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才是举令看曹操的用人原则,他为何反感清流名士?

阿军视野


曹操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政治上他最有名的措施就是唯才是举。这是他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

他有时反对清流,是他认为有能力就要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这也是很正确的。

大众因三国演义及戏曲,对曹操有很多污蔑和误解,只有毛主席,鲁迅,历史学家吕思勉等反对这些观点。

举大家最熟悉的挟天子以令诸候来说,谁能回答皇帝能令那个诸侯。

再说曹操的“名言”:宁吾负人,毋人员吾,试问,谁听到的?

每个诬陷的事件都让人可笑。


复活的马克斯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看似简单,但如果深入地分析,这一问题实际上牵扯到了魏国的兴亡以及晋朝政权的建立。

对于曹操这个人,历来褒贬不一,赞扬他的人说他提倡节俭,任人唯才,批判他的人说他残暴嗜杀、欺男霸女。在这些复杂的表象背后,实则折射了曹氏的出身问题:曹氏出生于寒门,也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了曹操不计出身唯才是举,并因此埋下了魏国灭亡的隐患。

  • 曹操剧照


曹操为什么唯才是举?目的是为了巩固曹魏政权

严格来说,要说曹操巩固曹魏政权并不妥当,因为曹操死后,才由曹丕称帝建立了魏国。然而曹操虽然到死都没有称帝,但其实已经与一国之君无异。《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可以得知虽是西汉名相曹参之后,但此时家境早已没落,他的父亲曹嵩被宦官曹腾收为养子,可以说,曹操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出身。在东汉末年,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诸多豪门世族,这些豪门大多都是服膺儒教的,整个上流社会都被豪门所垄断。而史书记载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就是在讲曹操不服膺儒教,与其他豪门截然不同。


  • 曹操祖父曹腾


在当时,整个汉朝的统治阶级几乎被豪门世族所垄断,而出身寒门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得到豪门世族的认同,而这些豪门世族都是服膺儒教的,因此,要想取代刘氏,曹操首先就要摧毁这些儒教豪族的根基。

那么很显然,在启用人才的时候,曹操就会尽可能避免启用那些豪门世族出身的人,转而从寒门之中寻找人才。当时整个社会普遍采用征辟制度,也就是通过一个人的“道德名声”来决定是否让他当官,而有道德名声的人,几乎都是豪门世族。那么很显然,曹操不可能还是依靠“道德名声”来用人,于是转而寻求“才能”。

曹操曾先后三次颁布《求贤令》,在《求贤令》中明确提出,要求各地方的官员,对于人才举荐,只需看中是否有才能即可。曹操为什么这么做?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这样能为他网罗到许多被遗落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政治立场所迫。曹操出身阉宦之家,不可能得到豪门世族的拥戴,所以转而寻求寒门的支持。

曹操为何反感名士?因为名士是他夺权的阻碍

其实所谓的清流名士,或许都很有名,但大多未必是清流。而这些名士既然能成名,要么本身就是出自豪门世族,要么就是豪门世族的附庸。他们本身从立场上来说,就与寒门出身的曹操不对付,除了少数人会因为曹操权势而归附之外,大多数都是在反对曹操。


  • 名士代表孔融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团结在袁氏周围,袁氏“四世三公”,是典型的豪门世族,但后来袁氏为曹操所败,这些人又开始转而支持司马氏。

司马氏虽然不及袁氏显赫,也是世代相传的豪族,世代服膺儒教,事实上,自两汉以来,袁氏、司马氏这样豪族势力可谓根深蒂固,遍布全国各地,这些豪族大都以“家学渊源”自居,世代传承儒教经典,奉行儒教“君臣、父子”那一套名教礼法。

而所谓的清流名士,跟豪族实际上是一群人,他们反对曹操夺权,曹操自然也就对他们很反感。

晋篡魏:豪门与寒门斗争的结果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曹操是个非常有魄力、有手腕的人,他的用人制度,不仅打破了豪族对仕宦的垄断,更发掘了一大批被埋没的人才。但也因为如此,他只看才能不看品德,使得一些道德败坏的人身居高位,同时也导致豪族们利益大损,进而奋起反抗。

豪族的这种反抗,当曹操仍然在世时,会敛其锋芒,但当曹操死后,反扑就会变得十分猛烈。因此,这些人一起支持司马氏,而司马懿又是个坚忍阴毒的人,生性残忍、行事毒辣,本身就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 鹰视狼顾司马懿


此外,就在曹操死后,有许多原本归附曹操的寒族,为了更大的利益,于是背离了原来的立场,投靠了司马氏,就比如贾充。贾充也是寒门子弟,其父是魏国名臣贾逵,然而贾充却背叛了曹氏,向司马氏投诚,甚至亲手安排了刺客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了高贵乡公曹髦,为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结语

曹操为何任人唯才是举,反感清流名士?行文至此,相信各位已经有了答案。曹操的出身,就注定了他的政治立场会与传统的豪族站在对立面,所以,他必须灌输一种与汉朝以来的儒教豪族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豪族垄断官场权力,那么曹操就要另行启用寒门士族,自然就必须唯才是举。

曹魏政权成功建立,这意味着曹操所代表的的寒门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除非曹操的继任者都跟他一样雄才伟略,否则迟早会屈服于势力根深蒂固的豪族。果然,在曹操之后,曹魏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也就为司马氏夺权提供了可趁之机。

司马氏篡魏,从任人唯贤变成任人唯门第,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但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看,这又是一种必然。当时豪门世族的势力过于强大,要瓦解他们的垄断,并非一个人能完成的,也一朝一夕之功。曹操有很多缺点,但他在用人的理念上,是值得称赞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容于天下所有的豪门世族,所以人亡政息,只在史册上留下了一声长叹。


卧闻海棠


这主要要从曹操的出身和经历找原因。

1.曹操出身于宦官世家,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虽然家势显赫,可是在当时却很受世家子弟的排挤,都说他是阉宦遗丑,可以说这在曹操心中埋下了很深的阴影,也是他有时觉得自己不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的原因,所以他内心深处是讨厌那些清流名士的,从他后期的一些行为,比如用人的不拘一格,不在只用世家子弟,而是唯才是用,像放荡不羁的郭嘉深受曹操的信用,曹操自己也娶了歌妓出身的卞氏为妻,就是他内心深处有些打破那些清流名士的言论束缚的愿望。

2.清流名士在曹操逐步掌握汉朝实际权力中起到了很大的阻碍的作用。像孔融就多次揭露曹操谋夺权力的企图使得曹操名誉受损,且孔融名望很高,使得曹操一时陷入被动,让曹操很是难堪嫉妒,最终孔融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而后曹操在一步步扩大自己是势力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清流名士的反对,就连自己的心腹谋士荀彧都反对自己称魏公,所以曹操内心深处不信任这些清流名士,进而变得反感。

3.清流名士的一些言论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自身狂备不堪。

像祢衡见曹操完全就是在卖弄,最后引起曹操的反感,将他送给刘表,最后被刘表部将黄祖所杀,像杨修之流弄出的鸡肋之说,完全就是买弄聪明,扰乱军心,这也使得曹操反感一些清流名士。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到曹操在用人上为什么讨厌用这些清流名士的原因。


闪电侯爵


我是华夏长河五千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这让曹操的阵营中人才济济,治国有荀彧,出谋划策有贾诩,郭嘉等,猛将有典韦,许褚等勇将。可以说这个政策奠定了曹操在三国的位置。但曹操为何反感清流名士呢?个人认为无非有几点原因。

首先,曹操为人疑心甚重,从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见一斑。对于清流名士,这类人更在乎名声,所以,不会对曹操这样性格的人会忠心不二,所以虽然有才,但是不是忠于自己,有可能就是埋在身边的雷,作为曹操,自然不会信任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信任这样的人了。

其次,清流名士一般都比较遵从原则,换句话说比较死板。但是在乱世之中,哪有单一的原则显然是不合适的。战争中,战机稍纵即逝,哪能一味考虑策略,战争的本质是战胜敌人,方法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所以清流名士的原则可能只能添乱,多于帮助。

再次,所谓清流名士,皆是自命清高之人,这样的人重名不重利。容易桀骜不驯,而一般这样的人是不容易被驾驭的。而曹操此人控制欲极强的一个人,是不可能放任自己的收下不听从自己的指挥的,所以,曹操并不喜欢这样的人。

综上所述,曹操的性格,多疑,控制欲强,注定了曹操虽是唯才是举,但不会喜欢桀骜不驯难以控制的清流名士的。


华夏长河五千年


汉末乱世之起,曹操得天时之利、世家拱卫,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区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余党基本被曹操扫清,这也意味着曹魏政权已经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无不感慨道:“今天下虽未悉定,晋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

于是在此后的数年间,曹操连下五道诏令,分别是《论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贤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214年)、《选军中典狱令》(214年)和《举贤勿拘品行令》(217年)。从这些诏令来看,曹操言辞愈发恳切,充分体现出了他“唯才是举”的执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拥中原地区,有着极为雄厚的人才储备;再加上曹操对人才破格提拔,导致大批人才有了晋升之机,于是曹魏政权的实力愈发强大,已经远超吴蜀两国。

正因如此,沈约在会在《宋书》中感慨:“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基于这个论调,不少读者便难免认为: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直接促进了曹魏政权的兴盛。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评价过分拔高了“唯才是举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局限性

在汉末三国之际,有一个政治派系始终活跃,这便是以荀彧为首的颍川籍士族集团。乱世来临之际,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故而带领家族之人来到冀州。时冀州易主,袁绍取韩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遂转投于曹操麾下。

不久之后,曹操自领兖州牧,同时采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将汉献帝迎至许都,由此走上争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许都便是颍川属下的一个县城。借此之便,荀彧向曹操举荐了不少颍川籍谋士。裴松之注引《彧别传》记载:“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在这里,荀彧向曹操推举了13位贤才,他们日后都成了举重若轻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赵俨、钟繇、陈群等共计9人,皆是出自颍川。不难发现,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但依旧没能脱离地域上的限制。这也难怪颍川士族集团,能隐隐压过谯沛武将集团,成为曹魏政权中的主导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协性

不仅如此,曹操通过唯才是举,并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与之相反,曹魏政权选拔人才入仕,也极其注重门第和家世。显然,这是曹操对门阀士族的妥协。究其根源,源自于当时特


烟雨踏秋殇


清流是古时文人标谤自已的手段。这种人在现实中不能随机应变,发挥才干。只能变相影响事物心发展。图名,图利,因此曹操反感他们!


用户46401212138824大


曹操能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挟天子而令诸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是个实干家,一句话:干就完了。

分开来说:

1. 曹操有号令群雄的背景实力和野心。出身于宦官世家,家势显赫,这一点保证了曹操能在群雄纷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不断招揽人才,发展壮大。

2. 曹操有识人善任的用人能力。三国时期的英雄人才多,老板也多,老板可以选择人才,人才也可以选择老板。千里马寻伯乐,伯乐在找千里马。曹操绝对是伯乐,善于发现人才,让人才为我所用,招贤令就是搜罗人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3. 曹操对人性深刻的了解。曹操用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知道自己最想要啥,不弄虚的,实权在手,当不当皇帝无所谓。用人不拘一格,不在乎世家子弟,而是唯才是用,自然不喜欢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清流名士固执死板,有没有才能暂且不论,一根筋,桀骜不驯难以控制,是不是还假清高。一点不实干。

所以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但是却反感清流。





律法大飞


汉末乱世之起,曹操得天时之利、世家拱卫,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区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余党基本被曹操扫清,这也意味着曹魏政权已经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无不感慨道:“今天下虽未悉定,晋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

于是在此后的数年间,曹操连下五道诏令,分别是《论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贤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214年)、《选军中典狱令》(214年)和《举贤勿拘品行令》(217年)。从这些诏令来看,曹操言辞愈发恳切,充分体现出了他“唯才是举”的执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拥中原地区,有着极为雄厚的人才储备;再加上曹操对人才破格提拔,导致大批人才有了晋升之机,于是曹魏政权的实力愈发强大,已经远超吴蜀两国。

正因如此,沈约在会在《宋书》中感慨:“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基于这个论调,不少读者便难免认为: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直接促进了曹魏政权的兴盛。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评价过分拔高了“唯才是举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局限性

在汉末三国之际,有一个政治派系始终活跃,这便是以荀彧为首的颍川籍士族集团。乱世来临之际,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故而带领家族之人来到冀州。时冀州易主,袁绍取韩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遂转投于曹操麾下。

不久之后,曹操自领兖州牧,同时采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将汉献帝迎至许都,由此走上争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许都便是颍川属下的一个县城。借此之便,荀彧向曹操举荐了不少颍川籍谋士。裴松之注引《彧别传》记载:“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在这里,荀彧向曹操推举了13位贤才,他们日后都成了举重若轻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赵俨、钟繇、陈群等共计9人,皆是出自颍川。不难发现,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但依旧没能脱离地域上的限制。这也难怪颍川士族集团,能隐隐压过谯沛武将集团,成为曹魏政权中的主导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协性

不仅如此,曹操通过唯才是举,并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与之相反,曹魏政权选拔人才入仕,也极其注重门第和家世。显然,这是曹操对门阀士族的妥协。究其根源,源自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局限。

自两汉以来,朝廷选拔官员,以察举制为主体。地方长官考察本郡应举者的家世、才能和名声,然后将他们推举给中央。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汉代统治者笼络中小地主阶级的重要手段。而汉代尊奉儒学,以经学入仕。故而到了东汉中后期以后,地方上的豪族纷纷研读经学,俨然成了儒门世家。

汉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势力逐渐兴起。再加上他们的子弟常年入朝为官,并各自“抱团取暖”,由此衍生出一个又一个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力的朋党集团。在汉末众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最为出名。尤其是后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称,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政坛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乱世之初,袁绍雄踞中原四州、袁术横跨江淮两岸,靠的便是家族影响力。由此可见,豪族世家对于政治的强大影响力,这让曹操也无法将其忽视。

曹孙刘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们能取得天下,也离不开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持。虽然曹操出身谯县曹氏,但后者毕竟闻名于乡里,无法给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资本。东汉末年选拔人才,注重“唯贤是举”;而曹操颁布“唯才是举”,虽然意味他更加注重才能,但依旧没能改变才子的出身问题。也就是说,曹操选拔人才的范围并没有变,依旧以豪族世家为主体;而唯一有区别的,便是曹操对才能的看重,凌驾在了名声之上。

三、思想上的开创性

曹操为何不重贤名,只重才能呢?以笔者观点,这可能与曹操的思想有关。《晋书》记载:“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曹操虽然也是举孝廉出身,但从他的经历中不难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术势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这一点,从曹操经常擅杀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兖州时,便擅杀名士边让。此举引起张邈、陈宫等人的惶恐。于是曹操外出征讨徐州时,陈宫等人便拥戴吕布进入兖州,给曹操带来了极大麻烦。后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将自己的根据地夺回。吃了如此大亏,曹操并没有悔改。每当更进一步时,曹操总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来打击一下朋党集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定北方,成为大汉丞相,于是孔融下狱而死;曹操欲加九锡之礼(212年),进封魏公,荀彧饮药自尽;曹操称魏王(216年),名士崔琰惨遭诬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魏政权大局已定,为替世子曹丕铺路,曹操杀杨修。

不得不说,曹操对名士清流极为反感。不过以笔者观点,曹操擅杀名士,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人情绪,而是为了破除朋党风气。《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

东汉以来,不少名士清流“阿党比周”,逐渐形成了朋党之风。例如大儒孔融,与祢衡、杨修为友,三人间互相吹捧。这种名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他们自命为“清流”, 不仅讲究门第出身,更加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显然,这是察举制度在东汉末年的腐败现象造成的。朝廷选拔官员,不再看才能,只注重应举者的出身与名望,这就形成了“唯贤是举”的现象。在此情形之下,“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便成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曹操不尚慕儒术,因此他很容易从这种思想禁锢中跳脱出来。而他数次颁布唯才是举令的真实目的,便是欲打破这种朋党风气、打破名士清流标榜的“名节”,从而打破东汉以来落后腐朽的“唯贤是举”。因此唯才是举令,虽然没能摆脱政治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但它却证明了曹操思想上的开创性。正当吴蜀两国还在过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时,曹魏政权却率先一步跳出樊笼,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员。由此一来,曹魏自然会愈发兴盛。

参考文献:

裴注《三国志》

范晔《后汉书》

袁弘《后汉纪》

房玄龄《晋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阿军视野


汉末乱世之起,曹操得天时之利、世家拱卫,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区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余党基本被曹操扫清,这也意味着曹魏政权已经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无不感慨道:“今天下虽未悉定,晋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

于是在此后的数年间,曹操连下五道诏令,分别是《论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贤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214年)、《选军中典狱令》(214年)和《举贤勿拘品行令》(217年)。从这些诏令来看,曹操言辞愈发恳切,充分体现出了他“唯才是举”的执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拥中原地区,有着极为雄厚的人才储备;再加上曹操对人才破格提拔,导致大批人才有了晋升之机,于是曹魏政权的实力愈发强大,已经远超吴蜀两国。

正因如此,沈约在会在《宋书》中感慨:“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基于这个论调,不少读者便难免认为: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直接促进了曹魏政权的兴盛。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评价过分拔高了“唯才是举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局限性

在汉末三国之际,有一个政治派系始终活跃,这便是以荀彧为首的颍川籍士族集团。乱世来临之际,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故而带领家族之人来到冀州。时冀州易主,袁绍取韩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遂转投于曹操麾下。

不久之后,曹操自领兖州牧,同时采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将汉献帝迎至许都,由此走上争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许都便是颍川属下的一个县城。借此之便,荀彧向曹操举荐了不少颍川籍谋士。裴松之注引《彧别传》记载:“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在这里,荀彧向曹操推举了13位贤才,他们日后都成了举重若轻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赵俨、钟繇、陈群等共计9人,皆是出自颍川。不难发现,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但依旧没能脱离地域上的限制。这也难怪颍川士族集团,能隐隐压过谯沛武将集团,成为曹魏政权中的主导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协性

不仅如此,曹操通过唯才是举,并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与之相反,曹魏政权选拔人才入仕,也极其注重门第和家世。显然,这是曹操对门阀士族的妥协。究其根源,源自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局限。

自两汉以来,朝廷选拔官员,以察举制为主体。地方长官考察本郡应举者的家世、才能和名声,然后将他们推举给中央。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汉代统治者笼络中小地主阶级的重要手段。而汉代尊奉儒学,以经学入仕。故而到了东汉中后期以后,地方上的豪族纷纷研读经学,俨然成了儒们世家。

汉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势力逐渐兴起。再加上他们的子弟常年入朝为官,并各自“抱团取暖”,由此衍生出一个又一个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力的朋党集团。在汉末众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最为出名。尤其是后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称,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政坛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乱世之初,袁绍雄踞中原四州、袁术横跨江淮两岸,靠的便是家族影响力。由此可见,豪族世家对于政治的强大影响力,这让曹操也无法将其忽视。

曹孙刘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们能取得天下,也离不开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持。虽然曹操出身谯县曹氏,但后者毕竟闻名于乡里,无法给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资本。东汉末年选拔人才,注重“唯贤是举”;而曹操颁布“唯才是举”,虽然意味他更加注重才能,但依旧没能改变才子的出身问题。也就是说,曹操选拔人才的范围并没有变,依旧以豪族世家为主体;而唯一有区别的,便是曹操对才能的看重,凌驾在了名声之上。

三、思想上的开创性

曹操为何不重贤名,只重才能呢?以笔者观点,这可能与曹操的思想有关。《晋书》记载:“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曹操虽然也是举孝廉出身,但从他的经历中不难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术势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这一点,从曹操经常擅杀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兖州时,便擅杀名士边让。此举引起张邈、陈宫等人的惶恐。于是曹操外出征讨徐州时,陈宫等人便拥戴吕布进入兖州,给曹操带来了极大麻烦。后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将自己的根据地夺回。吃了如此大亏,曹操并没有悔改。每当更进一步时,曹操总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来打击一下朋党集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定北方,成为大汉丞相,于是孔融下狱而死;曹操欲加九锡之礼(212年),进封魏公,荀彧饮药自尽;曹操称魏王(216年),名士崔琰惨遭诬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魏政权大局已定,为替世子曹丕铺路,曹操杀杨修。

不得不说,曹操对名士清流极为反感。不过以笔者观点,曹操擅杀名士,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人情绪,而是为了破除朋党风气。《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

东汉以来,不少名士清流“阿党比周”,逐渐形成了朋党之风。例如大儒孔融,与祢衡、杨修为友,三人间互相吹捧。这种名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他们自命为“清流”, 不仅讲究门第出身,更加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显然,这是察举制度在东汉末年的腐败现象造成的。朝廷选拔官员,不再看才能,只注重应举者的出身与名望,这就形成了“唯贤是举”的现象。在此情形之下,“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便成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曹操不尚慕儒术,因此他很容易从这种思想禁锢中跳脱出来。而他数次颁布唯才是举令的真实目的,便是欲打破这种朋党风气、打破名士清流标榜的“名节”,从而打破东汉以来落后腐朽的“唯贤是举”。因此唯才是举令,虽然没能摆脱政治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但它却证明了曹操思想上的开创性。正当吴蜀两国还在过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时,曹魏政权却率先一步跳出樊笼,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员。由此一来,曹魏自然会愈发兴盛。




宁静的大海29184229


汉末乱世之起,曹操得天时之利、世家拱卫,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区崛起。建安十三年,袁氏余党基本被曹操扫清,这也意味着曹魏政权已经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无不感慨道:“今天下虽未悉定,晋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

于是在此后的数年间,曹操连下五道诏令,分别是《论吏士行能令》、《求贤令》、《效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选军中典狱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从这些诏令来看,曹操言辞愈发恳切,充分体现出了他“唯才是举”的执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拥中原地区,有着极为雄厚的人才储备;再加上曹操对人才破格提拔,导致大批人才有了晋升之机,于是曹魏政权的实力愈发强大,已经远超吴蜀两国。

正因如此,沈约在会在《宋书》中感慨:“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基于这个论调,不少读者便难免认为: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直接促进了曹魏政权的兴盛。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评价过分拔高了“唯才是举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局限性

在汉末三国之际,有一个政治派系始终活跃,这便是以荀彧为首的颍川籍士族集团。乱世来临之际,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故而带领家族之人来到冀州。时冀州易主,袁绍取韩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遂转投于曹操麾下。

不久之后,曹操自领兖州牧,同时采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将汉献帝迎至许都,由此走上争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许都便是颍川属下的一个县城。借此之便,荀彧向曹操举荐了不少颍川籍谋士。裴松之注引《彧别传》记载:“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在这里,荀彧向曹操推举了13位贤才,他们日后都成了举重若轻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赵俨、钟繇、陈群等共计9人,皆是出自颍川。不难发现,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但依旧没能脱离地域上的限制。这也难怪颍川士族集团,能隐隐压过谯沛武将集团,成为曹魏政权中的主导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协性

不仅如此,曹操通过唯才是举,并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与之相反,曹魏政权选拔人才入仕,也极其注重门第和家世。显然,这是曹操对门阀士族的妥协。究其根源,源自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局限。

自两汉以来,朝廷选拔官员,以察举制为主体。地方长官考察本郡应举者的家世、才能和名声,然后将他们推举给中央。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汉代统治者笼络中小地主阶级的重要手段。而汉代尊奉儒学,以经学入仕。故而到了东汉中后期以后,地方上的豪族纷纷研读经学,俨然成了儒们世家。

汉末王室衰微,地方上的豪族势力逐渐兴起。再加上他们的子弟常年入朝为官,并各自“抱团取暖”,由此衍生出一个又一个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力的朋党集团。在汉末众多世家豪族中,又以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最为出名。尤其是后者,有四世三公之美称,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政坛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乱世之初,袁绍雄踞中原四州、袁术横跨江淮两岸,靠的便是家族影响力。由此可见,豪族世家对于政治的强大影响力,这让曹操也无法将其忽视。

曹孙刘三家,皆是庶族出身,然而他们能取得天下,也离不开本地豪族世家的大力支持。虽然曹操出身谯县曹氏,但后者毕竟闻名于乡里,无法给予曹操太多的政治资本。东汉末年选拔人才,注重“唯贤是举”;而曹操颁布“唯才是举”,虽然意味他更加注重才能,但依旧没能改变才子的出身问题。也就是说,曹操选拔人才的范围并没有变,依旧以豪族世家为主体;而唯一有区别的,便是曹操对才能的看重,凌驾在了名声之上。

三、思想上的开创性

曹操为何不重贤名,只重才能呢?以笔者观点,这可能与曹操的思想有关。《晋书》记载:“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曹操虽然也是举孝廉出身,但从他的经历中不难看出,曹操崇尚名家、兵家和法家思想,欲以法术势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这一点,从曹操经常擅杀名士可以看出。

最初,曹操在兖州时,便擅杀名士边让。此举引起张邈、陈宫等人的惶恐。于是曹操外出征讨徐州时,陈宫等人便拥戴吕布进入兖州,给曹操带来了极大麻烦。后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将自己的根据地夺回。吃了如此大亏,曹操并没有悔改。每当更进一步时,曹操总要以一位名士的生命,来打击一下朋党集团。建安十三年,曹操初定北方,成为大汉丞相,于是孔融下狱而死;曹操欲加九锡之礼,进封魏公,荀彧饮药自尽;曹操称魏王,名士崔琰惨遭诬告而死;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魏政权大局已定,为替世子曹丕铺路,曹操杀杨修。

不得不说,曹操对名士清流极为反感。不过以笔者观点,曹操擅杀名士,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人情绪,而是为了破除朋党风气。《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

东汉以来,不少名士清流“阿党比周”,逐渐形成了朋党之风。例如大儒孔融,与祢衡、杨修为友,三人间互相吹捧。这种名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他们自命为“清流”, 不仅讲究门第出身,更加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显然,这是察举制度在东汉末年的腐败现象造成的。朝廷选拔官员,不再看才能,只注重应举者的出身与名望,这就形成了“唯贤是举”的现象。在此情形之下,“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便成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曹操不尚慕儒术,因此他很容易从这种思想禁锢中跳脱出来。而他数次颁布唯才是举令的真实目的,便是欲打破这种朋党风气、打破名士清流标榜的“名节”,从而打破东汉以来落后腐朽的“唯贤是举”。因此唯才是举令,虽然没能摆脱政治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但它却证明了曹操思想上的开创性。正当吴蜀两国还在过分注重人才的德行时,曹魏政权却率先一步跳出樊笼,大力挖掘才能突出的官员。由此一来,曹魏自然会愈发兴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