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唯才是舉令看曹操的用人原則,他為何反感清流名士?

阿軍視野


曹操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在政治上他最有名的措施就是唯才是舉。這是他總結歷史得出的結論。

他有時反對清流,是他認為有能力就要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這也是很正確的。

大眾因三國演義及戲曲,對曹操有很多汙衊和誤解,只有毛主席,魯迅,歷史學家呂思勉等反對這些觀點。

舉大家最熟悉的挾天子以令諸候來說,誰能回答皇帝能令那個諸侯。

再說曹操的“名言”:寧吾負人,毋人員吾,試問,誰聽到的?

每個誣陷的事件都讓人可笑。


復活的馬克斯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看似簡單,但如果深入地分析,這一問題實際上牽扯到了魏國的興亡以及晉朝政權的建立。

對於曹操這個人,歷來褒貶不一,讚揚他的人說他提倡節儉,任人唯才,批判他的人說他殘暴嗜殺、欺男霸女。在這些複雜的表象背後,實則折射了曹氏的出身問題:曹氏出生於寒門,也正是這個原因,促使了曹操不計出身唯才是舉,並因此埋下了魏國滅亡的隱患。

  • 曹操劇照


曹操為什麼唯才是舉?目的是為了鞏固曹魏政權

嚴格來說,要說曹操鞏固曹魏政權並不妥當,因為曹操死後,才由曹丕稱帝建立了魏國。然而曹操雖然到死都沒有稱帝,但其實已經與一國之君無異。《三國志·武帝紀》記載: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可以得知雖是西漢名相曹參之後,但此時家境早已沒落,他的父親曹嵩被宦官曹騰收為養子,可以說,曹操是地地道道的寒門出身。在東漢末年,社會上已經形成了諸多豪門世族,這些豪門大多都是服膺儒教的,整個上流社會都被豪門所壟斷。而史書記載曹操“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就是在講曹操不服膺儒教,與其他豪門截然不同。


  • 曹操祖父曹騰


在當時,整個漢朝的統治階級幾乎被豪門世族所壟斷,而出身寒門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得到豪門世族的認同,而這些豪門世族都是服膺儒教的,因此,要想取代劉氏,曹操首先就要摧毀這些儒教豪族的根基。

那麼很顯然,在啟用人才的時候,曹操就會盡可能避免啟用那些豪門世族出身的人,轉而從寒門之中尋找人才。當時整個社會普遍採用徵辟制度,也就是通過一個人的“道德名聲”來決定是否讓他當官,而有道德名聲的人,幾乎都是豪門世族。那麼很顯然,曹操不可能還是依靠“道德名聲”來用人,於是轉而尋求“才能”。

曹操曾先後三次頒佈《求賢令》,在《求賢令》中明確提出,要求各地方的官員,對於人才舉薦,只需看中是否有才能即可。曹操為什麼這麼做?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這樣能為他網羅到許多被遺落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政治立場所迫。曹操出身閹宦之家,不可能得到豪門世族的擁戴,所以轉而尋求寒門的支持。

曹操為何反感名士?因為名士是他奪權的阻礙

其實所謂的清流名士,或許都很有名,但大多未必是清流。而這些名士既然能成名,要麼本身就是出自豪門世族,要麼就是豪門世族的附庸。他們本身從立場上來說,就與寒門出身的曹操不對付,除了少數人會因為曹操權勢而歸附之外,大多數都是在反對曹操。


  • 名士代表孔融


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團結在袁氏周圍,袁氏“四世三公”,是典型的豪門世族,但後來袁氏為曹操所敗,這些人又開始轉而支持司馬氏。

司馬氏雖然不及袁氏顯赫,也是世代相傳的豪族,世代服膺儒教,事實上,自兩漢以來,袁氏、司馬氏這樣豪族勢力可謂根深蒂固,遍佈全國各地,這些豪族大都以“家學淵源”自居,世代傳承儒教經典,奉行儒教“君臣、父子”那一套名教禮法。

而所謂的清流名士,跟豪族實際上是一群人,他們反對曹操奪權,曹操自然也就對他們很反感。

晉篡魏:豪門與寒門斗爭的結果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曹操是個非常有魄力、有手腕的人,他的用人制度,不僅打破了豪族對仕宦的壟斷,更發掘了一大批被埋沒的人才。但也因為如此,他只看才能不看品德,使得一些道德敗壞的人身居高位,同時也導致豪族們利益大損,進而奮起反抗。

豪族的這種反抗,當曹操仍然在世時,會斂其鋒芒,但當曹操死後,反撲就會變得十分猛烈。因此,這些人一起支持司馬氏,而司馬懿又是個堅忍陰毒的人,生性殘忍、行事毒辣,本身就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 鷹視狼顧司馬懿


此外,就在曹操死後,有許多原本歸附曹操的寒族,為了更大的利益,於是背離了原來的立場,投靠了司馬氏,就比如賈充。賈充也是寒門子弟,其父是魏國名臣賈逵,然而賈充卻背叛了曹氏,向司馬氏投誠,甚至親手安排了刺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殺了高貴鄉公曹髦,為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結語

曹操為何任人唯才是舉,反感清流名士?行文至此,相信各位已經有了答案。曹操的出身,就註定了他的政治立場會與傳統的豪族站在對立面,所以,他必須灌輸一種與漢朝以來的儒教豪族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豪族壟斷官場權力,那麼曹操就要另行啟用寒門士族,自然就必須唯才是舉。

曹魏政權成功建立,這意味著曹操所代表的的寒門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這種勝利只是暫時的,除非曹操的繼任者都跟他一樣雄才偉略,否則遲早會屈服於勢力根深蒂固的豪族。果然,在曹操之後,曹魏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也就為司馬氏奪權提供了可趁之機。

司馬氏篡魏,從任人唯賢變成任人唯門第,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是在開歷史的倒車,但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去看,這又是一種必然。當時豪門世族的勢力過於強大,要瓦解他們的壟斷,並非一個人能完成的,也一朝一夕之功。曹操有很多缺點,但他在用人的理念上,是值得稱讚的,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不容於天下所有的豪門世族,所以人亡政息,只在史冊上留下了一聲長嘆。


臥聞海棠


這主要要從曹操的出身和經歷找原因。

1.曹操出身於宦官世家,曹操的父親曹嵩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雖然家勢顯赫,可是在當時卻很受世家子弟的排擠,都說他是閹宦遺醜,可以說這在曹操心中埋下了很深的陰影,也是他有時覺得自己不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的原因,所以他內心深處是討厭那些清流名士的,從他後期的一些行為,比如用人的不拘一格,不在只用世家子弟,而是唯才是用,像放蕩不羈的郭嘉深受曹操的信用,曹操自己也娶了歌妓出身的卞氏為妻,就是他內心深處有些打破那些清流名士的言論束縛的願望。

2.清流名士在曹操逐步掌握漢朝實際權力中起到了很大的阻礙的作用。像孔融就多次揭露曹操謀奪權力的企圖使得曹操名譽受損,且孔融名望很高,使得曹操一時陷入被動,讓曹操很是難堪嫉妒,最終孔融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而後曹操在一步步擴大自己是勢力過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清流名士的反對,就連自己的心腹謀士荀彧都反對自己稱魏公,所以曹操內心深處不信任這些清流名士,進而變得反感。

3.清流名士的一些言論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自身狂備不堪。

像禰衡見曹操完全就是在賣弄,最後引起曹操的反感,將他送給劉表,最後被劉表部將黃祖所殺,像楊修之流弄出的雞肋之說,完全就是買弄聰明,擾亂軍心,這也使得曹操反感一些清流名士。

從以上幾方面,可以看到曹操在用人上為什麼討厭用這些清流名士的原因。


閃電侯爵


我是華夏長河五千年,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這讓曹操的陣營中人才濟濟,治國有荀彧,出謀劃策有賈詡,郭嘉等,猛將有典韋,許褚等勇將。可以說這個政策奠定了曹操在三國的位置。但曹操為何反感清流名士呢?個人認為無非有幾點原因。

首先,曹操為人疑心甚重,從那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可見一斑。對於清流名士,這類人更在乎名聲,所以,不會對曹操這樣性格的人會忠心不二,所以雖然有才,但是不是忠於自己,有可能就是埋在身邊的雷,作為曹操,自然不會信任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會信任這樣的人了。

其次,清流名士一般都比較遵從原則,換句話說比較死板。但是在亂世之中,哪有單一的原則顯然是不合適的。戰爭中,戰機稍縱即逝,哪能一味考慮策略,戰爭的本質是戰勝敵人,方法不重要,結果才重要。所以清流名士的原則可能只能添亂,多於幫助。

再次,所謂清流名士,皆是自命清高之人,這樣的人重名不重利。容易桀驁不馴,而一般這樣的人是不容易被駕馭的。而曹操此人控制慾極強的一個人,是不可能放任自己的收下不聽從自己的指揮的,所以,曹操並不喜歡這樣的人。

綜上所述,曹操的性格,多疑,控制慾強,註定了曹操雖是唯才是舉,但不會喜歡桀驁不馴難以控制的清流名士的。


華夏長河五千年


漢末亂世之起,曹操得天時之利、世家拱衛,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區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餘黨基本被曹操掃清,這也意味著曹魏政權已經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無不感慨道:“今天下雖未悉定,晉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間,曹操連下五道詔令,分別是《論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賢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214年)、《選軍中典獄令》(214年)和《舉賢勿拘品行令》(217年)。從這些詔令來看,曹操言辭愈發懇切,充分體現出了他“唯才是舉”的執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擁中原地區,有著極為雄厚的人才儲備;再加上曹操對人才破格提拔,導致大批人才有了晉升之機,於是曹魏政權的實力愈發強大,已經遠超吳蜀兩國。

正因如此,沈約在會在《宋書》中感慨:“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基於這個論調,不少讀者便難免認為:曹操頒佈唯才是舉令,直接促進了曹魏政權的興盛。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評價過分拔高了“唯才是舉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侷限性

在漢末三國之際,有一個政治派系始終活躍,這便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籍士族集團。亂世來臨之際,荀彧認為潁川是“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故而帶領家族之人來到冀州。時冀州易主,袁紹取韓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遂轉投於曹操麾下。

不久之後,曹操自領兗州牧,同時採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將漢獻帝迎至許都,由此走上爭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許都便是潁川屬下的一個縣城。藉此之便,荀彧向曹操舉薦了不少潁川籍謀士。裴松之注引《彧別傳》記載:“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

在這裡,荀彧向曹操推舉了13位賢才,他們日後都成了舉重若輕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趙儼、鍾繇、陳群等共計9人,皆是出自潁川。不難發現,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依舊沒能脫離地域上的限制。這也難怪潁川士族集團,能隱隱壓過譙沛武將集團,成為曹魏政權中的主導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協性

不僅如此,曹操通過唯才是舉,並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與之相反,曹魏政權選拔人才入仕,也極其注重門第和家世。顯然,這是曹操對門閥士族的妥協。究其根源,源自於當時特


煙雨踏秋殤


清流是古時文人標謗自已的手段。這種人在現實中不能隨機應變,發揮才幹。只能變相影響事物心發展。圖名,圖利,因此曹操反感他們!


用戶46401212138824大


曹操能在群雄紛爭的三國“挾天子而令諸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是個實幹家,一句話:幹就完了。

分開來說:

1. 曹操有號令群雄的背景實力和野心。出身於宦官世家,家勢顯赫,這一點保證了曹操能在群雄紛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從而不斷招攬人才,發展壯大。

2. 曹操有識人善任的用人能力。三國時期的英雄人才多,老闆也多,老闆可以選擇人才,人才也可以選擇老闆。千里馬尋伯樂,伯樂在找千里馬。曹操絕對是伯樂,善於發現人才,讓人才為我所用,招賢令就是蒐羅人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3. 曹操對人性深刻的瞭解。曹操用做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知道自己最想要啥,不弄虛的,實權在手,當不當皇帝無所謂。用人不拘一格,不在乎世家子弟,而是唯才是用,自然不喜歡那些所謂的清流名士。清流名士固執死板,有沒有才能暫且不論,一根筋,桀驁不馴難以控制,是不是還假清高。一點不實幹。

所以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是卻反感清流。





律法大飛


漢末亂世之起,曹操得天時之利、世家拱衛,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區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餘黨基本被曹操掃清,這也意味著曹魏政權已經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無不感慨道:“今天下雖未悉定,晉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間,曹操連下五道詔令,分別是《論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賢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214年)、《選軍中典獄令》(214年)和《舉賢勿拘品行令》(217年)。從這些詔令來看,曹操言辭愈發懇切,充分體現出了他“唯才是舉”的執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擁中原地區,有著極為雄厚的人才儲備;再加上曹操對人才破格提拔,導致大批人才有了晉升之機,於是曹魏政權的實力愈發強大,已經遠超吳蜀兩國。

正因如此,沈約在會在《宋書》中感慨:“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基於這個論調,不少讀者便難免認為:曹操頒佈唯才是舉令,直接促進了曹魏政權的興盛。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評價過分拔高了“唯才是舉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侷限性

在漢末三國之際,有一個政治派系始終活躍,這便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籍士族集團。亂世來臨之際,荀彧認為潁川是“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故而帶領家族之人來到冀州。時冀州易主,袁紹取韓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遂轉投於曹操麾下。

不久之後,曹操自領兗州牧,同時採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將漢獻帝迎至許都,由此走上爭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許都便是潁川屬下的一個縣城。藉此之便,荀彧向曹操舉薦了不少潁川籍謀士。裴松之注引《彧別傳》記載:“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

在這裡,荀彧向曹操推舉了13位賢才,他們日後都成了舉重若輕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趙儼、鍾繇、陳群等共計9人,皆是出自潁川。不難發現,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依舊沒能脫離地域上的限制。這也難怪潁川士族集團,能隱隱壓過譙沛武將集團,成為曹魏政權中的主導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協性

不僅如此,曹操通過唯才是舉,並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與之相反,曹魏政權選拔人才入仕,也極其注重門第和家世。顯然,這是曹操對門閥士族的妥協。究其根源,源自於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侷限。

自兩漢以來,朝廷選拔官員,以察舉製為主體。地方長官考察本郡應舉者的家世、才能和名聲,然後將他們推舉給中央。需要指出的是,這是漢代統治者籠絡中小地主階級的重要手段。而漢代尊奉儒學,以經學入仕。故而到了東漢中後期以後,地方上的豪族紛紛研讀經學,儼然成了儒門世家。

漢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勢力逐漸興起。再加上他們的子弟常年入朝為官,並各自“抱團取暖”,由此衍生出一個又一個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力的朋黨集團。在漢末眾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最為出名。尤其是後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稱,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政壇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亂世之初,袁紹雄踞中原四州、袁術橫跨江淮兩岸,靠的便是家族影響力。由此可見,豪族世家對於政治的強大影響力,這讓曹操也無法將其忽視。

曹孫劉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們能取得天下,也離不開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持。雖然曹操出身譙縣曹氏,但後者畢竟聞名於鄉里,無法給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資本。東漢末年選拔人才,注重“唯賢是舉”;而曹操頒佈“唯才是舉”,雖然意味他更加註重才能,但依舊沒能改變才子的出身問題。也就是說,曹操選拔人才的範圍並沒有變,依舊以豪族世家為主體;而唯一有區別的,便是曹操對才能的看重,凌駕在了名聲之上。

三、思想上的開創性

曹操為何不重賢名,只重才能呢?以筆者觀點,這可能與曹操的思想有關。《晉書》記載:“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曹操雖然也是舉孝廉出身,但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術勢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這一點,從曹操經常擅殺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兗州時,便擅殺名士邊讓。此舉引起張邈、陳宮等人的惶恐。於是曹操外出征討徐州時,陳宮等人便擁戴呂布進入兗州,給曹操帶來了極大麻煩。後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將自己的根據地奪回。吃了如此大虧,曹操並沒有悔改。每當更進一步時,曹操總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來打擊一下朋黨集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定北方,成為大漢丞相,於是孔融下獄而死;曹操欲加九錫之禮(212年),進封魏公,荀彧飲藥自盡;曹操稱魏王(216年),名士崔琰慘遭誣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魏政權大局已定,為替世子曹丕鋪路,曹操殺楊修。

不得不說,曹操對名士清流極為反感。不過以筆者觀點,曹操擅殺名士,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私人情緒,而是為了破除朋黨風氣。《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

東漢以來,不少名士清流“阿黨比周”,逐漸形成了朋黨之風。例如大儒孔融,與禰衡、楊修為友,三人間互相吹捧。這種名士,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他們自命為“清流”, 不僅講究門第出身,更加註重人的道德修養。顯然,這是察舉制度在東漢末年的腐敗現象造成的。朝廷選拔官員,不再看才能,只注重應舉者的出身與名望,這就形成了“唯賢是舉”的現象。在此情形之下,“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便成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曹操不尚慕儒術,因此他很容易從這種思想禁錮中跳脫出來。而他數次頒佈唯才是舉令的真實目的,便是欲打破這種朋黨風氣、打破名士清流標榜的“名節”,從而打破東漢以來落後腐朽的“唯賢是舉”。因此唯才是舉令,雖然沒能擺脫政治和地域上的侷限性,但它卻證明了曹操思想上的開創性。正當吳蜀兩國還在過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時,曹魏政權卻率先一步跳出樊籠,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員。由此一來,曹魏自然會愈發興盛。

參考文獻:

裴注《三國志》

范曄《後漢書》

袁弘《後漢紀》

房玄齡《晉書》

司馬光《資治通鑑》







阿軍視野


漢末亂世之起,曹操得天時之利、世家拱衛,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區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餘黨基本被曹操掃清,這也意味著曹魏政權已經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無不感慨道:“今天下雖未悉定,晉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間,曹操連下五道詔令,分別是《論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賢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214年)、《選軍中典獄令》(214年)和《舉賢勿拘品行令》(217年)。從這些詔令來看,曹操言辭愈發懇切,充分體現出了他“唯才是舉”的執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擁中原地區,有著極為雄厚的人才儲備;再加上曹操對人才破格提拔,導致大批人才有了晉升之機,於是曹魏政權的實力愈發強大,已經遠超吳蜀兩國。

正因如此,沈約在會在《宋書》中感慨:“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基於這個論調,不少讀者便難免認為:曹操頒佈唯才是舉令,直接促進了曹魏政權的興盛。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評價過分拔高了“唯才是舉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侷限性

在漢末三國之際,有一個政治派系始終活躍,這便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籍士族集團。亂世來臨之際,荀彧認為潁川是“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故而帶領家族之人來到冀州。時冀州易主,袁紹取韓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遂轉投於曹操麾下。

不久之後,曹操自領兗州牧,同時採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將漢獻帝迎至許都,由此走上爭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許都便是潁川屬下的一個縣城。藉此之便,荀彧向曹操舉薦了不少潁川籍謀士。裴松之注引《彧別傳》記載:“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

在這裡,荀彧向曹操推舉了13位賢才,他們日後都成了舉重若輕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趙儼、鍾繇、陳群等共計9人,皆是出自潁川。不難發現,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依舊沒能脫離地域上的限制。這也難怪潁川士族集團,能隱隱壓過譙沛武將集團,成為曹魏政權中的主導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協性

不僅如此,曹操通過唯才是舉,並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與之相反,曹魏政權選拔人才入仕,也極其注重門第和家世。顯然,這是曹操對門閥士族的妥協。究其根源,源自於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侷限。

自兩漢以來,朝廷選拔官員,以察舉製為主體。地方長官考察本郡應舉者的家世、才能和名聲,然後將他們推舉給中央。需要指出的是,這是漢代統治者籠絡中小地主階級的重要手段。而漢代尊奉儒學,以經學入仕。故而到了東漢中後期以後,地方上的豪族紛紛研讀經學,儼然成了儒們世家。

漢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勢力逐漸興起。再加上他們的子弟常年入朝為官,並各自“抱團取暖”,由此衍生出一個又一個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力的朋黨集團。在漢末眾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最為出名。尤其是後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稱,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政壇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亂世之初,袁紹雄踞中原四州、袁術橫跨江淮兩岸,靠的便是家族影響力。由此可見,豪族世家對於政治的強大影響力,這讓曹操也無法將其忽視。

曹孫劉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們能取得天下,也離不開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持。雖然曹操出身譙縣曹氏,但後者畢竟聞名於鄉里,無法給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資本。東漢末年選拔人才,注重“唯賢是舉”;而曹操頒佈“唯才是舉”,雖然意味他更加註重才能,但依舊沒能改變才子的出身問題。也就是說,曹操選拔人才的範圍並沒有變,依舊以豪族世家為主體;而唯一有區別的,便是曹操對才能的看重,凌駕在了名聲之上。

三、思想上的開創性

曹操為何不重賢名,只重才能呢?以筆者觀點,這可能與曹操的思想有關。《晉書》記載:“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曹操雖然也是舉孝廉出身,但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術勢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這一點,從曹操經常擅殺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兗州時,便擅殺名士邊讓。此舉引起張邈、陳宮等人的惶恐。於是曹操外出征討徐州時,陳宮等人便擁戴呂布進入兗州,給曹操帶來了極大麻煩。後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將自己的根據地奪回。吃了如此大虧,曹操並沒有悔改。每當更進一步時,曹操總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來打擊一下朋黨集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定北方,成為大漢丞相,於是孔融下獄而死;曹操欲加九錫之禮(212年),進封魏公,荀彧飲藥自盡;曹操稱魏王(216年),名士崔琰慘遭誣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魏政權大局已定,為替世子曹丕鋪路,曹操殺楊修。

不得不說,曹操對名士清流極為反感。不過以筆者觀點,曹操擅殺名士,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私人情緒,而是為了破除朋黨風氣。《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

東漢以來,不少名士清流“阿黨比周”,逐漸形成了朋黨之風。例如大儒孔融,與禰衡、楊修為友,三人間互相吹捧。這種名士,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他們自命為“清流”, 不僅講究門第出身,更加註重人的道德修養。顯然,這是察舉制度在東漢末年的腐敗現象造成的。朝廷選拔官員,不再看才能,只注重應舉者的出身與名望,這就形成了“唯賢是舉”的現象。在此情形之下,“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便成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曹操不尚慕儒術,因此他很容易從這種思想禁錮中跳脫出來。而他數次頒佈唯才是舉令的真實目的,便是欲打破這種朋黨風氣、打破名士清流標榜的“名節”,從而打破東漢以來落後腐朽的“唯賢是舉”。因此唯才是舉令,雖然沒能擺脫政治和地域上的侷限性,但它卻證明了曹操思想上的開創性。正當吳蜀兩國還在過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時,曹魏政權卻率先一步跳出樊籠,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員。由此一來,曹魏自然會愈發興盛。




寧靜的大海29184229


漢末亂世之起,曹操得天時之利、世家拱衛,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區崛起。建安十三年,袁氏餘黨基本被曹操掃清,這也意味著曹魏政權已經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無不感慨道:“今天下雖未悉定,晉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

於是在此後的數年間,曹操連下五道詔令,分別是《論吏士行能令》、《求賢令》、《效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選軍中典獄令》和《舉賢勿拘品行令》。從這些詔令來看,曹操言辭愈發懇切,充分體現出了他“唯才是舉”的執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擁中原地區,有著極為雄厚的人才儲備;再加上曹操對人才破格提拔,導致大批人才有了晉升之機,於是曹魏政權的實力愈發強大,已經遠超吳蜀兩國。

正因如此,沈約在會在《宋書》中感慨:“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基於這個論調,不少讀者便難免認為:曹操頒佈唯才是舉令,直接促進了曹魏政權的興盛。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評價過分拔高了“唯才是舉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侷限性

在漢末三國之際,有一個政治派系始終活躍,這便是以荀彧為首的潁川籍士族集團。亂世來臨之際,荀彧認為潁川是“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衝”,故而帶領家族之人來到冀州。時冀州易主,袁紹取韓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遂轉投於曹操麾下。

不久之後,曹操自領兗州牧,同時採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將漢獻帝迎至許都,由此走上爭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許都便是潁川屬下的一個縣城。藉此之便,荀彧向曹操舉薦了不少潁川籍謀士。裴松之注引《彧別傳》記載:“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

在這裡,荀彧向曹操推舉了13位賢才,他們日後都成了舉重若輕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認的是,諸如趙儼、鍾繇、陳群等共計9人,皆是出自潁川。不難發現,曹操雖然唯才是舉,但依舊沒能脫離地域上的限制。這也難怪潁川士族集團,能隱隱壓過譙沛武將集團,成為曹魏政權中的主導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協性

不僅如此,曹操通過唯才是舉,並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與之相反,曹魏政權選拔人才入仕,也極其注重門第和家世。顯然,這是曹操對門閥士族的妥協。究其根源,源自於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侷限。

自兩漢以來,朝廷選拔官員,以察舉製為主體。地方長官考察本郡應舉者的家世、才能和名聲,然後將他們推舉給中央。需要指出的是,這是漢代統治者籠絡中小地主階級的重要手段。而漢代尊奉儒學,以經學入仕。故而到了東漢中後期以後,地方上的豪族紛紛研讀經學,儼然成了儒們世家。

漢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勢力逐漸興起。再加上他們的子弟常年入朝為官,並各自“抱團取暖”,由此衍生出一個又一個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力的朋黨集團。在漢末眾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最為出名。尤其是後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稱,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政壇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亂世之初,袁紹雄踞中原四州、袁術橫跨江淮兩岸,靠的便是家族影響力。由此可見,豪族世家對於政治的強大影響力,這讓曹操也無法將其忽視。

曹孫劉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們能取得天下,也離不開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持。雖然曹操出身譙縣曹氏,但後者畢竟聞名於鄉里,無法給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資本。東漢末年選拔人才,注重“唯賢是舉”;而曹操頒佈“唯才是舉”,雖然意味他更加註重才能,但依舊沒能改變才子的出身問題。也就是說,曹操選拔人才的範圍並沒有變,依舊以豪族世家為主體;而唯一有區別的,便是曹操對才能的看重,凌駕在了名聲之上。

三、思想上的開創性

曹操為何不重賢名,只重才能呢?以筆者觀點,這可能與曹操的思想有關。《晉書》記載:“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曹操雖然也是舉孝廉出身,但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術勢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這一點,從曹操經常擅殺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兗州時,便擅殺名士邊讓。此舉引起張邈、陳宮等人的惶恐。於是曹操外出征討徐州時,陳宮等人便擁戴呂布進入兗州,給曹操帶來了極大麻煩。後者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將自己的根據地奪回。吃了如此大虧,曹操並沒有悔改。每當更進一步時,曹操總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來打擊一下朋黨集團。建安十三年,曹操初定北方,成為大漢丞相,於是孔融下獄而死;曹操欲加九錫之禮,進封魏公,荀彧飲藥自盡;曹操稱魏王,名士崔琰慘遭誣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魏政權大局已定,為替世子曹丕鋪路,曹操殺楊修。

不得不說,曹操對名士清流極為反感。不過以筆者觀點,曹操擅殺名士,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私人情緒,而是為了破除朋黨風氣。《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

東漢以來,不少名士清流“阿黨比周”,逐漸形成了朋黨之風。例如大儒孔融,與禰衡、楊修為友,三人間互相吹捧。這種名士,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他們自命為“清流”, 不僅講究門第出身,更加註重人的道德修養。顯然,這是察舉制度在東漢末年的腐敗現象造成的。朝廷選拔官員,不再看才能,只注重應舉者的出身與名望,這就形成了“唯賢是舉”的現象。在此情形之下,“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便成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曹操不尚慕儒術,因此他很容易從這種思想禁錮中跳脫出來。而他數次頒佈唯才是舉令的真實目的,便是欲打破這種朋黨風氣、打破名士清流標榜的“名節”,從而打破東漢以來落後腐朽的“唯賢是舉”。因此唯才是舉令,雖然沒能擺脫政治和地域上的侷限性,但它卻證明了曹操思想上的開創性。正當吳蜀兩國還在過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時,曹魏政權卻率先一步跳出樊籠,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員。由此一來,曹魏自然會愈發興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