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病”又犯,屢試不爽的“老藥”卻讓他吃出了中風

老陸今年60歲,平時身體狀態不錯,就是三年前得了房顫。不過,老陸這房顫也不天天犯,隔一段時間犯一次。記得第一次犯病時,老陸心裡“撲騰撲騰”地“鬧騰”了快兩個小時,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房顫,醫生讓老陸口服了心律平,很快心裡不“撲騰”了,再做心電圖顯示轉復正常。老陸高興地回家了。

“老毛病”又犯,屢試不爽的“老藥”卻讓他吃出了中風


後來又反覆犯過幾次,到醫院處理跟第一次一樣。再到後來,一旦發作,老李也懶得去做心電圖了,自己買了心律平按照以前經驗口服,也能轉復緩解。漸漸地,老李對自己的病越來越有經驗。只要心裡“撲騰”就自行服用心律平,連醫院也懶得去了。這樣的日子維持了兩年。

“老毛病”又犯,屢試不爽的“老藥”卻讓他吃出了中風


後來,心律平效果不明顯,老陸再去醫院,醫生改用胺碘酮,效果不錯。此後,老陸家裡常備胺碘酮,聽說胺碘酮副作用大,老陸也不常吃,按老陸的話說就是“見好就收”。有時候犯起病來,忍一忍,過一天半天也能自己緩解。

“老毛病”又犯,屢試不爽的“老藥”卻讓他吃出了中風


最近,老陸心裡又“撲騰”了,按照經驗,老陸先是忍,結果忍了三天還是沒有忍過去,老陸決定按照經驗自行服用胺碘酮。還好,第五天老李心裡就不“撲騰”了,看來這藥還管用。“久病成良醫啊!”老陸在牌桌上和牌友們聊起自己的病時感嘆道。想想鄰居老李因房顫服華法林腦出血的事,老陸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治療房顫的專家了。“到醫院不也就這麼吃藥治療嘛”,老陸補充道。老陸今天心情特好,不光因為房顫再一次治好,而且手順,竟連和了三把牌。突然,牌友們發現和牌後的老陸兩眼發直,口角歪斜,嘴裡嘟嘟囔囔說不清楚話了,身子也向一側癱軟下去。

“老毛病”又犯,屢試不爽的“老藥”卻讓他吃出了中風


老陸被診斷為大面積腦栓塞送進了搶救室。原來,房顫持續超過72小時,心房內就很容易形成血栓,這時候如果立即轉復,心房恢復收縮就會把血栓隨血液“射”出去,造成腦栓塞、腸繫膜動脈栓塞、下肢動脈栓塞等嚴重的突發急症。老陸在房顫之後持續忍了三天,心房內已經形成血栓。等藥物發揮作用,房顫轉復,心房收縮恢復,老陸就“中彈”了。所以,臨床上對於這種超過72小時的房顫患者,往往採取先抗凝三週再轉復的策略,就是為了防止類似栓塞發生。老陸的悲劇告訴患者朋友,房顫的治療不能憑患者的經驗,要按照不同的情況做專業的不同處理。

“老毛病”又犯,屢試不爽的“老藥”卻讓他吃出了中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