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天籁歌声的背后,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音乐电影,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池塘之底"当老师。"池塘之底"是一所特殊的封闭式学校,里面收养的都是一些"问题儿童"。面对这群被大人们放弃的"坏"孩子,马修用他的爱和音乐感化了大家,最后也获得大家的爱。

《放牛班的春天》获得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作曲奖,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豆瓣上有90万人打出9.3的高分。

马修在池塘之底展开的教育方式与院长的方式截然不同。虽然一开始不被院长和老师们理解,但孩子们逐渐接受了他的教育方式,并且在他的指挥下学会合唱,成为一个天籁合唱团。

《放牛班的春天》:天籁歌声的背后,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没有真正的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坏孩子的背后是不懂得如何去教的家长和老师。一直以来,这部影片都被当做经典的教育电影和音乐电影。我们能从马修老师的教育方式中获得许多启示和真谛。

01、合理的惩戒而非责骂和体罚

马修到岗的第一天就目睹了一场残酷的惩罚。学生之中有人设置机关弄伤校工。院长找不出作案者,于是让马修在名单上随机念一个名字,然后将孩子关禁闭。回到班级后,马修查出了真正的作案者。他采取的方式是将这名孩子带到病房,让他去照顾受伤的校工,作为惩罚。

马修与院长的惩罚方式形成鲜明对比。马修的惩戒方式不仅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还能够让他主动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这是用爱去感化孩子。

相反,院长对待错误的方式就十分简单粗暴:关禁闭、惩罚劳动、取消娱乐活动、殴打等。这些手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造成影响,甚至于,让孩子彻底走上不归路。

蒙东就是最好的例子。蒙东是作为一名研究员的研究对象被送到池塘之底的,从一开始,他就认定是个劣迹斑斑的坏孩子。他在池塘之底的期间,院长筹备的一笔款目不翼而飞,他毫不犹豫地就将矛头指向了蒙东。面对闭口不认的蒙东,院长采用了很暴力的应对方式:扇耳光,辱骂。

这些暴力手段,非但没有让蒙东屈服,反而更加让他更加叛逆。后来,蒙东在池塘之底放了一把火,所幸当天马修带孩子们郊游,没人受伤。

《放牛班的春天》:天籁歌声的背后,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基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的掩饰罪行。"院长的惩罚不仅不能阻止孩子们犯错,相反,还令孩子们学会在犯错后闭口不言,隐瞒罪行。甚至激发孩子更多的叛逆心理,引起更加激烈的反击行为。

而马修采用合理的惩戒,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同时也给机会去弥补错误。这种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

02、尊重每一个孩子

马修很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为孩子考虑。在班级里面组建合唱团的时候,他让每一位孩子试唱,其中有两个孩子确实不适合唱歌,马修为了让他们也参与到合唱团的活动当中,给他们俩分别指派了任务,一个是做一个乐谱架,帮马修举着乐谱;另一个小个子佩皮诺,坐在讲台上为老师递东西。

其实这两个孩子,他们的工作完全可以用物品来代替,乐谱只要有一个架子就可以固定了,而马修在讲台拿东西是咫尺之间,但是,为了不让两个孩子受到冷落,让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他给予了他们存在感,不会唱歌不要紧,也可以参与到合唱团的活动当中来。并且每一次,他会很和善地跟他们说谢谢。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渴望被看见,是人类极为本质的需求。"

马修满足了这些孩子的内心需求,让他们不受冷落,受到重视。

《放牛班的春天》:天籁歌声的背后,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03、看见孩子的闪光点

美国盖洛普民调结果显示:"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有20%的人被放对了位置"。池塘之底的孩子是没有才华,只是没被发现。马修就擅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他在一次无意中听到了孩子们唱歌,意识到这帮孩子喜欢唱歌,但是因为没有受过系统和专业的训练,他们唱歌走音。他并没有看不起他们的唱歌水平,反而认为他们是可造之材。

合唱团训练中,他发现莫昂治极具唱歌天赋,于是指令他作为领唱人,会开小灶提携他,并且向莫昂治的母亲提议让他去念专业的音乐学院。就连坏孩子蒙东,马修也能从他身上看到优点。当蒙东被警察带走后,马修说了一句:他是我唯一的男中音。

马修看孩子不是以缺点论,而是用优点去看待。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矛盾的综合体,作为大人,都应该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将其放大。缺点无需克服,当优点被放大和深化后,缺点也就被弱化,甚至消失。有些家长拿放大镜找孩子的缺点,视野里只有孩子的缺点,优点无处遁形。这类家长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时时数落,久而久之,造成孩子的自卑,将缺点愈演愈烈。

《放牛班的春天》:天籁歌声的背后,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04、不给孩子贴标签

马修初到池塘之底,就有老师跟他说某某孩子的外号是什么,有多么难以处理的麻烦性格等。马修他虽然听了,但并没有带着标签去标注孩子。

贴标签的本质是一种偏见,很多人懒得自己去判断一个刚遇见的人,于是听信他人的评价,用标签来"认识"一个人,其实这大失偏颇。在学校里,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被贴上标签的孩子,越发地会往标签引导的方向去发展,因为标签具有导向性。

蒙东就是很好的例子。既然人人觉得他恶,他便恶到底。在马修劝阻院长停止殴打辱骂蒙东无效后,蒙东露出了一个瘆人的笑容,似乎在说"你看,我就是这样的人"。

《放牛班的春天》:天籁歌声的背后,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05、以美导善的艺术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马修老师里用音乐感化了孩子,他向我们证明,艺术教育是一门能够感化坏孩子的好教育。

有人评价马修的教育:"马修的教育不是道德说教,也不是权威人格的施压,更不是严酷的暴力镇压,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美的感染,设身处地的真的引领。"

艺术教育是最接近美的教育。用美的教育,真的态度,才能将孩子们引领善的道路。真善美的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它涉及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所谓的坏孩子,可能都是被形势逼迫或者是环境造成。他们本身并不想成为坏孩子,因为被正确、和善的对待,不知道何为"好"。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没有天生的问题孩子,只有缺爱的孩子。马修的出现,给了这些孩子别样的爱,他的柔情和真诚,改变了他们。

《放牛班的春天》:天籁歌声的背后,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当然,这些孩子也看到了马修老师的好,他们私下聊天会说,马修老师跟其他的老师不一样。当马修被革职离开学校时,尽管孩子们无法送别,但他们聚集在窗口,给马修老师扔纸飞机,上面写着想对他说的话。

天籁歌声伴随纸飞机从窗口飞出,萦绕在空中,也久久留在马修老师的记忆里。这一幕是整部电影最感人的画面,马修的付出终究获得了回报。马修用音乐感化了孩子们,孩子们也实现了马修的音乐梦想,好的教育是师生间的互相成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