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看看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场景。


场景A:街上,一个妈妈愤怒至极,一边大步向前走一边怒吼:“不要你了,别跟着我”!


身后,是一个充满惊恐跑得跌跌撞撞的孩子拼命大喊:“妈妈,妈妈”。


场景B:超市的玩具货架前,一个小男孩儿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边上的妈妈难堪又生气,面对围观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若不是人多,估计孩子的一顿打已经跑不掉了;


场景C:游乐场里,孩子跟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大哭大闹,年轻的妈妈束手无策,怎么哄都哄不好,最后只得打他几巴掌,于是孩子哭闹得更凶了,妈妈无奈作势要走,孩子边哭边跑边打妈妈……


场景D:火车上,一个8.9岁的小男孩儿一直在跟妈妈吵、闹、尖叫,无奈的妈妈对付他的唯一手段就是掐,把他掐哭,孩子变本加厉加上了撕咬。


妈妈起身拖起孩子要把他丢到另一节车厢,孩子大哭大闹……


于是一整节车厢都是母子俩的吵闹、打斗声。

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这些情景是不是司空见惯?你曾经或是现在是不是也被这些问题困扰?


樊登老师告诉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安抚情绪的同时还能重建你和孩子的亲密情感。


优秀的孩子来自于有见地、有格局的父母。

快来看看“别人家”的父母都是什么样的吧!


第一步:埋下种子(树立规则)。


比如:你晚上要带孩子去参加同事的婚宴,出发前就要告诉孩子:等会儿我们吃饭的时候,你不能大吵大闹、不能跟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有什么需要跟妈妈小声说可以吗?

孩子小,同样的事你需要重复很多遍,反复跟孩子确认,这就是埋下种子(也可以是你想让孩子做到的事);


想想有多少父母直接省略这一步,又对孩子的表现不满从而影响大人和孩子的双重情绪。

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第二步:情感共鸣,降低(孩子)情绪值;


例:婚宴时间推迟,孩子很饿的时候可能会情绪失控,哭闹不止。


如果我们一味要求孩子忍耐、憋着,或是批评他,就会增加孩子的情绪值,他会哭闹的更厉害。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孩子带到安静的环境里,蹲下来(跟他平视),问孩子是不是很饿,觉得很难受?


孩子一定会点头,我们再说:“妈妈知道饿肚子的感觉很难受,妈妈理解你。妈妈能不能请你再忍耐一会儿,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小肚子不饿好吗”?


孩子此时,可能就会停止哭闹,或降低哭闹分贝。

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第三步:引导孩子主动解决问题,平复心情。


如:可以给孩子拿两个他喜欢的奶糖、用瓜子拼一只小动物,和孩子一起比赛剥瓜子,邀请他一起参加等。


这时,孩子大概率会平静下来,即便还有哭闹,也会比之前好很多;3


第四步:及时夸奖,正向引导。


如果孩子在你的引导下平静下来,并很好的沉浸在“新任务”里,一定要及时给他正向反馈。


如:宝宝,你刚才的表现真棒!不但自己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还拼出了一只那么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吗?你刚才的行为就是忍耐,做得好极了!妈妈真为你开心������

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这四步情绪反馈,来自于樊登老师讲的一本书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仔细体味,的确很有道理也很实际,最重要的是实操性非常强。


樊登老师说,在生儿子嘟嘟前,他曾经连一条狗都养不好。


养了几个月小狗都学不会撒尿。所以他一度很焦虑自己连狗都养不好怎么养孩子呢?

也因此他在孩子出生的前两年,遍阅育儿书籍。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是樊登老师觉得非常幸运能遇到的书,他也把书里的内容都实践在儿子嘟嘟的养育过程中,如你所知,嘟嘟非常优秀,也成了我们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樊登老师亦举过一个嘟嘟考跆拳道的例子,我们从这个例子里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啦!


那天,爸爸带嘟嘟去考跆拳道的蓝绿带。嘟嘟出师不利,连踢三脚都没把教练手里的木板踢烂,教练瞪了他一眼,就去考核其他孩子了。


当时,樊登老师和很多家长都在道馆的玻璃房外观看,爸爸看嘟嘟一言不发,心说坏了。


外头,一群爷爷奶奶也是不停啧啧“完了,这孩子咋办?”


等到教练开始点评,提到嘟嘟的时候,嘟嘟马上举手说:“教练,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教练估计没见过这阵势,一下也愣住了。


嘟嘟又说:“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只要一次”。


教练寻思了一会儿,不知道该鼓励这个勇敢的孩子还是不能开这个口儿。


外头的爷爷奶奶们憋不住了,都嘁嘁喳喳:“给吧,给吧,孩子怪可怜的”。


教练思忖了一会儿,说:“那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第四次,木板应声断裂。嘟嘟如愿拿到了蓝绿带。


回去的路上,爸爸问嘟嘟:“刚才踢三次没中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孩子说出心里感受)


嘟嘟说:“我憋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最后强忍住了”。


爸爸接着说:“你很棒,知道哭没用,沟通才是最有效的。如果当时教练没同意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办呢?(引导孩子释放情绪,同时了解他内心真正想法,为接下来的挫折教育做铺垫)。


嘟嘟说:“我当时想教练要不给我机会就算了,回来再好好练吧”!


那一刻,爸爸突然觉得很感动,嘟嘟在面对挫折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同时还有了正能量的想法。


爸爸不失时机地夸他:“你做得很棒嘟嘟,爸爸真为你感到高兴。你刚才的做法就是坚持!”


嘟嘟获得肯定,高兴跑开。从此孩子还知道了,坚持是一件美好的事。

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有人说,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自带光芒属性,智慧的家长不会重塑,而是在天长日久的“擦拭”和鼓励中了解孩子,唤醒他们的内在动力,孩子就会给自己插上翅膀,在爸妈的希翼里展翅高飞。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原件出了问题,反观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一定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所以,做爸妈,其实就是场修行,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如果一个妈妈,养育孩子几年后,自己越来越豁达、通透、充满感恩和向上的力量,那她的孩子一定也很优秀。


“熊孩子”的确令人头疼,但是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和转换思维都不晚。

樊登老师教你四步搞定炸毛的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