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農民文化教育 促農村經濟發展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實現祖國復興崛起的重要基石,農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顯得極其重要而迫切。同時,加強農民思想文化教育,幫助他們增強幸福感、活得有尊嚴,也是下面高鄉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

抓農民文化教育  促農村經濟發展

杏園村文化廣場展示村民書畫作品

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底蘊,是凝聚人心、調動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創造性和美化心靈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各種矛盾相對集中的今天,保證農村在“變革中不變向”“變革中不變質”,就必須重視抓好先進文化的傳播工作,育好傳播群體,用好傳播媒體,不斷提高先進文化的導向力和塑造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必須有文化,有知識,教育便是造就新農民的必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下面高鄉經濟獲得較快發展,但農村的教育仍然很落後,文化生活、文化產品相當貧乏,農民素質仍有待提高。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豐富農村文化產品。

抓農民文化教育  促農村經濟發展

校園一角

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民的特徵是有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提高農民素質,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對農民進行思想文化教育,其目的就是在農民轉型過程中“思想先行”,為紮實培養社會主義新時代農民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

農村是農民生產生活的主要地方,因而堅持對農民進行思想文化教育,以新型的文化理念為指導,以文化促文明,以文明促發展,打造鄉風文明的新農村,是下面高鄉加強農民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環。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提高了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增強了農民的文明觀念,就抓住了構建新型農村的核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