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秦帝國:金戈鐵馬之仁心大道

大秦帝國:金戈鐵馬(第三部),作者孫皓暉。

讀這套書,目前最大的感觸就是:書寫國家興亡,同時,是在書寫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使我感受到了,戰爭、權謀、理想抱負、才能在過去所學的歷史中的片面。

讀到燕王姬平與樂毅君臣謀國圖強,變法練兵,討伐齊國復仇。

待到燕軍攻至齊國僅剩即墨、莒城、孟嘗君封地薛邑三城。樂毅採取化齊入燕的策略,仁心仁政感召齊人入燕,三城不攻自破。除了不爛殺戰俘、不擾平民、不侵佔民田外,下面是樂毅的幾個例子:

春耕之時,燕軍遠遠守望,時不時還會有農家出身的士兵跑過來幫即墨農人拉犁撒種,田野裡竟洋溢出一片難得的和氣。每每在這時,即墨城會擁出一個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嘶啞著聲音長長地呼喚:“三兒,春耕於野,你卻到哪裡去了?”“我兒歸來兮!魂魄依依——”耕田的農人們驟然之間面如寒霜,冷冷推開幫忙的燕軍士兵,赳赳硬氣地走了。

五月收割,燕軍在田邊“丟棄”了許多牛車。一班農人高興地喊起來:“燕人真好!幫我牛車也!”遂用牛車拉運割下的麥子,忙碌得不亦樂乎。當此之時,恰恰有族中巫師祭拜穀神而來,一路仰天大呼:“燕人掠齊,千車萬車,回我空車,天道不容!”農人們恍然羞慚,紛紛大罵著燕人賊子無恥強盜,憤憤將燕軍牛車掀翻在水溝裡。

這恰逢其時的大呼,正式後來成為齊襄王田法章時安平君的田單,謀士魯仲連兩人的計策。

此時,田單正是即墨的守城大將,也是臨危受命,據燕軍六載而大勝。

齊國沒有滅國,有楚國的強力支援(擔心燕國成為之前的齊國要吃掉自己),也有燕國國內的不和諧,當然也離不開齊國人復國的強烈意願。

但是,樂毅的攻心之戰,正是上賓伐謀。如果燕王姬平在堅持幾年或者繼位者能繼續執行樂毅的戰略,怕是鹿死誰手還是兩說。

讀書,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