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則天,歷代文人墨客該如何評價,我們的開國領袖這麼說

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佔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鑑》,對武氏嚴厲批判。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佔據主導地位後,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后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那麼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都留給後人怎樣的印象呢,我們都來看看歷代文人墨客怎麼說

關於武則天,歷代文人墨客該如何評價,我們的開國領袖這麼說


崔融:英才遠略,鴻業大勳。雷霆其武,日月其文。灑以甘露,覆之慶雲。制禮作樂,還淳返樸。宗禮明堂,崇儒太學。四海慕化,九夷稟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嶽。巍乎成功,翕然向風。(《則天大聖皇后哀冊文》)

沈既濟:太后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后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通典》引)

陸贄:後收人心,擢才俊,當時稱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李絳:後命官猥多,而開元中名臣多出其選。

劉昫:①觀夫武氏稱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報先帝之恩,衛吾君之子。俄至無辜被陷,引頸就誅,天地為籠,去將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讒,古稱其毒;人彘之酷,世以為冤。武后奪嫡之謀也,振喉絕襁褓之兒,菹醢碎椒塗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婦之恆態也。然猶泛延讜議,時禮正人。初雖牝雞司晨,終能復子明辟,飛語辯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時憲而抑倖臣,聽忠言而誅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舊唐書》)②龍漦易貌,丙殿昌儲。胡為穹昊,生此夔魖?奪攘神器,穢褻皇居。窮妖白首,降鑑何如。 《舊唐書》

關於武則天,歷代文人墨客該如何評價,我們的開國領袖這麼說


魯宗道: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歐陽修:夫吉凶之於人,猶影響也,而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於兇者有矣;為惡者未始不及於兇,其幸而免者亦時有焉。而小人之慮,遂以為天道難知,為善未必福,而為惡未必禍也。武后之惡,不及於大戮,所謂倖免者也。

司馬光: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稱職責,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

洪邁: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而巫蠱之禍,羅織之獄,天下塗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後世聞二武之名,則憎惡之。

孫承恩:力乘陽剛,才濟陰慝。運用四海,驅使百辟。今古大變,宇宙窮兇。虐熖一時,穢名無窮。

關於武則天,歷代文人墨客該如何評價,我們的開國領袖這麼說


李贄: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愛民為念如武氏者乎?

趙翼:①古來無道之君好殺者,有石虎、符生、齊明帝、北齊文宣帝、金海陵煬王;其英主好殺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廿二史札記》)②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然則區區帷薄不修,固其末節,而知人善任,權不下移,不可謂非女中英主也。 《廿二史札記》)


翟藹:武氏以一婦人君臨天下二十餘年,是不比於母后之稱制者,而直自帝自王也,此其智有過人者。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關於武則天,歷代文人墨客該如何評價,我們的開國領袖這麼說


宋慶齡: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難看出武則天也是個好妻子。

毛澤東: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崔瑞德:對於這位敢於推翻李唐皇室並像男人一樣潑辣地實行統治的女人,儘管儒家歷史學家都進行惡毒攻擊和抱敵對態度,但是武曌顯然具有特殊的才能,對政治具有天賦,並且非常善於操縱宮廷的權力結構。她之所以能非凡地攫取到權力,是由於她的傑出的才能、堅毅的決心和識別人的能力,再加上她的冷酷、肆無忌憚和政治上的機會主義。她對敵人和對手錶現出的殘忍和報復心,這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