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看《罗小黑战记》能n刷,但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再也不想看了?

firesteal


这个很正常。

因为,观众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带着某些心理预期去观看一部影片。

如果观众当时当下的心理预期能够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满足,那么,该影片就值得N刷;反之,看一遍都觉得浪费时间!

除此之外——

①对于同一部影片,不同的年龄阶段观众的心理预期差异巨大。



比如说《大话西游》,十几岁的时候看这部电影,看到的是无厘头,津津乐道的是影片中搞笑的台词;四十岁时再看,品味到的却是生活的艰辛与现实的残酷……

②对于同一部影片,不同心境的观众需要获取的反馈也不同。



以《阿甘正传》为例,喜欢音乐的观众痴迷于影片中的经典配乐;热恋男女看到的是阿甘对于珍妮的真挚感情;感性的观众看完影片后喟然长叹;理性的人则会认为“万事万物皆由其内因推动”……

以此类推,因观看者的性别、职业、地域、文化等存在差异,导致不同观众对于同一部影片的心理预期与审美需求千差万别。

通俗的讲就是——某一部影片,你看得津津有味,别人却嗤之以鼻;别人强烈安利给你的影片,你却觉得一般般……



综上,

题主能够n刷《罗小黑战记》,从侧面说明:

影片中温馨的场景与治愈的画风,符合你当时当下的心境;你对影片的心理预期,也能从《罗小黑战记》中获得满足。

同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影片,可能不太符合你现阶段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观看完影片之后,也无法产生有效的反馈与共鸣。



最后,谈谈我自己观看这两部电影时的感受:

《罗小黑战记》上映的时候,我带着女儿一起去的影院。影片结束,回家的路上,女儿问我:“风息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我思考了一下,很认真的回答道:“好人会做坏事,坏人会做好事。当好人做坏事的时候,他是坏人;当坏人做好事的时候,他是好人!”

女儿年龄小,我不奢望她能看懂影片或者听懂我说的话,但是,通过这部电影,我和她都达到了各自的心理预期。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我一个人去影院看的。后来又在IPTV上看了一遍。热血、浪漫、感人、洒脱,整部影片充满了活力与激情,绝对值回了七十元的iMax票价。

结语

俗话说得好: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心境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环境不同,对于同一部影片的审美需求与心理预期自然不同。

看电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没必要人云亦云。

毕竟,从消费的角度来看,电影只是一件特殊的商品而已。花钱买高兴,您看过了开心就行!


影视乐之者


两个电影的故事和叙事节奏不同才导致的不同结果吧。

《哪吒》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电影剧本,,所以电影中需要借助各种矛盾冲突来提升哪吒的情绪,也会让观众根据剧情去担心和惊喜,所以整场电影看完之后观众都会觉得很累,消耗了太多的情绪就不会再刷第二次了。

而且《哪吒》是一个系列电影,是国内封神榜大电影系列中的一部,所以剧情会非常的好莱坞,有良好的视听效果,但是除去视听音效,只剩下故事情节就不是特别吸引人了,毕竟哪咤的故事我们从小到大看到了很多改编的作品,所以就看这个剧情是否有创新,能真正吸引人了。

而《罗小黑战记》是一部比较温馨治愈的电影作品,电影中采用平缓叙事的节奏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让观众跟着电影的情绪慢慢的往上升,直到电影最后把大家的情绪都升华而宣泄出来,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结尾的煽情恰到好处的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暖,所以这也是能让人N刷的资本。这样的叙事节奏比较接近日本的治愈电影,比如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和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喜欢这种画风的人,在需要治愈自己的时候才去看,毕竟现在社会压力太大,需要很多的治愈。








有名导演


为什么你看罗小黑战记能n刷,但是哪吒再也不想看了?


Directarrow


其实我跟你是一样的感受,因为当时这部电影在大约有50亿票房吧,感觉好像每个人都看过的一样,就有很多人把这部电影吹捧得很厉害,本来是一部好电影,但被人们这样的反反复复的吹捧,各种剪辑的短视频,小视频都在全网热播,就没那种萌新的兴趣了。


雨苼影视剧


因为哪吒剧情吧我感觉是有点强行制造压抑的气氛,看一次还好但是二刷的话就会觉得没意思


吃肉丸的图图


哪吒的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看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也是冲着改编剧情以及动漫特效去的,哪吒电影改编合理,但剧情简洁,也属于那种看到开头基本就能猜到结尾的,看过一遍后,一般自然不太会有二刷三刷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