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是中国人定的,还是西方人定的?为什么和洋历时间相近?

qSy112233864喜乐孩子


你这里提出了洋历,不知道是什么历。还有人提出了干支历,更是不知所云一派胡言。

只有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阴历就是根据月圆月缺来制定每个月的时间,直观。阳历就是根据日出日落来记录一天的时间,准确。

但是,阴历不能准确表达一年的时间,阳历不能直观表达一月的时间。

于是就有了融合二者的阴阳历。

中国采用的就是阴阳历。

那个说干支历的哥们,说的是纪年,又弄不懂中国古代纪年的基本方法手段,所以发明了干支历这个概念。历法只是为了记时间。

简单说吧,抬头望明月,看月圆月缺,最容易记住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也有缺陷,那就是,十二个月圆月缺,与真正意义上的一年,从日出日落为一天的角度衡量,差距很大很大。

所以我们聪明的先人发明了一种方式,用月圆月缺的方式记录每个月的时间,初一十五,大家一说就明白,抬头一看就清楚。然后用颁历的方式告诉大家,今年有没有闰月。

闰月就是每隔几年就加上一个月,这样就跟日出日落的一个回归年基本对上了。

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采用19年7闰的方式,很准确了。

我们是农耕民族,需要根据日历来指导农作,所以颁历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农耕。古代颁历是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天子为诸侯颁历,也就是给他们个月份牌,告诉他们初几播种,初几收割。

古人就知道几时几刻春分秋分,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清楚,太阳升起的早晚、天长天短是有一个回归周期的。古人把这个周期分成24等份,每个等份叫一个节气,相当于我们围绕太阳公转的15度。所以今天你看电视,主持人告诉你今天几时几分几秒是什么节气,就是说地球此时到了这15度,非常准确。

二十四节气根据的是太阳历,我们聪明的祖先,采用阴阳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同时满足举头望明月知道初一十五、记住节气播种收割不误农时的需要,很了不起吧?

现在,我们都用阳历。用阳历我们能大致知道节气,比方说,上半年5号前后一个节气,21号左右一个节气,下半年,7号左右一个节气,23号左右一个节气。二分二至大家都能记得请,清明节基本都是4月5号,这些都是因为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阳历。


chiyinqi


中国人民的祖先定的,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国人民的祖先定的,四大发明。地动仪。都是中国人民的祖先定的。


用户姜爱国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祖先们智慧的结品。产生于我国的黄河中游地区。经过两千多年的萌芽`探索、总结,到公元前132年就已定型。二十四个节气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准南子》一书中。国家首届向全国推荐的优秀传统文化图书《中华二十四节气》一书中有详细解读。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回归年划分的,属阳历的范畴,与之相配合的还有七十二物候,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物象变化为参考依据的。这里的节和气是两个概念,每月一个节气,一个中气。前面的叫节气,后面的叫中气,合起来叫节气。二十四个节气有三个时间概念,一,节气点,指交节气那一刻,二,节气日,指节气到来的那一天,如清明日,三,指从上一个交节点到下一个交节点的这十五天。二十四节气虽然只有四十八个字却包含了天地物象的诸多信息,是纯自然现象的定位。这是华夏古代农耕大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节气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妙不可言。希望大家多了解传统文化中最重要和伏秀的内容,传承好中华文化。




白云蓝天绿草地


这是我们的华夏文明,只有中国有。就像那么多宗教,只有炎黄子孙的道教,讲过三魂七魄的理论,超越任何文明,还有所谓的科学,感觉是在进步,实际大部分人类的智慧和身体都在倒退,你们小时候学的物理化学几何,还有微积分能用多少,还有你们学的外语,关键每天能遇到外国人交流吗?很多事情都在本末倒置。



广布通神坛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1][2]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3][4]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6]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7]


三僚风水传承


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计算了一年的具体时间长度,这种算法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计算方式,可以说它的算法比农历要早的很多,它们之间的用法和面对的人是不同的呢。

二十四节气是准确的计算地球公转的时间的,这个是非常精确的计算方式,对于大众老百姓来说,也是没办法具体生活中应用的。而农历更偏向于大众老百姓的应用,记录日期。


炎戌先生


二十节气,是我国特有,肯定是我国先人制定的,不是国外西方人定的。为何会与洋历时间相近,那就要对历法来源有所了解才弄得明白清楚了,也要对历法概念不混淆才可。比如阳历阴历干支历,新历旧历皇历,公历农历,中历西历洋历。


我国人历来重视阴阳说。并把太阳定为阳,月亮称为阴,以观察太阳运行而制定的历法称为太阳历,简叫阳历。以观察月亮运行而制定的历法叫太阴历,简叫阴历。以干支纪时而制定的历法叫干支历。新历旧历是以一时间点划定,之前的叫旧历,之后的叫新历。我国以1911年民国前称旧历,以后叫新历。1911前是皇朝,历法由皇家定,那时由皇家制定的历会叫皇历。中国的历法叫中历,中国之外的叫西历或洋历。农历是我国特有的,是阴阳合历。公历是现世界通用的,实质上是从阳历改造而成的。历法用于纪时,各有特点,有的也有共通的,所以有人分辨不清。


历法是按一定法则,组合年月日时等计算单位,构成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以供计量时间之用。从古之今,世界各国通用的历法,种类繁多,如古埃及历,古巴比仑历,古希腊历,犹太历,儒略历,格里历,伊斯兰历,印度历等,我国有阳历,阴历,农历,干支历,以朝代论,有夏历,周历,汉历,唐历等

我国古人很早就会观察太阳月亮的运行,并依此而制定阳历阴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依据阳历而定的,所以从阳历看节气误差不大,较固定,仅有前后一天之差,易记。从阴历看差异就大,不易记。现在使用的公历,又可说新历,或洋历西历格里历,其实质就是从太阳历改造而来,其前身是儒略历,儒略历也是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与我国的阳历很近似,所以,我国使用的节气时间与公历非常接近。这也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


树德汉硕


当然是我们旧祖先发明的,我们有五千年文化历史,


手机用户25167669440


农历也叫阴历,是按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计祘的历法。二十四节气是按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推祘的,和阳历同步。是农耕不可少的参照物,是我国古代先民从实践中摸素,观侧制定的本土历法,又经过历代历法家不断改近而非常科学实用的历法(时间表),由其在黄何流域,在西安非常准确。


品山10351003190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史上的老农或庶民根据时令,生产劳动经验而发明的,特别适合黄河流域,也就是说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结晶。如四立为气侯四季的开始,二分,二至,芒种,谷雨,霜降,白露,暑相连,小大寒等等,表示天长短,天寒暖,作物播种收获状况及时间。

总之二十四节气为中国之发明。[玫瑰][玫瑰][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