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国产车会崛起吗?质量能靠谱吗?

农村小愚公


到2025年,国产车是会崛起的,国产车的问题是动力系统调校一般,保值率低,品牌影响力一般,车的外貌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不够霸道霸气美观等,车标略有些难看,整体车的小毛病多,不过国产车好在配置丰富,价格低,空间大等,如果国产车的外貌能够焕然一新,去实现更多更好的推广,提高汽车品牌的影响力,国产车肯定是会越走越好,日本品牌车,日本人都在开,相当于日本人在开本国车也称就自己国的国产车,那为什么中国人就不开自己国的国产车?日本品牌车在日本有很好的维护力,能够及时去修改,实行创新,改造,使得日本本国车越走越好,而中国的国产车是在评价“差”后,说不好听就是不知悔改,一直走老路线。

国产车:哈弗,吉利,长安,这三款车在国产车界中,口碑就不错,传祺MPV不香吗?

只有不断去支持国产车,不断去推广国产车,不断让国产品牌越来越有影响力,不断的去维护等,国产车才会在国人眼里越来越好,更好的崛起国产车。

个人认为,国产车在一开始时,有去注意相关问题因素,早已经崛起。

国人的特点的就是好面子,认为合资车更好,其实不以为然,在同价位中,国产部分车要比合资车好得多!

(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惬谈车


我来会啊你的问题,2025年国产车能不能崛起,在爷说车看来一定是可以的,下面从几个方面给你分析。


1、首先是传统的燃油车技术方面,目前国产车在这方面的技术上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和合资车同样的水准,至少在紧凑级车方面,目前国产品牌的做工和品质已经体现出很高的水平了。那么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不一气把奔驰宝马啥的都超过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成本问题,我们与其不断的追赶别人不如自己走出一条新的路,这样这个行业技术和产品开发方向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2、在新能源车方面,我认为这方面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不管是智能汽车还是电池技术,这几个未来的新能源车的开发方向都被中国的车企拿捏的死死的,所以未来这个市场一定是由中国掌控的。

3在资本市场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合资车基本上都是百年老店,比如大众、标致等,这种百年品牌的优势是品牌和技术的积累和沉淀,但是缺点是这样的企业多少有些暮气沉沉,企业的转向收到制约的因素比较多,所以相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车企,在新的领域内,他们的进取能力是有限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关注爷说车,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车企的崛起。


爷说车


2025年我国的汽车品质,质量,技术都将达到新的高度,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为重点,通过信息化的融合与渗透,对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有着极大的影响。

其实2020年前就可以感觉出来,车企上下不断的在进行战略调整,不再只重视销量,而是更好的规划未来,以新能源车为例,在研发上都投入了巨资,并已确定总分车型上市时间

从特斯拉引进生产线可以看出,国家是有决心来治理汽车产业的,以后的市场哪个品牌做的好,都是由品质来决定的。

再次后面的若干年,生产制造业将会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生产智能化,并且开始试点设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升级人机智能交互系统、大量使用生产机器人、数字化控制、智能物流、仿真制造工艺的优化、自适应监测控制等全新概念的生产系统。加强集团化管控、设计、制造及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最终实现智能化管控,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

加上国家在互联网技术上非常成熟,故汽车上的AI功能日显雏形,相信未来几年智能驾驶会有较大的发展,但同样传统发动机强驽之未,除了小排量发动机和少数高档车上的大排量发动机外,其它可能会渐渐退出舞台。。。

故在此大环境下,车企已经别无选择,除了努力向前,不然就是等着大浪淘沙了,所以2025年国产车辆的品质会有非常大的改善,甚至会出现大量出口的情况。

这些是根据行业体系发展规划报告总结出来的,确实我国的汽车这几年的突飞猛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做为已入行20年,看着汽车行业日益壮大的汽车人,还是很自豪的,同时也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酷车技术控


2020-2021总市场还会持续下跌。2022年有可能会是转折的一年,真正的复苏需要到2023年。至于复苏后的报复性增长可能要到2024或者2025。我将2020-2025大致划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2021):二三线车企将走入生死存亡之秋

明后年下跌速度会放缓,中国汽车总市场应该能守住2000万/年这个底线。这个量级的市场,养活10-20家车企问题不大。目前年销量能达到百万的车企也不过10家左右。但是总市场的缩减势必会加剧竞争,厂家将进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就看谁的家底硬。因此在未来的两年,国内汽车市场尾部车企将大批量被淘汰,二三线合资品牌也将退出国内市场,比如今年退出的铃木。

第二阶段(2022-2023),头部车企瓜分国内总市场。国内汽车市场可比喻是一桌菜,可是菜单上只有20道菜(2000万总市场),经过第一阶段后,很多人离席了回家吃(铃木、福特、捷豹路虎、菲亚特、标致、现代起亚、宝沃等),有的可能撑不到这顿饭开席就饿死了(众泰、华泰、夏利、海南、力帆、奇瑞等)。按桌上剩下的人的饭量看:大众两兄弟要吃四道菜,通用和儿子五菱要吃三道,丰田两兄弟要吃两道,本田两兄弟也要吃两道,日产也要吃一道,奔驰宝马都各想吃一道。剩下国产几个兄弟,吉利、长城、比亚迪、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上汽、广汽都不想饿肚子。新上桌的特斯拉也要吃饭。蔚来、威马、小鹏、理想智造等等还排队等着上桌。

在第二阶段菜已经上桌,大家各展神通,有人换长筷子,有人换大碗,能吃多少就看本事了。这个阶段对于头部车企将是一种褒奖,淘汰掉尾部车企,蚕食二三线车企份额后,价格战将会放缓,头部车企的销量和利润都会上涨。当前年销量能到200万的车企,只有南北大众两家,但在第二阶段末期,头部车企年销四五百万都有可能。随着2022年合资股比放开,合资资本一定会继续加注砝码。这将促使第三阶段到来。

第三阶段(2024-2025),走出国门,探索海外市场。国内汽车市场这张桌子上的饭吃不到,或者吃的不香。一定会有人想着换张桌子。海外市场中欧洲市场、北美市场都发展成熟不好进入,但毗邻国内市场的东南亚市场、印度市场、俄罗斯市场,都值得开发。中东局势不稳定,但依然值得冒险进入,那里土豪众多。南美城市化率极高,消费潜力巨大,适合国产车发展。非洲有我们很多小兄弟,虽然贫穷,但随着我们帮助他们改善基建,汽车市场将会在探索中发展起来。

以上是个人预判的三个阶段。国内汽车人应该立足长远,关注公司内出口业务相关岗位(CKD,SKD,整车出口),外语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技能。无论合资股比放开还是将来走向国外市场,都将会有很大用武之地。



TL改装社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讲2025年国产车质量能靠得住,我觉得国产车现在车辆就很靠得住。从车企来讲,由之前各系合资车在国内卖的风生水起,国产车被冠以低质、低价抢占市场,到现在德系、日系越来越强势,但同时法系败落、韩系降价至跟国产车差不多、美系也是销量严重萎缩,国产车哈弗、吉利、奇瑞、长安等依然很有规模、有口碑、有价格,说明国产车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是靠得住的,质量靠得住、口碑靠得住,才能换的现在的生存;

从每一次车展、到新品发布、到新技术亮相,国产品牌一点都不落后,都不差。特别自动驾驶、AI、新能源,国产车在不断地拉进与国际车企的差距,甚至有领先。

再一个,国产车纷纷推出自己的高端车型,领克、魏、星途、红旗等,也都在被消费者接受,卖出了量、也卖出了价格。

在新能源领域,互联网车企的进入,带来的新思路、新理念,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资本投入也是无法比拟的,比如蔚来、小鹏等都卖出了溢价,品牌也纷纷得到认可。

因此,国产车一定会越来越好,到2025年,地位肯定会发生更大变化的。


AA行走的蜗牛


如果继续这样外貌协会,不思进取,永远是进口车合资车占领主导市场,核心的变速箱技术没有,哪怕买人家壳子企业也毛用没有[捂脸][捂脸][捂脸]四驱就不用说了


用户6899382311223


现在大多数车主还是会考虑合资车,即便是我们熟知的奔驰威霆其内件还是国外进口的,若是再过5年,恐怕国产车还是很难达到用户标准


汽车内饰达人


不用2025年,现在大点的国产车企就已经很靠谱了,卖车得相信群众的眼光,销量高德车次不了


水灵石


我相信不用到2025年国产车就已经崛起了,哈佛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踩到什么了


现在的国产车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吉利、长城、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一线国产品牌的产品品控已经越来越靠谱。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优势,国产品牌在某些车型(比如SUV车型)的国内销量上已经反超合资品牌(具体可以查阅国内汽车销量排行榜)。但是要讲国产车全面崛起并且进入世界市场(尤其是欧美日发达国家市场)还为时尚早,毕竟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国际汽车巨头在资金投入、科技研发、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赶上的。好在国产品牌车一直在埋头追赶,而且差距越来越小;只要保持这种势头,国产品牌汽车全面崛起终会实现。另外,现在汽车生产制造正进入由传统门源燃油车向新能源与内燃机混动车再向纯新能源驱动车(如:电力、纯氢、光能汽车等)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种技术上的跨带,正好能够抵消一部分传统汽车大牌的积累优势,给国产品牌汽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