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兵團陷入包圍真不冤,司令惦記辦軍校,副司令、參謀長都不在

黃維兵團陷入包圍真不冤,司令惦記辦軍校,副司令、參謀長都不在

淮海戰役中,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並肩作戰,經過阻擊、包圍、殲滅三個階段的23天浴血奮戰,在安徽蒙城雙堆集地區包圍殲滅了從桐柏山區來援的黃維第12兵團。該兵團是蔣介石中央軍頭號嫡系精銳兵團,下轄4個軍加1個快速縱隊,大部分是美械裝備,總兵力12萬人。其中的骨幹部隊就是陳誠“土木系”起家的老本兒——第18軍。

黃維兵團陷入包圍真不冤,司令惦記辦軍校,副司令、參謀長都不在

黃維兵團骨幹也曾屢屢被包圍

這個第18軍及其前身整編第11師,在解放戰爭中也曾3次陷入重圍。1947年5月初,該部與張靈甫整編第74師等一起重點進攻山東,剛剛進駐新泰地區就被華東野戰軍4個縱隊包圍。但該部提前發覺危險,立即向附近的邱清泉第5軍等靠攏,連夜打通了與友軍之間的公路聯繫,殲敵無望的華野部隊在第二天也只能撤圍而去。

1947年7月,華東野戰軍再次集中4個縱隊圍殲駐紮在南麻的整編11師,但該師師長鬍璉反應迅速,很快以南麻為中心,在附近的村莊和大小山頭構築了密集的地堡群,並在外圍設置了鐵絲網、鹿寨等障礙物,加上突發暴雨,嚴重影響了攻堅作戰,致使該部連續堅守5天,一直等到了援軍到來。

黃維兵團陷入包圍真不冤,司令惦記辦軍校,副司令、參謀長都不在

1947年9月,華東野戰軍再次集結了3倍的兵力,在山東曹縣以南的土山集包圍了這個老冤家。胡璉就彷彿沉船裡的耗子一樣,又提前預知了危險,迅速轉入防禦,大量構築堅固防禦工事。華野激戰兩天都未能奏效,加上援軍步步逼近,最後只能再次將其放過。

黃維兵團為何頻頻失誤

但是,在淮海戰場上,這支部隊的運氣似乎完全用盡了,先是在危險面前反應遲鈍,一步步走入中原野戰軍以河川堡壘組成的包圍圈;後來又因猶豫不決而斷送生機,錯過了第一時間南下靠攏李延年兵團的可能;最後,忙中出錯選擇了“臥底將軍”廖運周充當突圍先鋒,不但突圍計劃被大亂,還送給了中原野戰軍5千生力軍和數十名火炮。

黃維兵團陷入包圍真不冤,司令惦記辦軍校,副司令、參謀長都不在

那麼,昔日對危險如此敏感的第18軍,為何升格成了第12兵團後反而遲鈍呢?

該兵團司令黃維已經長期脫離部隊,而且也根本無心在這支部隊裡常幹。黃維作為黃埔軍校一期生和抗戰時期的第18軍老軍長,論資歷和學歷,擔當兵團指揮重任是綽綽有餘。但其在抗戰後期就脫離部隊,從事青年軍培訓的工作;淮海戰役前,一直都在籌建陸軍大學,並打算在教育戰線徹底紮根,對於第12兵團司令的任命,其更是多次明言“最多幹6個月”。

該兵團副司令胡璉率領整編11師、第18軍等部在山東、中原等多個戰場東征西討、戰功赫赫,因此在第12兵團組建時,其以為自己是板上釘釘的司令人選。不料,該兵團當時正好歸華中“剿總”司令長官白崇禧指揮,白對於胡璉的桀驁不馴早就十分不滿,堅決反對其統領兵團。最終,常年在南京坐辦公室、戰功遠不及胡璉的黃維擔任了兵團司令。胡璉對此非常不滿,一怒之下便以父親病重為由離開了部隊,回老家一呆就是3個月,直到兵團被包圍才匆匆返回。

黃維兵團陷入包圍真不冤,司令惦記辦軍校,副司令、參謀長都不在

除了胡璉不在軍中外,該兵團參謀長蕭銳隨軍至蒙城後也因病離職,副參謀長韋鎮攝等都是初臨戰場,被圍後自然連連舉措失當,挑選突圍部隊時選上個地下黨員師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黃維兵團陷入包圍真不冤,司令惦記辦軍校,副司令、參謀長都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