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爬行30年,她成四川宜賓最“牛”女老闆


倘若在你孩提時代,正值四處奔跑認知世界的時候,將你手腳束縛,置於床榻,你將來的生活會是怎樣?3歲便下肢癱瘓的潘遠香給出了答案,她的勵志故事讓人熱血沸騰。


起床、洗臉、刷牙、“爬”到牛場、喂牛……天色微暗,川南茶鄉小鎮人們還沉睡在夢鄉之中,而潘遠香已經開始了她一天忙碌的生活。


命途多舛,書不屈人生


3歲那年,連續幾天的高燒,讓潘遠香成為一名雙下肢癱瘓的肢體二級殘疾人。小小的籮筐墊上柔軟的墊子,便是那時候潘遠香的活動範圍了,籮筐裡的生活一過就是四年,當她以為生活就這樣黯淡地過下去的時候,意外又發生了。


7歲那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讓險些喪命的潘遠香在情急之下學會了用手“走路”。兩次意外沒有奪走潘遠香的生命,卻激發了她超乎常人的毅力,她比常人更渴望外面的世界。


10歲才勉強上小學一年級,學習和生活對於潘遠香而言,都比常人艱難許多。別人做一遍就完成,她卻要付出數十倍的努力,但她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我在想,我哪一天才能出去,外面究竟是什麼樣子?”她時常看著山那頭思考。為了能夠走出去,潘遠香每天將鞋子套在雙手上,蹚過河流,爬過高山,夏天滿手泡,冬天滿手瘡,從小學、初中到職中畢業,她用雙手丈量著走過的每一段路程。


2003年職中畢業後,潘遠香先後學習了電腦和會計知識,做過家裝設計,辛辛苦苦攢了一點錢,買了房子,有了屬於自己的未出世的寶寶,一切似乎向著美好的結果而行。然而命運彷彿和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原本應該沉浸在生活的喜慶之中,丈夫卻在她懷孕期間離家出走,杳無音信。但是這些都沒有擊垮潘遠香,她獨自撫養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讓命運所壓倒。”


歷經磨難,築“牛”人傳奇


2006年,懷揣著當小老闆的夢想,潘遠香把房賣了,並借錢建起了養鴨場,不想卻遭遇禽流感,倒虧了幾萬元。2010年,潘遠香又借錢養起了雞,但缺乏經驗,養殖成本太高又虧本了。


兩次創業失敗,都沒能打消她的創業夢。2012年,善於琢磨的潘遠香,看準肉牛商機,毅然決然回到家鄉,準備大幹一場。因為是“新手”,她就四處跑、請專家、學技術、做總結,經驗越發豐富,技術越來越熟練。2013年初,潘遠香向親朋好友借了40萬元,從遼寧買回42頭架子牛,在政府的幫助下她建起了養牛場,因為她養的牛品質好,她成功打開宜賓西門塔爾肉牛市場。


2014年,為擴大養殖規模,潘遠香又向朋友借了30多萬元,從遼寧買了83頭架子牛,買了飼料,還聘請了兩名飼養員。然而借的錢只是“杯水車薪”,潘遠香犯難了,善於琢磨的她就想怎樣能夠聚集周圍農戶的力量?她想到了成立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讓農戶一起參與養殖。由她承擔一半的養殖成本,養殖戶交一半的保證金,肉牛出欄後由潘遠香按合同保底價格收購。這樣,每頭牛農戶能賺3000元左右,每個家庭至少養了三頭牛,一年下來,平均每個家庭能夠增收上萬元。


於是,她靠著一雙手,“爬”村入戶動員農戶,但鄉親們都不相信潘遠香,多次無功而返。為了讓鄉親們相信,她讓村支書和畜牧獸醫站站長在籤養殖合同時做見證人擔保,並帶領鄉親們去養殖場參觀,很快便有村民找潘遠香簽訂養殖合同。養殖場集中飼養和農戶代養的經營模式,不僅讓潘遠香一下子解決了資金壓力,也帶動了農戶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自強奮鬥,樹巾幗榜樣


就這樣,養牛場的規模越來越大,潘遠香的名氣越揚越遠。如今,潘遠香的養牛場佔地面積3800平方米,擁有西門塔爾肉牛130餘頭,職工12人,年收入100萬元以上。同時,她還帶動了56戶村民共同創業,其中貧困戶27戶,殘疾人43人,使每戶每年增收10000元以上。她用堅強和樂觀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四川省自強模範”“四川青年五四獎章”“CCTV三農創業致富榜樣”“中國好人”“第四屆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銅獎”……一個個榮譽稱號是她成功路上的一個又一個腳印。


40歲的她,也曾自卑哀怨過,但擦乾眼淚後,依然樂觀地堅持走下去;她也曾失望迷茫過,但黯然神傷後,用瘦小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她用行動證明了“殘疾人同樣可以有所建樹”,闖出了一片屬於她的新天地。


當你每天在抱怨生活不如意時,只能徒手爬行的她卻用雙手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之路。


雖半身殘疾,但一生堅持本心,她讓所有人都自愧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