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前言

1840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它像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帝国主义列强的无耻、贪婪争先恐后地涌了出来,一发不可收拾。此时的中国也处在一个反思自身、寻求图强的思想启蒙阶段,一个重要的思想,也是最恰当的解决方案适时出现了,那就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反制西方列强。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自强之路艰难而缓慢,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魏源著《海国图志》


· 《海国图志》 ·



早在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开始组织编纂介绍西方国家先进文化、科技的《四洲志》,主要是通过翻译西方的书籍和报刊。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1841年,受投降派的诬陷,林则徐被道光帝革职,发配新疆伊犁,行前将《四洲志》未完书稿交与其好友,也是一同抗英的魏源,希望他将其完成,能广泛地打开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了解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林则徐(左)与魏源(右)


1842年魏源书成,定名《海国图志》,书中详细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西方列强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等。在书的序文中,魏源就给出了编纂此书的目的:“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然而,这部逐渐增补至百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在发行后的二十余年间均未起到启蒙开化国人的目的。究其原因,一是反对的声音不断,书中高度赞扬了没有君主、民主共和的制度,这在满清一群腐朽的人中是大逆不道的;二是书的发行量很小,销售量就更少的可怜,一年也卖不出去几本。

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如此闲置,连后来为书作序的左宗棠都痛心不已:“书成,魏子殁,廿(二十)余载,事局如故。”


· 《望夏条约》与《黄埔条约》 ·



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是同英国打的,但当时鸦片贩子可不只是英国人,林则徐的销烟也大大损害了美国的鸦片贩子的利益。当中英签订条约,英国获得巨大利益后,美国便坐不住了,立刻要求最惠国待遇,要求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

1844年6月,美国派特使顾盛与满清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夏村进行谈判。美方软硬兼施、讹诈胁迫,无所不用其极。耆英就是签订《南京条约》的满清代表,他屈服于各方压力,宣称“一视同仁”,于7月3日与美国签订了《望夏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与英国享有同等的权利。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望夏条约》英文版本


换句话说,除了英国通过战争获得的割地、赔款外,美国均获得了同等权利,而且有些方面获得的更多,对中国的危害也更大。比如协定关税,中国若想变更关税需与美方商议;再如美国的舰船可以到中国任意港口“巡查贸易”,严重侵害中国的领海权。而《望夏条约》中看似很不起眼的一条规定,日后却成为了帝国主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

法国也如法炮制,开来战舰,采用恫吓、讹诈等手段,法国公使拉萼尼胁迫耆英,于10月24日在广州黄埔的一艘法国兵船“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至此法国也获得了通商、关税,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顾盛、耆英与拉萼尼


· 一个起因两个借口 ·



中美《望夏条约》规定12年后稍可变更修约,话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1854年,《望夏条约》还没到12年,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先到了。

虽然《南京条约》中并没有可修约的规定,但这不妨碍英国无耻地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约,要求开放全境通商、鸦片贸易合法等等。

现在我们回看当年被帝国主义蹂躏的满清,每一次在最初还是会硬气一下的,“外强中干”不敌“船坚炮利”,终被打得落花流水、割地赔偿。这次也是,清政府断然拒绝了英国的修约要求。

两年后的1856年,《望夏条约》与《黄埔条约》12年期满的时候,清政府又拒绝了美国与法国的修约要求。清政府拒绝修约也就成为了西方列强再次发动侵略战争的起因。

这个时候对英、法来说时机非常成熟,为了争夺黑海出海口,英、法刚刚打赢与沙俄的克里米亚战争,腾出手来侵略中国。随后英、法又各自得到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与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确实非常牵强。1856年10月初,一艘全是中国船员的中国船只——亚罗号,自厦门开至广州,停泊在黄埔。该船的主人是香港华人方亚明,因为该船曾被海岛掠走,为防备清政府无力剿灭沿海海盗,该船就登记在英国香港皇家殖民地当局(事发时登记效期已过),且悬挂英国国旗。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西方反映亚罗号事件的绘画(注意:此船上一个英国人都没有,而绘画故意画成中英两国人冲突的场景)


10月8日一早,60余名满清官兵以搜寻海盗的名义登船,与船员发生冲突,争执中扯下了英国国旗,并且拘拿了12名华人船员。英国随即强烈抗议中国侮辱英国国旗,要求释放船员并道歉。时任两广总督叶名琛质问英国领事,为何干预一件由中国巡捕在一艘中国人所有的停泊于中国港口的船上拘拿中国人的案件。英国于是扣押一艘中国商船作为赔偿要挟,相持良久之后,叶名琛于22日释放该12名船员,但是拒绝向英国道歉。

再看法国,1852年有一个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来到中国,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传教,他勾结当地土匪欺压百姓、奸淫妇女,1856年2月被西林知县张鸣凤依法处死。当英国试图扩大侵略战争,向法国提出联合出兵时,马神甫事件(也称西林教案)也就成为了法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马神甫画像,后面是描绘其被处死(在站笼中站死)的场景


· 两大战争阶段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满清政府可谓内忧外患全面爆发,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正轰轰烈烈的展开,牵扯了清军大部分的军力,一时无力分身帝国主义的入侵,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与应对。

纵观整个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分为两大战争阶段:

一是从1856年英国海军向广州发动进攻到1858年联军抵达天津附近海域,签订《天津条约》为止;

二是从1858年爆发第一次大沽口战役,到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止。


· 奖章记录的罪行 ·



战后英、法照例为罪恶的侵略战争创立奖章,颁发给参与者。而这奖章在成为历史罪证的同时,也记录下了战争的过程。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国创立了“第二次中国战争奖章”(Second China War Medal),用于奖励参加1857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海军与陆军人员。奖章的正面是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期的侧面头像,头像两侧书写“维多利亚”和“女王”;背面为棕榈树下堆砌的盾牌、绞盘、锚、鼓、军旗、枪支和海军加农炮,上方拉丁文意为“以武力祈祷和平”,下方标注“中国”。

法国创立了“1860年中国远征纪念章”(Commemorative medal of the 1860 China Expedition),是1861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创立的,用于奖励给所有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法国士兵和水手。奖章正面的边缘一圈宽4mm的月桂花环,中间为拿破仑三世头戴月桂花冠的左侧面像,头像左右书写“拿破仑三世皇帝”;奖章背面边缘的一圈与正面同为宽4mm的月桂花环,花环内为一圈文字,含义为:1860年中国远征,中间为四行文字,书写法军参与的四个主要战役的地点。此外,奖章的绶带上用中文刺绣两个大字——“北京”。

英法奖章中都记录了各自参与的主要战役,把它们串起来也就展现出了那场战争的全貌。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国第二次中国战争奖章的全部勋条,记录了英军参与的主要战役


先来看英国奖章,按惯例英国在创立奖章的同时也建立装配在绶带上的勋条,勋条的内容往往是战役的地点、时间等。第二次中国战争奖章共建立了六种勋条——China 1842(中国1842,授予同时参加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人)、Fatshan 1857(佛山1857)、Canton 1857(广州1857)、Taku Forts 1858(大沽口1858)、Taku Forts 1860(大沽口1860)、Pekin 1860(北京1860)。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法国1860年中国远征纪念章背面记录的法军参与的主要战役


再看法国奖章,虽然法国从1856年战争爆发开始就全程参与了,但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建立的奖章却是奖励给1860年远征的,因此在奖章背后只记录了四个战役地点——TA-KOU(大沽口)、CHANG-KIA-WAN(张家湾)、PA-LI-KIAO(八里桥)、PE-KING(北京)。


· 战争经过 ·



英法联军在广东发起战争,由水路北上,路线与十几年前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几乎一致,只是野心更大,没有止步于南京,直奔天津大沽口,从北塘登陆后,一路打至北京。接下来,我们且根据奖章记录的信息来看一下战争经过。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两次鸦片战争侵略者行进路线对比


1856年10月23日,英军借亚罗号对广州进攻,发起第一次广州战役,后因兵力不足,于次年1月撤出珠江内河等待援军。

1857年7月1日,卷土重来的英军打响了佛山水道之战,再度入侵。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佛山水道之战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轰广州,发起了第二次广州战役。中方防御兵力共约3万人,由两广总督叶名琛统领。参战英军共4729人(含印度部队800人),法军950人。29日联军即占领城墙,次年1月5日联军入城,烧毁近三万间房屋。中方战败,伤亡约450名士兵和200平民,联军死亡15人,113人受伤。叶名琛被俘,押解至印度加尔各答,次年死在了那里。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表现叶名琛被俘情景的英国绘画


1858年4月联军军舰开至大沽口外,咸丰皇帝一面命清军在天津、大沽设防,一面派直隶总督谭廷襄为钦差大臣前去交涉。英法无意谈判,加紧军备。5月20日联军30余艘军舰炮轰大沽炮台,驻守清军奋力还击,谭廷襄弃守逃跑。大姑炮台设施陈旧、简陋,不敌联军猛烈炮火,最终失陷。

26日,英法联军溯白河而上,抵达天津城郊,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前往天津议和,在英法联军的威逼恫吓下与列强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条约》签订场景


条约主要内容:一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二是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三是向英、法赔款白银600万两;四是扩大领事裁判权;五是基督教、天主教可进入中国内地传教。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告一段落。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批准《天津条约》的谕文译文


第一次大沽口战役惨败后,咸丰皇帝授曾大败太平天国的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负责京津一带的防御。僧格林沁重建了被英法联军毁坏的大沽口炮台,极大地提高了防御能力。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僧格林沁


帝国主义贪婪至极,英法并不满足于《天津条约》所获得的赔偿与特权,蓄意利用换约之机挑起战争,他们拒绝清政府在沪换约的提议,于1859年6月集结20余艘舰船开至大沽口外。清政府照会英法公使,允其在北塘登陆,经天津到北京换约,随行人员不得超过二十人。被英法断然拒绝,坚持要将军舰溯白河而上开至北京。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僧格林沁重建后的大沽口防御工事沙盘


6月25日,联军舰队向大沽炮台发起猛烈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激战一昼夜,击沉英舰4艘,毙伤联军400余人,迫使其仓皇败退。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近代中国军队在反侵略战争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请读者回想一下前文中英国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所创立的奖章,并没有1859年大沽口这场惨败战役的勋条,想必是不想留下这份伤痛与耻辱的记录,也更凸显了帝国主义的傲慢与无耻。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笔者摄于大沽口炮台遗址


联军在大沽口惨败的消息传至欧洲,传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法国拿破仑三世的耳朵里,在英法统治阶层引起一片哗然,叫嚣要占领北京,对中国实施大规模报复。

1860年2月,英法大规模增兵,英国派出一万五千余人,由额尔金作为全权代表,英军司令为格兰特;法国派出七千余人,由葛罗全权负责,法军司令是孟托邦。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格兰特(左)与孟托邦(右)


4月,联军占领舟山。5、6月份,英国占领大连湾,法国占领烟台,封锁了渤海湾。咸丰皇帝认为此前大沽口的胜利会让英法也有讲和的意愿,一面谕示僧格林沁“不可仍存先战后和之意”;一面派人同英法讲和。这个想法在如此大军压境之时,显得十分幼稚。自然也没有建立抗战到底的决心,更没有充分动员军民誓死抵抗。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维多利亚女王、咸丰皇帝与拿破仑三世


可能是因为总是见识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僧格林沁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认为英法只擅长海战,不擅长陆战,肯定不会直接登陆作战。他弃守北塘,专守大沽。

英法从沙俄公使那里得到北塘未设防务的情报,于7月30日登陆北塘,联军一万八千余人没有遭遇任何抵抗。接下来几天,他们修建战壕,展开陆战,8月14日攻陷了塘沽。转而袭击大沽,咸丰皇帝命僧格林沁离营撤离,大部分清军经天津撤至通州。

联军全面袭击大沽口防御要塞,最先冲进防御要塞的是英国的罗杰斯中尉(Robert Montresor Rogers)和列兵麦克杜格尔(John McDougall),他们因此在战后获得了英国奖励给战斗英雄的最高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8月21日大沽口陷落,英军死亡14人,48人受伤,法军不详。清军100余人阵亡,300余人负伤。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联军所拍大沽口要塞陷落后的景象


8月24日,英法占领天津,咸丰帝急派桂良赴天津议和。获胜的帝国主义自然更加贪婪,他们要求增加赔款、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并且要各带1千人赴北京换约,被清政府拒绝,联军挺进北京。抵达通州南面的张家湾时,咸丰再次怡亲王载垣议和,英国派出的谈判代表是处理亚罗号事件的,时任英国驻广州领事的巴夏礼。在联军攻入广州时,也是他带队抓住的叶名琛,后来负责管理广州城。谈判再次破裂,此时僧格林沁犯了第二个错误,他将巴夏礼一行39人抓捕,送交刑部。

9月18日,联军一万人与僧格林沁的三万军队展开战斗。最终,蒙古铁骑不敌大英骑兵,清兵走卒不敌法国步兵,联军先进的大炮也打乱清军阵脚。清军大败,1500余人战死,损失大炮80门。英军仅死亡20人,法军仅死亡15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表现张家湾战役中法军在葛罗指挥下大破清军的法国绘画


9月21日,在攻陷通州后三日,联军在通州西北的八里桥又与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精锐的蒙古铁骑一遍遍地自杀式冲锋,敌不过先进的洋枪洋炮,清军大败,僧格林沁率先逃走,清军伤亡1200余人(另有资料显示战死5000余人)。英军死亡2人,29人受伤。法军死亡3人,18人受伤。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表现八里桥战役的法国绘画


9月22日,咸丰皇帝携皇后慈安、懿贵妃慈禧等以北狩为名,逃亡热河避暑山庄。


· 火烧圆明园 ·



咸丰帝北逃以后,已经没有军队进行抵抗了,联军首先控制了京郊,10月6日联军占领了圆明园,仅遭遇20几个守园太监的抵抗。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复原的圆明园全景图


联军随军的一位牧师在他的日记中写到:“我第一次走进圆明园的时候,他使我想起童话故事中的仙境,再也找不到与之媲美的花园了,法国所有皇家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次日,联军在咸丰处理国事的正大光明殿成立临时指挥部,英国的额尔金、格兰特,法国的葛罗、孟托邦四大罪魁齐聚于此。当日联军就开始了肆无忌惮地掠夺,约两万人整整抢劫了两天。10月9日,联军撤出圆明园。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表现联军占领圆明园的法国绘画


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

10月16日,清政府释放了扣押的39名人质,但这39人中,仅有18人是活着的,另外21人归还的是尸体,并且有一些是残肢、尸块。其中一个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据说他的尸体归还时共七、八块。这极大地激怒了联军,当日决定焚烧圆明园。从现在的史料来看,法国人当时反对焚烧圆明园,做出焚烧决定的是英国人额尔金和格兰特。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国额尔金(左)、法国葛罗(右)


10月18日凌晨,额尔金和格兰特下令焚烧圆明园,3500名英军开始实施这一令人发指的罪行。大火足足燃烧了三天,无数瑰丽的建筑被毁,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

额尔金的父亲就是当年劫掠希腊帕特农神庙的罪魁,他雇佣300余名工匠,用一年的时间拆下神庙60%以上的雕塑,装满200箱运至伦敦。父子两代强盗,对两大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犯下旷世罪行。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军火烧圆明园情景的绘画


从目前的掌握的史料来看,法国人没有参与火烧圆明园,尽管他们最先进入圆明园、最先抢劫圆明园,但是他们反对焚烧,不是惋惜这人类历史的瑰宝,而是觉得意义不大、没有必要。正如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谴责的那样:“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将它付之一炬”。

但广义上的“火烧圆明园”,不仅仅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三山五园,还包括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等等,想必这里面就一定有法军参与的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60年英法联军完整进攻路线


10月24日、25日,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弟恭亲王奕訢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为:一是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二是增开天津商埠;三是增加《天津条约》的赔偿金至800万两;四是允许西方传教士租买土地、修建教堂;五是允许外商招募华工。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照片从左至右为奕訢、格兰特、额尔金


· 渔利的帮凶 ·



也许是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给国人留下了太深刻的伤痛,以至于提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很多人都会认为只有英法两国对中国实施了侵略,实则不然。

美国与沙皇俄国全程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并没有出兵在正面战场。但他们时而充当调停者,时而出舰助威,时而充当间谍,时而趁机掠夺,无所不用其极,不费一兵一卒从中渔利、贪婪无耻。《天津条约》甚至都是先同俄、美签订的。

如果说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受益者,非沙俄莫属了。那边英法战场获胜,这边沙俄武力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再加上中俄《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共从中国获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三个法国。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


· 后记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才真正意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性,次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阴差阳错地警醒了日本人,开启了日本的民智,成为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推动力量。据说最初是日本海关在中国商船的罚没物品中发现了此书,如获至宝的日本人大量翻刻,仅在1854至1856年间就有二十余个刻本。此书在日本国内大量流传,成为了日本人“开眼看世界”的启蒙教材。

当年北洋水师留学欧美的管带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日本同窗几乎人手一本《海国图志》,不知在甲午海战的战场上他们可曾幡然醒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