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安家,拼音为ān jīa,汉语词汇。有平静安稳之家;使家庭安乐;安顿家庭;安家费等意思。

在“买房”这件最现实的事件中,《安家》用最专业和浪漫的笔法书写了中国人的时代心境,也一并呈现出了最丰富鲜活的社会图景。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而“家”这个字最开始的甲骨文形态是“屋里养了一头猪”,对古人来说,蓄养生猪正是定居生活的标志。虽然后来汉字几经演变,但字形却始终没有太大变化。可避风雨,食能果腹成为我们祖先对家的全部幻想。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对于这个丰富又抽象的文化概念,落实到现实中,最直观、也最原始的标志便是房屋。电视剧《安家》选择房产中介这个载体去讲述,不同人如何在上海这座城市找到自己归属的故事。

“房产中介”社会后的图景

“中介”近两年的名声都不太好,网上“黑中介”的事迹更是层出不穷,这部剧一边通过小红帽和阿拉丁等指出不靠谱中介的相关弊病,一边又展现出确实有像安家天下这样一心一意为顾客着想的房产中介。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一方面《安家》为更多人重新审视这个行业提供了生动的材料。从行业的切入视角,这部剧的专业性体现在了更多故事和表演的细节之中,包括产调、岗前培训等,一个个租房买房案例都在重新厘清偏见。

另一方面也有科普教育的意义,在与房有关的“人生大事”上提供了更多具有启示性的线索。作为房产中介人员,如何做到服务的专业与精致,最关键的是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作为购房的客户如何找到自己真实的诉求,不会被盲目的带节奏,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多组关系的探讨,不仅有夫妻关系,还有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等等,一个小小房屋中介所展开的是社会的丰富图景,让这部电视剧能够实现对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覆盖。

与大多数行业剧关注医生、警察和律师等多少算精英人士的职业不同,房屋中介在现实中可能会受到更多偏见,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以及折射出的人生百态,则让这部剧关注的主体更具有现实味道,以及可信度。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大多数国产行业剧都热衷于将人物塑造成“万能”角色,但《安家》并没有如此,每个人都在特定职业框架内展开叙事,甚至都有比较明显的“缺点”,从徐文昌的“软弱”到房似锦的“无情”,再从谢亭丰的“老油条”到王子健的“假精致”,或是为了想开单窘境百出的小楼和九八五……但与此同时,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掩盖不住,反而这种性格的多面性才让他们显得更加生活,也更贴近生活。

家叙事,比想象中宏大又平凡

相比之下,以房产中介为主角的新剧《安家》,胜在孙俪罗晋的演技不太碍眼,又戳到了“中国人买房”这个幺蛾子多、被拍得少的话题,至少前两集还挺新颖。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直到原本老实人的男主被绿,原本雷厉风行的女主以“又一个樊胜美”的称号登上热搜,被出轨的原配一巴掌扇到卖给小三房子的中介脸上……

  眼看着行业剧的设定,跳进家长里短、绿帽狗血的老套路,熟悉的味道又来了。

  好好的行业剧,怎么又开始洒狗血?

一方面从女主角身为中介的专业度。

  店长抢店员单子、中介自掏腰包改造二手房、上班时间给客户连打十几个电话、让孕妇住刚装修完的房子等情节,都被质疑过太悬浮。

  以“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自称的王牌销售,平常连随身带遮阳伞的细节都能考虑到。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可在卖奇葩“跑道房”时,却只顾着用情感攻势打动钱少事多的客户,连个基本的“楼道面积不算在内”都没提,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

另一面是改编之后,该用什么撑起足足延长了五倍的集数。

 《安家》把集数延长到了53集,前两集还算精彩,用一个连环单把两个有特殊需求的家庭串起来

  留沪的清贫博士夫妻,该不该为了二胎拼命换大房子;

  节省了一辈子的公婆全款买房,该不该放怀孕儿媳的名字;

  当中国人对房子的执念和纠结,在两对配角上拉满,虽然有用力过猛之嫌,可好歹是个“国产剧里终于有穷人为生计发愁了”的苗头。

  谁知道从第三集开始,就渐渐释放出“5分钟卖房、30分钟办公室斗嘴”的注水信号。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而最感动的一个场景莫过于,深夜的包子铺,严伯夫妇买了宫蓓蓓家原先的房子。他一边用力揉着面团,一边说:“来上海十多年了,老觉得是飘着,现在,总算是生了根了。明年,明年就好了,明年你就负责在家带孙子。”严阿姨拌着肉馅嘴角满是笑意。这个房子是他们辛劳半生的成果,是他们儿子的新房,也是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但更重要的是,《安家》中,主人公疗愈的不仅是自己,更是那些偏离家庭生活正轨的人。剧中的阚先生要给第三者买房,却被徐文昌阻止,这既是作为一名朋友的劝诫,又是作为一名房产中介的良心。现实主义中的浪漫精神在这部剧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带海清饰演的博士看星空,还是徐文昌拒绝掉为小三买房,剧中展现的都是对一代人精神家园的重构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此心“安”处是吾“家”,《安家》在现实主义带来哪些新世界?


  这部剧的切入视角虽然是行业,但已经超越了行业本身的局限,成为一个既关照专业人士对行业准确呈现的想象,也考虑多数观众的普遍情感诉求,既讲房屋中介的工作,又讲每个人的“家”。

  

在更多年轻人“安家”的路上,这部剧浪漫的现实主义精神也起到了更多精神抚慰的作用。这种调整,在冲突至上的当下,不仅让整个电视剧市场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创作,更在变化中的行业里呈现出了某种稳定甚至于“不变”的创作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