沒有創傷。彼時的歐洲剛經歷過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其經濟被摧毀,政治被摧毀,個人和家庭遭受滅頂之災,人民對身邊的一切都產生了懷疑,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交鋒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主要矛盾。戰後美國主導的馬歇爾計劃雖然重振了歐洲經濟,但接踵而來的冷戰讓思想上的對立更加嚴重。片中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從未見過貧民區的底層生活,底層的工人也從未想象過自己能過上富裕生活,社會主義者為了工人福祉而秘密奮鬥,卻被同樣是底層人民的小私營業主所憤恨。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馬丁參加了一場社會主義者的集會,卻遭到誤會

如同原著和原作者一樣,主人公在影片中發現並提出了諸多社會問題,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2019年的觀眾和讀者在歷史的證明下對這些問題應該都有自己的見解,然而影片的含蓄留白更能讓這些問題引發思考。此外,馬導也在影片中悄悄增加了一點更加現實的問題,比如歐洲的移民。馬丁·伊登這個角色就這樣被馬導從20世紀初的美國移植到了戰後的意大利,儘管時間和空間的跨度很大,但難能可貴的是其表現的思想內涵沒有變化,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編。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藍色濾鏡下的回憶片段貫穿始終

本片在海外已上映半年,此前沒有國內引進計劃,在目前全球疫情的影響下,恐怕近期也很難在大銀幕上看到它。但佳片不可多得,藝術值得等待,不管是商業院線的引進,還是電影節的展映,我都希望《馬丁·伊登》能夠早日在中國上映。

馬丁·伊登——詩、詩意、主義與創傷的意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