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餐廳“恢復堂食”,外出就餐一定要注意這些!

近日,南寧市多部門聯合發出倡議,號召全市各餐飲服務單位及廣大市民積極踐行“公筷公勺、分餐分食”,並做到節儉用餐,綠色用餐,拒食野生動物。3月28日、29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餐飲店瞭解到,倡議發出以來,不少餐飲店積極踐行,市民也通過自身行動在踐行著文明就餐的理念。

點擊查看倡議原文→@南寧人,聚餐請用公筷公勺,這份文明用餐倡議請收好

南寧餐廳“恢復堂食”,外出就餐一定要注意這些!


走訪:

多數餐飲店能分餐分食 間隔就餐

3月28日,記者來到民族大道旁的航洋國際購物中心。儘管是下午1時了,但此時商場餐飲區仍有不少市民在就餐。不少餐廳都打出了“恢復堂食”字樣,一樓的必勝客餐廳,商家打出了“隔桌就餐,不接受大規模聚餐”字樣,食客們就坐的位置,也自覺空出了一張桌子的距離。在四樓的幾家連鎖餐廳,商家同樣要求隔桌就餐。

南寧餐廳“恢復堂食”,外出就餐一定要注意這些!


在中越路三品王粉店,前來吃粉的顧客不少,進店測過體溫後,大夥都自覺拉長排隊間距,餐廳規定每桌只能坐一人,為防止食客對向而坐,還在另一側座位上貼上了透明膠布。

3月29日中午,記者在古城路一帶走訪餐飲店,東葛古城路口一家快餐店內,就餐的顧客自覺隔開來坐,並沒有對向共餐的情況出現。“我們要求顧客相隔1.5米以上就餐,而且必須是獨桌,以及同一個方向。”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食客安全著想。在另一家港式牛雜店,店內要求同時就餐的上座率控制在50%以內。

不足:

“公勺公筷”習慣養成還需時間

採訪中,部分商家坦言,“隔桌就餐”已成為店裡的常態,食客對此也比較認可。但對於“公勺公筷”的踐行,普及力度還需加強。

在盛天地商業街,一家泰國餐廳就做得比較到位。在顯眼位置擺放了“使用公勺公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爭做餐桌上的‘光盤族’”等字樣的溫馨提示,“非常時期,公勺公筷的使用,會讓食客們更安心。”一名店員說道,“光盤行動,更是長期以來踐行的用餐理念,拒絕不必要的浪費。”

南寧餐廳“恢復堂食”,外出就餐一定要注意這些!


在新民路廣西桂太二旗下的八桂金龍寨,商家考慮到特殊時期,等位區暫時不設公用茶水壺,需要的顧客可以告知店員取用,在該店就餐,鄰座也建議相隔1米以上,並建議食客用餐儘量減少談話交流。

不少商家坦言,在全市發出的文明用餐倡議之前,商家就已經自覺要求店內就餐自覺間隔距離,不過在倡議書發出後,更多的商家和食客踐行著文明就餐的理念。

食客:

儘量在家吃飯 外出就餐安全第一

作為一名商務人士,市民廖先生往時一週有6天的時間是在外面應酬,在外吃飯已經是常態。如今,他幾乎推掉了一切應酬,儘可能天天都在家吃飯。“說真的,非常時期,能不在外就餐,肯定不在外吃。”廖先生說,一般的家庭聚餐,他也選擇在家張羅,並且都使用公勺公筷。

當然,也有不少市民坦言,正常的家庭用餐,很難做到公勺公筷,“畢竟都是自己家人,在天天在一起吃飯。”市民陳女士坦言,不過她也覺得,如果有親友來家裡,還是備上公勺公筷比較穩妥。

南寧餐廳“恢復堂食”,外出就餐一定要注意這些!

採訪中,記者也瞭解到,除了商業餐飲,像一些單位食堂,也已經開始分餐分食。在自治區一家單位上班的藍女士說,年後上班到現在,單位食堂雖然開放,但不提供堂食,員工們都是拿著飯盒去打飯,然後再回辦公室就餐。“雖然一開始有些不習慣,但大家都表示理解,而且吃得也安心。”

大學生小孫說,目前學校還沒開學,不知道開學後,就餐習慣會不會也有所改變。看到倡議書後,她表示很贊同, “不僅是疫情期間這種特殊情況,在平時外出吃飯的時候,採用這種方法既乾淨安全。近期我有看到部分酒店正在宣傳使用公筷公勺,我十分贊同這種做法。”

專家:

公勺公筷、分餐分食有必要 特殊時期新風尚

針對文明就餐的倡議,記者也採訪了我市社會學專家謝金甫教授。謝金甫對此頗為認可,他認為,倡導書倡導的是一種餐飲文化的文明風尚,因為餐飲是交叉感染的一種途徑,吃飯的時候使用筷子夾菜時容易感染,使用公勺公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此外,面對面坐時呼吸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果同向而坐呼吸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這樣既可以避免一些呼吸道的交叉感染,在目前的特殊形勢下,無論是“公勺公筷”還是“分餐分食”,這都是餐飲文化的一種文明風尚。

謝金甫表示,這樣的倡議,非常有必要,特別是這個特殊時期,同向而坐的做法能夠有效地杜絕呼吸道的交叉感染,同時又讓復工後的集體就餐能以實施,民以食為天,如果不能吃飯工作就無法進行。復工之後工人們的午餐是不方便回家吃的,所以不可避免會出現聚集就餐的情況,所以特別有必要規範大家的就餐的行為規範。

他建議,倡議的實施應該從各單位的食堂開始,因為單位食堂是有組織的,食堂首先應把就餐時桌椅的擺放規範,同向擺放,大家就餐時就坐自然就變成了同向,沒有破壞大家的行為習慣,同向而坐的習慣也自然就形成了,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個帶頭作用。營業的餐館、酒店也可以這樣做,由一些機構去引導,餐館和酒店在餐桌的擺放上也做一些調整,同向擺放,這樣對倡議的執行也可以起到一個保障作用。

長期以來,集體就餐時就餐人喜歡邊吃邊聊,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行為習慣,邊吃邊聊最方便的就是面對面就坐,倡議和這個習慣矛盾,但特殊時期,為了自身的安全,也為了社會的安全,我們應該暫時放棄原有的飲食習慣,做到規範地飲食,暫時放下一些並沒那麼重要的習慣和愛好,去養成倡議書中提及的這些好習慣,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習慣是根據人的不是根據場景的,如果在家也習慣用公筷,在外面就餐時自然也會習慣用公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