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等国封国,虾场确认停工!鱼虾价格上涨成定局?

全球新冠疫情严重,已有逾6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疫情“告急,全球新冠疫情告急,多国开始禁止粮食出口,粮食价格也发生异动,近期饲料原料价格也不断上涨,全国饲料企业陆续发布涨价信息。

此外,受疫情影响,多国水产养殖企业生产、业务、出口活动处于低潮阶段,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企业的订单因取消、缺货、缺少原材料等原因,锐减35~50%。

厄瓜多尔、印度、泰国、越南、阿根廷、沙特、加拿大是我国虾类主要进口国,近期,印度等国由于他们本国”疫情“的原因,实行”封国“政策,进入封锁状态,波及全球虾价。而据了解,当前我国福建地区对虾存塘仅1成,市场需求以30-40头为主,流通量增加,30-40头虾价格上涨4-7元/斤;广东汕尾、湛江、广西地区餐饮逐渐恢复,市场流通量增加,价格上涨2-3元/斤。业内人士预测,上半年国内虾价有望保持高位坚挺运行。

印度等国封国,虾场确认停工!鱼虾价格上涨成定局?

水产品是优质蛋白质,能提高免疫力,吃鱼虾抗疫,鱼价价格将上涨?

印度等国封国,虾场确认停工!鱼虾价格上涨成定局?

印度等国封国,虾场确认停工!鱼虾价格上涨成定局?

五国宣布限制部分粮食出口

“全球粮荒”要来了吗?

近日,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此外,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国也纷纷限制本国粮食出口。

这是否会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少数国家限制出口,其行为是短视的,会加剧区域不平衡。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体上是过剩的,世界粮价一直低位运行,而疫情的蔓延虽然会对国际物流运输造成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全球粮食生产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

而美国农业部数据也证实,稻米和小麦这两种在全球贸易最为广泛的粮食,今年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2.6亿吨这一历史新高,远超全球的总消费量,预计最终将有4.7亿吨的剩余。

随着疫情蔓延,是否还会有更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李国祥认为,越南禁令或许是出于优先满足供给国内粮食的需要,但对于很多粮食出口国来说,不一定都会效仿。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各国政府在新冠危机期间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导致全球粮食和食品的短缺,进而影响粮价的稳定。

越南:多个水产品出口停滞不前!订单量下降35%-50%!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尤其是2020年三月上半月,越南水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出口活动正在遭受严重影响。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企业的订单量下降35%-50%。

据海关总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2月底,越南全国水产品出口额超过9.91亿美元,同比下降近11%。其中,对中国市场的水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44%,对欧盟的水产品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20%,对东盟、韩国等其他市场的水产品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4%和9%。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和正在对交通运输、旅游、零售、股票市场、快递、物流等多个经济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之前,水产品生产经营及进出口活动也不可避免受其影响。不仅对中国市场出口活动,而对其它市场出口活动也同样遭受影响。

截至2月底,越南虾类出口额仍同比略增2.6%,达3.83亿美元,主要鉴于日本市场仍保持稳定,进口额仍同比增长16%,而对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37%,对欧盟出口额同比下降15%。

眼前,尚未进入旺季,虾类原料短缺,企业无法以所需价格购买原料虾类。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仍十分复杂。虾类企业目前集中于以下两个基本措施:开展财政资源配置以同养殖者和客户一起度过这一阶段,确保订单;对市场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某些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和韩国市场。此外,企业正在等待并希望到四月份,对中国虾类出口活动将恢复,到时候将通过海运方式进行正贸出口,以确保市场稳定。

印度:几个州的虾企业向媒体证实,在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后,工厂已经关闭

印度卫生部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新增3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达724例,其中死亡17例,治愈出院66例。

从3月25日起印度进入为期21天的全国封锁期,期间印度全国范围内所有非必要的商业活动都将暂停,学校关闭,禁止所有公开聚会,任何违反规定的人将面临最高两年监禁和高额罚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